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请给“听”一点时间

2019-09-10杨春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核心素养

杨春红

【摘要】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学科中“听”之能力是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素养之一,然而纵观我国悠悠几千年的教育历程,语文教学中的听力素养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到来, 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没有重视“听力素养”的培养。该文从忽视听力素养的原因、听力素养的作用和培养听力素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听力素养 初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55-03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并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学科中“听”之能力是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素养之一,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听力素养的培养往往是被忽略,那么听力素养被初中语文课堂忽略的原因是什么?语文听力素养的培养有何重要性?如何利用课堂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听力素养呢?本文将作一浅析。

一、听力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被忽视的原因

纵观我国悠悠几千年的教育历程,可知各个时代的语文教育都极为崇尚“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考查。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而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学科中“听”之能力是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素养之一,然而初中语文课堂仍然较忽视“听力素养”的培养。忽视听力素养的培养,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方面的因素。

首先,听力素养被忽视的原因为语文教学的功利性所影响。

一直以来 “文以载道”的功利性思想一直左右着语文教育。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表达思想和政治主张的,宋·周敦颐在《通书·文辞》就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文以载道”决定了文学和政治不分家,教育和政治不分家。无论是古代的私塾教育时代还是现今的集体教育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则是通过应试的形式选拔出合乎各个朝代统治者所要求的“人才”,而大多数想为官为宦、出人头地者则必须适应、吃透当时的应试方式,语文教学则无可避免地被功利性所限制、所阉割,要围着应试选拔的指挥棒进行教学,应试什么就教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至八股取士的科举时代,以及我们近百年的语文教育,都以读写作为应试的主要方式。在功利性的影响下,“听”一直是语文教学所被忽略的。现在有些省份小学期末测试有听力素养考核,相应小学阶段课堂教学还会重视听力素养的培养,而初、高中阶段的应试考试基本没有听力素养的考核,因此初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就相应忽视了听力素养的培养。

其次,听力素养被忽视的原因是由理念有误、概念模糊造成的。

有人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不经训练也能无师自通,不必多此一举。确实,对于正常儿童来讲,“听”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据医学研究,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已对外界的声音有反应,正因为这样母亲所哼唱的吹眠曲才能对婴儿起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听”的能力可逐渐强化。“听”的与生俱来促使了语文教学中产生无需听力训练的错误理念,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听力”与一般概念中的“听”是不同的。语文教学中的“听力”不仅仅局限于听到这一简单要求,它指的是“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即指通过听觉器官,由对语言的注意、感受、思维、反应等一系列过程所构成的一种语文能力。简言之语文教学中的“听”包括三个过程:听到、辨别、领会。“听到”指说话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入耳朵的过程.“辨别”指对声音的连续性加以注意辨别的过程;“领会”指领会别人所说话语的意思的过程。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把语文教学中的“听”与一般概念中“听”相混淆,由而导致了轻“听”之结果。

二、初中语文听力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人们常讲“耳聪则目明,耳敏则心智”,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听力”培养是重要的一翼,因为耳朵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听”的训练,可以促进人们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听力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听”和语文中的其它语文能力相辅相成

“听”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中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文能力,语言的学习和语言使用能力的提高,首先是从“听”开始,没学会“听”,就谈不上学好“说、读、写”,听力的提高能迅速促进读、写、说能力的提高。同时“读、写、说”能力的提高也能对听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叶圣陶早已强调指出:“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能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即听与读均为吸收);说,也是写,是用嘴写(即说与写均为输出);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即读与听均为吸收);写,也是说,是用笔说(即写与说均为输出)。这四個方面都不能偏废。”这些话正道出了听、说、读、写的各自功能和相互关系?;

