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教学

2019-09-10邹兰何善亮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4期
关键词:好心人相貌心智

邹兰 何善亮

随着认知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理论被用于教育研究和实践,具身认知理论便是其中之一。具身认知也称“具体化”,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比如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是身体、环境、心智三者耦合的结果,心智根植于身体,身体根植于环境,心智、身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身体处于教学环境之中,深深嵌入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之中,参与课堂意义的形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为此,我们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小学科学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征,对《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进行分析,探讨具身认知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让学生获得更多身体参与学习的机会

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的问题。有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利用新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联系进行教学,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注重身体的实际体验。学习的过程需要心智的参与,同时也离不开身体体验,运用具身认知的理论来优化和改进课堂,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的真实体验,建立起对生活的感知,增强继续探索的欲望。

《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开始前,教师组织学生玩 “眼嘴手”的游戏,一个学生担任指令官站在黑板前,在用嘴发出指令的同时,用手指到自己身体的另一部位。其余学生看到与听到指令后,选择自己听到的指令执行,用手指向自己的特定身体部位。身体参与游戏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特征——认知的具身性,即认知不是凌驾于身体之上的抽象活动,而是依赖于生理、神经结构的活动方式。

心智植根于身体,指挥身体活动产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心智认知离不开身体的物理存在,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构成一个简单的具身学习模式。学生切身参与的课前游戏,真正使教学从身体出发,催生了学生的学习参与体验,贴近学生的学习内容,可帮助他们建立起关于身体的结构模型,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保持兴奋的上课状态。

传统课堂中,学生被要求坐得端端正正,不能随意走动、张望与说话,身体被严格限制的同时,心智往往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个性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呵护与理解学生不同的身体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解放自己的天性,获得更多的身体参与体验,增强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身心的良性对话,为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学生身体参与学习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认知过程并非发生在个体内部,而是认知主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不仅仅是大脑内部的心理表征活动,也不只是个人身体的简单生物特性,而是被置于更大的物理、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身体植根于环境而存在,正如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个人的认知发展与其学习情境、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因此,情境创设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左右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情境越生动、越逼真就越能引发个体的具身体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中,教师为了将学生的思考引向相貌特征上来,创设了“寻找好心人”这一情境,并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引发了学生的具身效应。生动、逼真、有趣的教学情境,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如以下教学片段:

师:前几天,在我们身边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播放视频:寻找好心人)视频中的好心人把老人送往医院后离开了现场。老人的家属想找到这位好心人当面致谢,同学们知道怎样寻找他吗?

生:要先知道他长什么样。

师:幸好有几位目击者看到事情的经过,而且还看到了好心人的相貌特征,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是怎样说的。

(播放视频:目击者1证词。)

师:刚才的这位目击者给我们提供了好心人的哪些相貌特征呢?

生:头发黑黑的,鼻子有点小,嘴唇厚厚的。

师:仅凭目击者给出的这几个信息,很难找出好心人。不过还好,又有一位目击者给我们提供了更加详细的信息。同学们要仔细听,边听边记录。

(播放视频:目击者2证词。)

师:第二位目击者又给我们提供了好心人的哪些相貌特征呢?

生:大眼睛,双眼皮,厚耳垂,尖脸,浓眉毛,“V”形发尖,下颌有沟,短直发。

师:好,根据两位目击者提供的信息,现在我请大家从9幅图中,选择一幅最符合好心人相貌特征的画像。

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较易继续追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好心人”,保持求知的欲望。当教师让学生辨认9幅五官不完整的画像时,学生普遍感到困惑,仅“头发黑黑的、鼻子有点小、嘴唇厚厚的”3个相貌特征,难以辨认出好心人的画像。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再次给出相貌信息,“大眼睛、双眼皮、眉毛特别浓,前额有个‘V’形发尖,头发直直的,稍微有点短,下颌有明显的沟,有耳垂,尖脸”,让学生有兴趣继续探索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教学情境塑造得具体生动,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找到同伴中具备这些相貌特征的人,进而对外界事物的特征做出自己的解释,深刻领会到相貌特征的本质。

学生的具身体验为一种实境具身,主体借助外界条件情境再现或者亲临现场的观察,拥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身体融入环境之中,身體适应情境,情境作用于身体,身体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知识的情境化理解与掌握。情境教学给予身体的独特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乐于领悟与接受知识,优化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因此,当教师要求学生辨认9幅新的画像时,学生可以快速选定最接近好心人相貌的两幅画像。经过教师简单的情境再造,学生便可找出最符合的画像,并基于自身对相貌的具身感知,对好心人的画像进行修改与完善。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已初步具备相貌特征的辨识能力,能够识别画像与个人相貌。具身认知在其中作用关键,教师巧妙设置的“寻找好心人”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具身效应,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通过具身认知,从身体出发,达到身体与情境的耦合,为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高科技进行人际交流已成为具身情境学习的主要模式。在传统弱技术环境下,具身认知同样有很好的应用。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来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师的语言张力等,为学生设置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具身情境,实现教学活动与情境设计的有机融合,使他们的身体植根于环境中,在情境中收获知识与体验。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

在心智、身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中成就有意义学习

个体全身心地融入认知环境中,能够从中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并不断反思与同化,进而成就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心智植根于身体,身体植根于环境,心智、身體、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具身认知结构的基本模型,以获得有意义学习的良好体验。

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可以引出一个基本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但是全班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个事实必然引发学生思考人的相貌差异。在具身认知的基础上,以“直发、平发际、单眼皮、下颌无沟、有耳垂”5个特征为例,在班级里寻找拥有这些特征的人,比较后发现,拥有这些相貌特征的9个人里,没有任意两位同学长得一模一样。

大脑指挥身体,身体置身于具体环境寻找差异,环境影响个人感知,最终整合反馈给大脑,心智、身体与环境三者良性互动,形成一个螺旋递进发展的具身求知系统,为有意义学习建立起一套新的学习模式。通过具身感知每个人的相貌差异,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世界上没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借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片段如下:

师:以直发、平发际、单眼皮、下颌无沟、有耳垂为例,请大家找出班里具有这5个相貌特征的人。

(学生找人。)

师:他们9个人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生:脸型、鼻子、嘴唇、眉毛、头发长短等。

师:他们还有很多不同,刚才大家只观察了5个相貌特征,如果观察更多的相貌特征,和你相貌相似的同学就会怎么样?

生:越来越少。

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具体可观可感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身体的感知领会到不同人之间的相貌差异,源自相貌特征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具身认知过程,学生领会到,1种相貌特征有2种情况,2种特征对应4种人,3种特征对应8种人,以此类推,相貌特征可以有无穷多种,而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是独一无二的。自我的具身感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与方法,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利用具身认知理论来优化课堂,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思维,反思自己的经验历程、信念、情绪和态度,心智、身体、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同时,具身认知也为情境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情境教学注入了活力。基于此,课堂教学除了教师单纯讲授外,还应该安排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具体活动,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全身心投入,以成就有意义学习的具身活动经历。活动中,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生活的感知,发展独特的认知思维能力,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学习,为适应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有了课堂活动的支持,学生可以在不断的参与和反思中学习,达到学习的知行统一。

综合本课,具身认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无论课前的游戏设置,还是课堂中的情境化教学,以及观察全班学生相貌等过程,都不乏具身认知的身影,甚至包括课堂中教师的手势运用,也是具身理论的一种体现。从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手段来看,具身认知已经深刻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促进问题解决和交流的有效工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与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可以利用具身认知的知识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知识的有意义学习。

猜你喜欢

好心人相貌心智
在路上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相面
孤独会加速老年人的心智衰退
人无完人
美的相貌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