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下企业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2019-09-10谢晓东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20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应用型人才

谢晓东

摘要:随着供给侧经济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迫在眉睫。由于跨国企业间的业务交往越来越多,企业对外语人才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外语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国家有关领导人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制度。“在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应用型人才;企业外语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0-0104-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制度和体质的改革,市场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制度,为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要求我们“强调从供给角度进行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同时,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也曾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也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高校不仅是培养理论知识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培养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也要根据经济结构改革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培养政策的调整。本着为地方經济发展服务的原则,立足于创新型企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了解“人才”作为为经济结构改革的重点,高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会大大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培养出能够面向社会、企业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

1 研究内容

近年来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供给需求也出现了脱节现象,人才的培养没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从市场的需求出发,顺应经济的发展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措施为基础,培养地区经济建设所需的外语应用型人才。

地方经济发展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将由市场需求转变为供给结构。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所属地方经济的引导和制约,高等教育人才的供给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的有效运转。以往高校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的培养,忽视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要从原有的框架中脱离出来,从注重规模、数量等方面逐步转向注重结构、质量和创新上来。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教育的供求矛盾也会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必修重新思考高等教育作为供给端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给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人才的支撑,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贯彻地方济结构改革战略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人才的培养也为高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高等教育也要遵守市场经济的供求原则,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与市场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市场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加大,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外语人才无法适应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必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从人才培养供给做文章,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地方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为建设美好的地区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具体来说,就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加大人才素质教育的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让各院校把质量作为主线进行优化组合,进而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走出学校自身的特色。

供给的科学是效率的提升,而效率的提升是要依靠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离不开经济发展的转变和创新驱动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整合产业结构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了解供给侧结构下企业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以及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状,然后以企业与市场需求为目的,提出并完善现行供给侧结构下企业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师资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案。

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不强,质量保障制度欠缺是外语人才供给结构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高校应以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进而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满足于市场经济需求的外语应用型人才。

2 研究方法

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外语专业应做好教师队伍的构建,积极探索“双师双能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并构建专业性较强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改变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的不明确。因此,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应对外语教师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学习新技能和新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做基础。

(1)了解供给侧结构下企业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内涵,根据地区企业及市场需求,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进行研究,首先要调查当前供给侧结构下企业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供给结构特点及企业市场要求,研究供给侧结构下的企业应用型特色外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师资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同时“人”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了解地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政策,掌握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外语应用型人才,从而更有效的满足地方经济和企业的需求。应用型外语人才在具有外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社会企业实务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2)根据语言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供给侧结构改革进程的需要,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针对学生自身的语言特色,尝试培养以应用型语言人才为目标,调整外语教学培养方案,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企业共同协同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特色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以市场检验为主要标准来衡量语言人才培养质量,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变化和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模式,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体系,建立动态的应变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改变和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通识课程供给能力。高校只有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才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市场的供给,同时也确保了地方经济的平稳运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会更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才的供给必须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在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的前提下,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专业的教育应当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对自身的教学状况进行改进,结合教育改革的需求构建全面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确保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与供给侧改革需求相符合,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外语人才,使得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更加高效、全面。

3 结语

根据供给侧结构改革下企业及市场需求,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及其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高校应将培养具有综合集成能力,可跨越多领域的人才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应用的教学理念。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能力,才能有更好的进一步地发展。基于供给侧结构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有限的课时,调整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课程体系建设,顺应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的社会规律,顺应培养企业应用型特色外语人才的教学改革目标,密切结合企业市场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探索和研究外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根据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突出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地区企业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只有具有突破、注重外语专业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的传统理念,才能成为出色的外语应用型人才。高校只有加强自身外语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外语教学资源的配置,强化外语教师管理规范,通过进修学习、竞争、考核等举措完善外语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得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特色创新型人才,从而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自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改革为例[J].黑龙江工业學院学报,2018(5):9-13.

[3]王勇.“供给侧改革”思维下多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8(4):136-139.

[4]吴中华,姜大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1-34.

(编辑:杨梅)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