第二,“听”之能力是人际交往、信息获取的重要桥梁和渠道。

一般来讲生理正常的人都无法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和社会相溶,要和他人交往,那么则需通过“听”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若缺乏良好的听力,则会影响与人的正常沟通,甚至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这种情况不乏其例。据传有一巡抚大人视察到某县,巡抚问县令:“这里风土如何?”县令答到:“小县风调雨顺,今年既无大风,也无尘土。”巡抚皱眉道:“我是问黎庶如何!”县令又说:“小县果木虽多,但无梨树。”巡抚不耐烦了:“我是问百姓如何!”县令又说:“小县没有白杏,只有红杏。”巡抚拍案大怒:“什么白杏,我问的是小民!”县令含羞答道:“大人,我的小名叫‘狗儿’”。县令由于没有良好的听力素养,听不懂别人的话,他的结局大家可以想象到。听得懂别人的话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必须要培养的一种素养。日常与人交往中人们不但要听得懂别人话里的意思,还要听得懂别人话外的意思,要能捕捉别人话语的主要信息,如听一则故事、一段评书,一则会议,要能转述,和复述。可见听力素养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

三、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听力素养培养的方法策略

语文听力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不能功利性的、狭隘的认为听力素养不作为应试考试的范围就在课堂上忽视听力素养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将听力素养的培养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促进语文教学”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要给“听”一点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听中寻趣,激发“听”欲,促进“学”欲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听的兴趣,才有主动去听的欲望,听力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兴趣上,激起学生欲听的火花,把听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那么如何能作到激发学生的听欲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两点可以试行。

第一,注重听力材料选择的趣味性。听力材料是我们训练学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选择好适合的听力材料是提高学生听力素养的关键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大多数同学的听力水平都较低,我们选择的听力材料就应注重于趣味性,这样才能在听力训练的初级阶段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引发学生对“听”的兴趣。笔者在课堂上往往会选择一些寓言故事、故事情节强的名家名作片段、语言优美的散文读给学生听,或者播放好听的歌曲,以此来吸引学生认真聆听。例如我训练初一刚入校的学生听力能力时,我就选择了三毛的作品来作为训练材料,朗读给学生听,要求学生听出文中有哪些民情风俗。同学们较有兴趣地带着这个问题融入到听力材料的情景中去,很快他们就深深地被文中撒哈拉沙漠女子以肥为美、撒哈拉人三年不洗澡等奇风异俗所吸引,结果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很好地完成了听力任务。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学生爱听音乐和歌曲的特点,挑选一些歌曲,设计一些问题,把听歌曲作为听力训练的重要手段。这样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又能享受歌曲带来美感,自然对听力训练有着极大的兴趣。选好适当的材料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听力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听力素养,同时也可使学生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对语文也产生极大兴趣。

第二,结合课文内容以多媒体的音画美感染学生,激发听欲。运用音画结合的多媒体,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可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让他们在饶有趣味的气氛中学习,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安排的听力训练。我在教授讲读课文,特别是讲读的诗歌、散文时,我往往把它作为听力训练的好时机,以听入手,通过多媒体电脑、VCD、录音等手段,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听感知文章的内容和它的韵律美、意境美,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他们的听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析《春》这篇课文时,我就先播放放自己制作的配图朗读多媒体视频,以悦耳悠扬、美妙动听的背景音乐配上抑扬顿挫的朗读,再配以直观优美的图画,这样音画结合使深奥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听得陶醉其中,这样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通过多媒体的音画结合,能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愉快地去“听”和“学”。

(二)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听力素养基本功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要有好的听力,平时的课堂教学各环节要多渗透听力素养基本功的训练。在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低层次能力的培养发展至高层次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

