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曹运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曹运航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无法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要确立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一)跳出教材的约束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很多教师都完全按照课本进行机械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整个数学课堂氛围也比较压抑,枯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知识的延伸,学生的知识得不到扩展,学习成绩也比较差。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收到了禁锢。而随着新课标的发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跳出教材的束缚。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能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不懂就要问,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动脑,勤思考,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用心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终结性评价,根据成绩把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要能够给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这就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主动地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也会更加活跃。

在当前的数学课程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创造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把自己不会的地方主动提出来,让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多鼓励学生在情景中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通过问题进行情景创设的时候要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及时地指导。要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来对学生进行认真地指导。这就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

三、给学生方法的引导,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解决方法的方法引导。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逐渐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动手地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还需要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为学生的学习打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能夠逐渐放下学习负担。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进行知识的探索。

四、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对数学知识进行机械的讲解,而且非常注重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展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却忽视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是非常枯燥的,也是非常零碎的。他们无法构建起数学知识完整的体系。总的来说,这种模式导致数学思维能力非常差,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能够把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给学生构建起灵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提升,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实际教学特征,并分析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当中所蕴含的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能够获取知识,同时提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3):70-70.

[2]古淑艳.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90-90.

[3]顾晴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5):224.

猜你喜欢

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