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及反思

2019-09-10赵永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8期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反思

赵永刚

【摘要】  通过对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结合高三一年的复习情况,反思复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为后续高三复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考化学 试题分析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042-01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选材新颖而不陌生,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选择题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平时练习会涉及到的,如选择题第13题(6分),C4H8BrCl的同分異构体是导学案上做过的原题,完全相同;选择题第7题(6分)也是导学案上的,设置背景和问法基本相同,选择题第8题(6分)、第9题(6分)第10题(6分)、第12题(6分)也是多次训练,模式完全相同;非选择题也比较平稳,试卷整体难度选择题相对简单,Ⅱ卷大题的难度稳中略升,个别空要求较高,设置的难点比较有区分度。

一、化学试题的分析

1.选择题:第7题选用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查油脂、蛋白质等相关知识;第8题以NA正误判断来考查中子数、弱离子水解、电子转移、有机混合物中化学键数目的计算等,均为平时训练点,学生好入手;第9题是元素推断和周期律的题,虽然只涉及了四种元素,但设计新颖,物质选择巧妙,关键是对Al、Si、P、N这四种元素的突破,考查了它们的性质及周期律的实际应用;第10题考查实验原理及现象,要求学生清楚现象,明确原理,此题为平时训练的典型模型;第11题考查化学方程式,化学语言和实验现象的综合,为今年新增题型;第12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也为平时训练题型;第13题考查卤代烃(C4H8BrCl)的同分异构体数目,选择题总体相对简单,但试题呈现的先后顺序稍有变化。

2.非选择题:涉及考点依次为化工工艺流程分析,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物质制备和性质的实验题,这也是近年来非选择题的固定考查模式,题目在常规中有新意,从题目设置,到问题问法、考查角度等大多数都是平时模考时练到的方面,学生压力应该不大,但也有几个空学生不好入手,不好作答,不易得分。如第26题,以重晶石为原料制备立德粉为素材,结合工艺流程的分析,考查给信息书写方程式、氧化还原滴定现象及计算,都是常见模型,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弱,个别方程式的书写会存在问题;第27题,以广泛应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环戊二烯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转化率、平衡常数Kp计算、平衡移动、图像分析、电解池制取二茂铁等,最后一问要求高;第28题,以茶叶末中提取咖啡因来考查实验知识,题目所给提取过程陌生度高,中间两问学生要准确回答有难度。

3.选做题:第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以一种Sm-Te-As-F-O铁基化合物的超导材料为背景,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氢键、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晶胞密度计算、晶胞中原子位置坐标等,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又有新意和难度,学生能得一定分数,但要在有限时间内得全分不易;第36题,有机化学基础,以新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为情境,考查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有机物名称、官能团、反应类型、方程式、结构简式、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聚合度计算等,题目平稳,难度适中,问题的区分度不太大,相对好得分,但最后两问较难,学生不易得分。

二、高三复习的反思

通过对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分析,回头看整个高三一年的复习,现将得与失总结如下:

1.成功之处:(1)狠抓基础,重视一轮。在高三一轮复习中,我们通过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把高考重点和热点题型进行整合,设计编写成导学案,对每一章节仔细梳理,扎实的进行一轮复习,对于《世纪金榜》册子,定期检查落实完成情况;对于导学案,每节课前都要检查,只有让学生认真完成了,上课讲评才更有针对性和效果;对于周考和模考,考、批、评、改每个环节都认真落实,从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功夫都在平时,所以第一轮复习是重中之重。(2)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对于二轮复习,我们备课组认真进行集体备课,查漏补缺,提升学生能力,对重点和热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注重对学生做题方法和技巧的点拨,提高应试能力,通过二轮复习,学生的能力确实有大幅提升。(3)回归基础,强化训练。在三轮复习时,我们设计了12个导学案和PPT,选择题对点专项练习、实验题专项练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项练习、工艺流程题专项练习、选考题专项练习等,对于实验,重视课本上的基本实验操作及现象,选择题设计的“七之七”导学案,针对性强,对学生选择题的提分很有帮助。

2.不足之处:(1)整个高三复习中,对一些常考题型强化练习较多,而对于一些新型的题型和与高科技有关的创新题型还是涉及太少,导致学生在遇到新信息题时,思路不清,迁移不够,不能很快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与我们平时教学中训练不到、提炼不精、发散不够有关。(2)整个高三模考中,数学运算和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试题中也有体现,但试卷讲评时,学生说数学上都讲过,都会,能理解,所以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得分,如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坐标问题。(3)在复习中,受近几年高考试题基本模式的影响,题型的发散不够,广度不够,比如选3中,考到了f能层,考到了含有x的化学式的确定,再比如第26题第一问考到了钡的焰色反应,虽然不难,但学生陌生、害怕。

总之,高考是指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我们一定要立足教材,紧盯高考,潜心研究,培养学科素养,提升能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反思
基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
基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选择题试题分析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聚焦热点:高考中与病毒有关的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