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脉电针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皮层细胞形态及APP、BACE1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9-08-26邵淑君邬继红唐银杉高誉珊张淑静向杜炼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货号皮层纸板

邵淑君,邬继红△,唐银杉,高誉珊,张淑静,向杜炼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性皮质痴呆,是造成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AD患者多伴有学习记忆障碍,且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严重者晚期生活不能自理,极大程度上威胁老年人的生活品质[1]。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痴呆发病率逐年趋于稳定[2],但发展中国家的痴呆发病率仍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3],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老年斑(Senile plaque,SP)又称神经炎性斑块,是AD病理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分子。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Aβ具有神经毒性,当其含量升高时,诱导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元损伤的形成[4],加速细胞凋亡。淀粉样前体蛋白β-分泌酶1(β-amyloid cleaving enzyme,BACE1)是一种启动Aβ产生的跨膜型天冬氨酰蛋白酶,通过异常切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使Aβ在脑内的沉积增加或清除减少[5-6]。

本次实验以7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模型,观察电针“百会”“印堂”“人中”穴对皮层细胞形态的影响,并检测皮层APP、BACE1的表达情况,以探求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购入7月龄雄性SPF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0只,体质量(30±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实验动物均由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04]。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屏障系统单笼饲养,实验前适应性的喂养1周,自由进食进水。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生物组织自动包埋机(浙江金华益迪医疗设备厂,货号:YD-6L);自动化智能型正置研究级显微镜(中国Olympus公司,货号:BX53);稳压稳流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货号:PowerPacTM1645050);垂直电泳槽(美国Bio-Rad公司,货号:Mini-PROTEAN Tetra System 1658999);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美国Azure Biosystems公司,货号:C600);常温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货号:5702);台式恒温振荡器(江苏太仓实验设备厂,货号:THZ-D);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货号:MK3);HANS-LH202型韩氏电针仪(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菌针灸针(规格为0.25 mm×13 mm,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病理级载玻片(江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货号:10127105P);SP600125(美国Sigma公司,货号:420119);多聚赖氨酸(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货号:GLU-0040);PBS磷酸盐缓冲液(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粉剂,货号:PBS-0060);枸橼酸盐缓冲液(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粉剂,货号:MVS-0066);ECL发光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PE0010);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T1070);电泳转移缓冲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D1060-500);TBST缓冲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T1081-500);鼠抗单克隆APP抗体(美国Millipore公司,货号:MAB348);PVDF膜(美国Millipore公司,货号:C3117);兔抗单克隆BACE1抗体(美国Abcam公司,货号:ab183612);β-actin一抗(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TA09);抗兔二抗(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bs-40295G);抗小鼠二抗(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bs40296G);一抗稀释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货号:P0023A)。

1.3 干预措施

鼠套制作:材料:纸板、灰色纱网、透明胶带、订书机。将纸板裁剪成小鼠大小(7 cm×9 cm),纸板顶部按照小鼠头型剪成弧形,用透明胶带将纸板缠绕包裹两圈,防止针刺时鼠尿浸湿纸板。将黑色纱网双层覆盖在纸板上,用订书机沿纸板边缘订在纸板上,纱网的活动度以两手指可伸入至顶部为最佳。束缚时,使小鼠钻入鼠套,仅尾部暴露在纸板外,迅速用活动夹固定住纸板边缘,防止小鼠在鼠套内翻转。见图1。

图1 自制鼠套

电针组:选取“百会”“印堂”“人中”(参照“十一五”《实验针灸学》第2版),用自制鼠套进行束缚,将穴位和针具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干预,“百会”“印堂”皆向下平刺进针,两针互不触碰,进针深度为0.2~0.3 cm,针柄接电针治疗仪,电针输出频率设置为1 Hz,电流强度为1 mA,每次干预20 min后快速点刺“人中”,隔天针刺干预1次,共15次。

药物组:每次束缚前30 min进行腹腔注射SP600125溶液,由2%DMSO溶液配制而成,按30 mg/kg进行腹腔注射,在电针组治疗时,采用同等强度的束缚干预,20 min/天,隔天1次,共15次。

对照组:在其他治疗组治疗的同时,抓取1次,并用相同规格的鼠套进行束缚干预,20 min/天,隔天1次,共15次。

模型组:同正常对照组。

1.4 脑组织取材

电针干预结束后,水合氯醛20 g/0.1 mL腹腔麻醉小鼠,进行取材。随机的从每组选取3只小鼠,打开胸腔,充分暴露小鼠心脏,将灌注针头经左心室插入升主动脉,同时剪开右心耳,快速滴注100 mL生理盐水,至小鼠肝脏完全变白以及右心耳流出澄清的液体后,再快速灌注4%多聚甲醛,至小鼠的肢体和尾巴僵硬后,立刻断头取出全脑,迅速将脑放入固定液(4%多聚甲醛)中,6 h后将皮层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用于HE染色,切片厚度为5 μm。每组剩下的7只小鼠直接提取皮层蛋白置于EP管中,迅速冻存于-80℃环境,待WB检测用。

