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一体化的建议

2019-08-29杨淑丽

读写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家长会家访教育评价

杨淑丽

摘 要 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德育教育需要校外德育进行补充和延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进行。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及合作,协调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对学生实现德育一体化教育。

关键词 德育一体化;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家访;家长会;综合实践;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2-0028-01

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形式,使学校、社会和家庭协调一致,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然而,据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较低。学校在提供个体独立自主的进行道德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很少,社会生活的影响合力强于学校影响力,学校只能在道德的基础方面起作用。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德育教育需要校外德育进行补充和延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进行。

一、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及合作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家长要讲究教育艺术,明白言传身教的道理,同时,还应重视营造家庭民主氛围和文化气息,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家长自身不断学习,加强修养,为孩子创造和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及必要的学习条件,进一步开拓和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开展好“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1)进行家访工作。家访是联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组建家访教师队伍,培训一批教师,让教师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2)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定期召开家长会,把青少年学生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与家长分享,带动家长讨论,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以提高家长们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3)构建教师与家长畅通沟通渠道,利用班级微信群和QQ群实现与家长班级管理沟通。

二、协调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学校德育要有效地进行,就必须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各方的关系,利用社会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德育的不足。学校必须善于捕捉并利用有益于实现教育目的社会环境,积极寻找可行性途径与社会各方面达成共识,协调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开展好“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1)定期召开家长联谊会,经常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2)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请派出所、司法所同志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3)多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以社区为载体完善爱国主义基地建设,设立综合实践艺术教育课程。

三、“一体化”不等于“划一化”

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实际上这三者的教育各有其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只能是相互吸收和借鉴,而绝不可能互相包办和替代。同时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以及各个学生家庭成员职业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就个体而言,对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不可能简单划一。所以我们认为,教育一体化,主要是在宏观上,有一个总体的教育目标和基本的教育活动框架,而不可能将对学生所有的教育都列入“一体化”之中。

四、须正确处理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学生的德育方面。很显然,教育的主体是我们的学生,而学校、家庭、社区对学生而言都是授予他教育的客体。因此,我们的“一体化”德育能否取得成效,关键还得看能否使學生认同和接受。所以在一体化德育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考虑如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激励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参与。只有当“一体化德育”纳入学生主体的认识范围和实践范围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和效果。

五、走出教育的评价误区

教育应该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既包括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又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既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把家庭、学校、社区各方面的德育评价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去,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才能在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中真正做到全社会参与,才能真正给予学校德育以自觉配合,才能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受到社会全方位的关注,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其真正健康发展。

德育工作是“持久战”,学校课堂的四十分钟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德育还应是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大课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从三个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从而形成一支多功能、全方位、网络化的社会教育队伍,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三者必须协调一致。如果三种教育各自为政,不联系、不配合、不一致,就会分散教育力量,形不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如果三者是相互矛盾的,那就会相互抵销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应积极整合这三方面的力量,合力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慧.学校教育无法代替家庭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

[2]陈毓霞,柳俊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探索[J].新课程(下),2011(06).

[3]董晶.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和谐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家长会家访教育评价
浅谈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中的家长参与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基于学生成长的家校合作方法探讨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