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实践与科学探究有所不同

2019-09-10周克楠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桥动手流程

周克楠

近来,科学实践一词在科学教育领域高频出现,继科学探究之后为人瞩目。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就是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和探索科学世界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仔细辨析,科学实践与科学探究在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一是,学习内容有所不同。

在科学学习中,科学探究偏向学生认识未知的科学概念,注重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科学实践更多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再把重心放在对科学原理的追寻上。两者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会运用到学生已有概念,并可能发现新的概念,这种运用和发现会造成科学探究即是科学实践的假象。

以“建桥”这一工程问题为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科学实践中,会考虑跨度、材料、结构、成本、设计美学、使用年限等诸多因素,跨度、材料、结构等可能是学生原有概念,可以通过典型的科学探究获得,成本、设计美学、使用年限等可能是新引入的概念,主要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学习。但整体来看,“建桥”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这个问题明显不属于自然世界的范畴。

二是,能力重心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注重对学生观察、实验等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对而言,科学实践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方式,提升设计、优化、统筹等能力,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重视训练他们富于创新的生活态度和灵巧的双手,切实引导他们了解身边的工程问题,逐步提升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这一点看,科学实践更能弥补传统教学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的短板。

三是,学习流程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都是以活动为载体,但在学习流程上存在差异。在以科学概念为主要学习对象的科学探究学习中,更关注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证据的取得、结论的得出、概念的运用,落脚点是科学概念。科学实践强调真实生活背景下的真实问题的解决,更加关注问题确定、设计建模、分析修订、同行互评、施工操作等,特别注重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学生“建桥”更适用于科学实踐的学习流程,即注重动手建造之前的设计修订,注重对限定条件的可行性分析,注重建造过程中的方案调整,注重动手建造后的测试、同行互评、成败总结,这样的流程显然与科学探究有所不同。

四是,评价重心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的评价更多地集中在活动尾声,科学实践的评价更多地渗透在活动全程。

科学探究主要解决的是“概念”问题,在评价学生探究成功与否时,很大程度是看探究结果的“对”与“错”。尽管新课改提倡多种评价方式在课堂的综合运用,但无疑终结性评价还是占有主导地位。如果结论错误,就可能需要回溯整个探究过程。

适于科学实践的问题虽然也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但概率很小。科学实践的特点使它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诸多因素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在设计环节、施工环节、完善环节等评价会始终伴随,直至产品完成(其过程性评价的特征明显),这与科学探究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的区别还不止上面的几点,但科学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两者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上是相同的,就小学科学而言,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更多地体现了沿袭、渐变,教师无须把它们对立起来,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调和、选择。

猜你喜欢

建桥动手流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农业废弃物的好氧堆肥研究进展
下雨天,读书天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建桥”课程点亮当下照亮未来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