第一个层次基本功课堂渗透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话注意力。听话的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对语言信息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这也是人脑对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有了听话注意力的参与,才能有记忆的牢固,有了对信息的记忆,才能展开思考与想象。在教学中,只有先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听话的注意力,学生的听力水平才能稳固而迅速地提高, 如果一个人不能专心的听别人的说话,要培养他的听力是不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听话注意力,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去渗透、培养。例如,我在教学中常采用“设要求”,“带任务”,“做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注意。对初一的学生,上课时就应要求他们在老师讲课时,眼睛要注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讲,这样,老师可以通过“眼睛交流”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注意情况;有时讲课中要先对学生提几个问题,给他们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而后回答问题,如:给学生听《散步》的课文朗诵时,先设计问题,进行听前提示:你们认真听听看材料里面讲了多少人物,他们各自的性格如何,你喜欢谁等问题,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听,他们往往会注意力十分集中。此外有时还采用游戏的方法,请一个学生说一句话,然后让班上同学一字不漏的复述,看谁复述得最;在范读课文时,读一半突然停下来,让一个同学接着读;讲课中,有时故意说一两句明显的错话,让学生有机会指出错误。这样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听话注意力,能促使学生养成注意听课的良好习惯,这无疑对语文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

第二个层次基本功课堂渗透训练:培养学生听话的记忆力。听力素养训练中听力记忆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听话记忆力是指一边听一边记的能力。初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话的记忆力相对较差,他们不知道如何记住别人的话,往往是听到后面的内容,前面的又忘记了。 德国著名教育家昆西曾經说过:记的越多,记忆力越强。所以平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瞬间记忆力。训练方法有“笔记记忆法”、“追忆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

这一层次的训练我经常采用“追忆记忆法”训练学生听力能力。“追忆记忆法”就是要求学生听完广播、歌曲、故事、演讲等,凭记忆把听到的内容写出来,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字数不限。这一训练我经常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前三分钟、听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环节、作文训练等各教学环节中去完成。训练刚开始时,学生写的内容很少,没有顺序、条理和重点。后来我请了班里写得好的同学在班上介绍经验,有的同学说边听边把故事想象成一幅一幅图画,听完后。用想图作文的方法写出来;有的同学谈到自己边听故事边以一句话概括一段故事内容,一然后用这几句话扩写成故事;有的介绍自己是采用进行戏剧、小表演的追忆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学过,但通过同学自己说出来,更提高了大家兴趣、我把这些方法在学生中推广,结果短期内学生的追忆水平大大提高了,一般程度学生也能较有条理地写出所听节目的内容,字数达500字左右。更可喜的是他们自己创造了许多帮助追记的方法。学生们互相学习,大都掌握了两三种“听忆”方法。这样经过一年来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们的“听忆”能力大大提高,不但追记的字数等要求都能达到,而且作文水平也提高了。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听故事后用图画来表达故事內容的形象记忆法;教师准备几组词,分别念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归类,然后按类复述的归类记忆法。此外让学生把教师说的一段话,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概括下来,然后根据关键句回忆整段话的抓关键词记忆法。听力记忆力的训练形式多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但能够藉此提高语文听力,而且有助于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三层次基本功课堂渗透训练:培养学生听话的理解力。

听话理解力是指学生听完对方的表述后,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听出相同意见或分歧,不仅能理解表层意思,而且能体会其深层内涵。中国汉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语言运用灵活,语意丰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意韵;一句话可以表面是此意,实际是彼意。面对这些句子,可以教导学生抓住语气、节奏、进行区分。说话者的感情能以语气、停顿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口语区别于书面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提醒学生注意语气的差别,让他们养成对语气节奏的敏感性也是很重要的、这方面训练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帮助学生领会、如:同样是讲“你好”,语气不同意思就不一样。“你好。”,是叙述语气的话,这是给人问好的意思、“你好?”是反问语气的话,实际是指“你不好”。听人说话,重在能够明其义,晓其理,听力的理解力是我们语文听力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通过听力理解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听力将能有“质”的飞跃。

听力素养是学生最需必备、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素养之一,在培养学生整体语文能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摒弃应试的功利影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听”一点时间,重视学生听力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渗透学生听力素养的培养,让我们课堂教学能聚焦核心素养,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更加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6):25-26.

[2]魏为秋. 《语文核心素养大家谈》[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6,(10):87-88.

[3]苑红艳《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的研究》http://www.cqvip.com/QK/70207X/20198/1000001652964.html.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核心素养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语言建构的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