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德育:德育实践创新的积极路径

2019-09-02王黎涛万春萍

中小学德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德性校园生活研学

王黎涛 万春萍

摘    要具身德育强调学校德育要时刻关注学生真实生活。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声有色的校外实践、应知应会的课程学习,融身、融入、融通,引导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生活实践中涵养德性,提升品格。将德育过程具身化、体验化的具身德育理应成为新时期聚焦德育实践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积极路径。

关 键 词具身德育;创新路径;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3

知行脱节,重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轻道德困惑的诊断、道德需求的满足、积极德性的蕴育,导致学生缺乏对德育活动的心理认同等,是当前德育工作成效不显著的重要原因。而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支点,基于道德体验的“具身德育”主张“道德深植于身体与环境、文化的相互作用”[1],是“一种以反观自我、躬身践行、情境感悟、文化熏陶为基本特征的德育范式”[2],对扭转当前德育局面具有良好镜鉴作用,理应成为新时期聚焦德育实践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积极路径。为此,学校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融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具身德育强调学校德育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学校要通过建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生活实践中涵养德性,提升品格。

(一)丰满物态资源,建构生活情境

根据校园布局和校容校貌实际,充分挖掘、建设、丰满并合理利用校内特有资源,给予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充分获得体验实践的机会。

根据校园布局和校容校貌实际,充分挖掘、利用校内特有资源,由表及里,分层推进,不断丰富厚实校园德育体验物态资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如:建设“锡剧文化研究院”,感悟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丰满学校原有的“临津小花园”,开辟成集“花园、果园、菜园”为一体的“临津开心小农场”,通过“以花为媒,爱自然;以菜为媒,爱生活;以果为媒,爱家乡”主题活动,体验劳动快乐;建设200平方米的多彩文化长廊,布置国学经典、江南农村民俗、乡贤故事等逼真场景厚植乡土情怀;建设农博园、心理体验室、社团俱乐部等学习自信表达,感受文化传承,养成积极态度。

(二)具身校园活动,厚实生活体验

通过具身生活感悟、活动体验,是学生获得德性心理认同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立足活动,多途径多渠道,着力建构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创新德育实践。如,学校以“三项建设”“四个节日”为切入点,让学生具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自适自信的校园活动中张扬个性、培育德性、发展综合素养。

常态化的“三项建设”即一为着眼学生优秀品质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利用校内特色课程资源,组建阅读、象棋、锡剧、剪纸、绘画、书法、乒乓等十多个校级、班级“临津少年宫”活动小组,让学生在活动舞台上获得个性特长的发展和良好品质的提升。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博览园、读书长廊、班级图书角等功能场室的作用,让学生走进图书室,融入读书长廊,饱读经典书籍,积淀德育体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临津少年宫”书画活动小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美丽乡村”“美丽校园”“美丽生活”书画写生“墨韵留香”活动,用自己的笔描绘美丽的校园、家园,从中陶冶情操,培育情感,获得体验。

“四个节日”即读书节——引领学生徜徉书海,浸润书香,丰厚家园情怀,深化德育体验;艺术节——以“家园情怀”为主题,通过“说说我的梦”(主题队会),“画画我的梦”(书画展示),“秀秀我的梦”(文艺汇演),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家园情怀;科技节——利用乡土资源和智慧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科技教育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科技素养;体育节——突出“全员性、群众性、趣味性、竞技性”,帮助学生树立团队精神,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这些校园生活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多样的学校生活场景中体验、感悟、践行、坚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与自信,促进学生学会合作,懂得感恩,强化责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融入有声有色的校外实践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指出,实践育人是培育学生良好德性的重要途径,明确要求“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融入有声有色的社会实践是具身德育的应然方式。

(一)深度社区实践,助力德育实践具身躬行

学校通过融合开发周边的体验式特有德育资源,构筑具身德育实践外围空间。如,以学校所在镇区里的苏宁现代农业园、镇文化中心、镇现代工业园区、镇千亩良方生态园等为基地,与他们结成共建单位,让教师、家长、社区以及能对学生提升德性,发展综合素养产生积极作用的社会各界人士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联席、联合、联动,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多渠道助力,让学生在真实多样的场景中具身体验、感悟、学习、践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与自信,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道德品質,发展核心素养。

(二)适度研学旅行,拓展具身德育实践途径

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在身心融合的学习、体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德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当前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3]宜兴是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基于本地历史资源,学校构建了“陶、洞、茶、竹”四大特色板块和“陶文化、洞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农耕文化、水利文化、诗词文化”七大文化系列的研学旅行丰厚资源,并据此有重点、成系列、分层次地规划本土化研学旅行德育实践和体验课程。学校基于研学内容的具身性,切己切需设置项目;基于研学过程的具身性,互学互助融身实践;基于研学评价的具身性,自适自信激励导向,通过主题突出、指向鲜明的研学旅行,学生在具身德育实践和体验中团结合作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健康意识、审美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克难求进精神等良好德性都得到充分培育。

三、融通应知应会的课程学习

课程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具身德育的有效渗透路径。[4]学校认真落实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其他课程德育渗透功能,切实将学校德育内容渗透、融通到所有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学科课程深度融合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和要求细化、融合、落实到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学习目标之中。开足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具身认知”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将“具身学习”作为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模拟故事情景,在感官体验中催生状态;摹仿生活事件,在互动共生中深度认知;引擎现场实践,在感悟反思中提升德性”等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情感体验。

彰显其他学科育人功能,精准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精当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精心将相关德育因子有机渗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课程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综合素养,提升良好德性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二)校本课程深情涵养

在培育学生优良品格的德育实践中,要重视开发和建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具身实践,蕴育学生良好德性,是具身德育实践的有效路径。如,学校以地域特色文化为资源,以从小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旨趣,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大力开展“毓秀家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毓秀家园”校本德育课程群的实践,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将来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美好情感,并在浓浓的家园情怀中获得幸福体验,提升人文涵养。

(三)特色课程深深点亮

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着眼学生发展实际,因校制宜而开展的德育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实践创新的提升路径。如,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优秀文化,学校着力以文育德,以文化人,开展“走进锡剧”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让“戏剧走进校园”。在“走进锡剧”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学校努力实现“走进锡剧”从特色项目向特色文化的深度转化,用心寻找戏剧“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锡剧文化”根植课堂,实现从“一群人”到引领全校人,从“色彩绚丽”的“几朵小锡花”到“花开满园,香飘千里”。目前,学校“校园锡剧”已被立项为江苏省少先队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学校组建的“小锡花志愿者”团队通过送戏下乡、慰问义演等文化惠民形式,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孵化锡剧文化,成长锡剧文化,彰显文化的社会价值。这些特色课程通过身心融合的具身实践,点亮了学生心灵,培育了学生良好德性,发展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了学生的优秀品格。

参考文献:

[1]王锃.石乐.具身德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12):13-15.

[2]王健敏.具身德育: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新理念、新途径[J].中國特殊教育,2017(5):22-26.

[3]王晓燕.研学旅行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J].中小学德育,2017(9):9-11.

[4]孙小苗.具身学习: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新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5(8):31-33.

(作者单位:宜兴市徐舍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241)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德性校园生活研学
开学复课按下“暂停键”,但“校园生活”不停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校园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