1.5 指标检测

1.5.1 HE染色观察小鼠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变化 二甲苯脱蜡,3×15 min;100%乙醇(Ⅰ)5 min,100%乙醇(Ⅱ)5 min,95%乙醇5 min,90%乙醇5 min,80%乙醇5 min,70%乙醇5 min;蒸馏水洗3×3 min;苏木素染色3 min;1%盐酸乙醇分化数秒;自来水冲洗1 min;伊红复染30 s;自来水冲洗2×5 min;90%、95%、100%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干燥2×15 min;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皮层神经细胞形态的变化,并拍照。

1.5.2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皮层APP、BACE1蛋白含量 每组其余7只小鼠取新鲜皮层组织,称重,迅速放入1.5 mL离心管,加入100 mg/mL裂解液(10%上清),冰上研磨。冰上放置20 min,每隔5 min用旋涡仪震荡混匀。然后行4℃离心10 min,10 000 rpm,吸取上清。BCA法测定组织蛋白含量,制备蛋白样品。配置10%SDS-PAGE凝胶,每孔加样10 μL,初始电压为80 V,20 min,待溴酚蓝燃料进入分离胶上缘后提高电压至100 V,60 min。湿转80 V,90 min至PVDF膜;转膜后以5%TBST脱脂奶粉封闭,室温震荡60 min。封闭结束后,加入一抗APP抗体(以1∶2 000一抗稀释液稀释),一抗BACE1抗体(以1∶2 000一抗稀释液稀释)室温孵育过夜。TBST洗膜,3×10 min。TBST0.5%脱脂奶粉孵育二抗(以1∶2000TBST稀释)60 min,TBST洗膜,3×10 min。将PVDF入ECL(1∶1混)超敏发光液中曝光,观察条带,以β-actin作为蛋白内参。采用Image-J software分析扫描后目的条带的灰度值。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小鼠皮层细胞形态HE染色结果

对照组皮层神经细胞染色清楚且均匀,细胞排列整齐,神经元数量多,细胞核呈圆形,核仁清晰;模型组皮层神经细胞排列散乱,整个细胞染色不均匀,多数细胞胞核固缩,核仁不清晰;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神经细胞排列较为规则整齐,核固缩现象明显改善,药物组核固缩现象略为改善,说明电针能有效缓解神经细胞损伤和核固缩现象。见图2。

图2 各组小鼠皮层神经细胞表达(HE染色,200×)

2.2 各组小鼠皮层APP、BACE1蛋白western blot的表达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层APP、BAC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PP、BACE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APP蛋白表达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CE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和药物SP600125均能降低APP/PS1痴呆小鼠皮层APP、BACE1蛋白水平,但电针效果优于SP600125。见图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图3 各组小鼠皮层APP、BACE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善忘”范畴,由髓海失养、痰邪瘀阻引起的神志疾病,其病在脑,以表情淡漠、沉默少言,甚者终日不语、行为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云:“脑为元神之府”。《甲乙经·卷二》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因此督脉的主干与分支均与脑联系密切,故素有“病变在脑,首取督脉”之说。“通督启神”法取“百会”“印堂”“人中”3穴,发挥通经活络、醒神开窍之功[7],延缓记忆衰老过程。为此本次研究采用“通督启神”电针,并采用自制鼠套固定小鼠,可以减少小鼠在电针治疗时产生的应激反应,降低应激反应对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便观察电针干预对痴呆小鼠的治疗作用。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模拟AD的病理过程,是一种广泛用于AD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该动物模型会损害淀粉样蛋白加工过程,导致Aβ1-42沉积增加[8],加速溶酶体蛋白水解和轴突缺陷,脑区功能连接减少[9]。APP/PS1小鼠在痴呆后期,主要病理表现为脑萎缩[10]、脑葡萄糖代谢减少以及明显的空间记忆学习障碍[11]。以往报道指出,5月龄双转基因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7~8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区开始出现广泛的Aβ病理表现、神经纤维营养不良、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损伤以及学习记忆行为障碍[12-14],提示7月龄APP/PS1痴呆小鼠模型空间学习记忆受损,适用于本次实验研究。

Aβ级联学是当今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学说,此学说认为Aβ的神经毒性和沉积是AD发病的重要事件。当Aβ含量升高时,并不能被细胞完全代谢掉,反而会在细胞中大量沉积,导致Aβ老年斑形成,促使神经原纤维缠结或神经元死亡的病理过程。Aβ可能通过影响参与细胞内吞过程的蛋白分子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突触囊泡循环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异常,引发记忆力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实验研究表明,APP/PS1痴呆小鼠皮层Aβ清除能力减弱,不能被内皮细胞向外周转移或被周细胞吞噬,Aβ表达增加,小鼠学习认知能力下降[15-17]。APP加工及代谢的关键酶包括α、β、γ-分泌酶。在AD的发病过程中,α-分泌酶途径受到抑制,β-分泌酶成为APP主导代谢途径,β-分泌酶通过异常切割APP,产生可溶性APP-β片段和膜结合型的C-99片段,后经γ-分泌酶作用于C-99片段以产生Aβ的C端。研究发现在AD患者脑中β-分泌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8-19],并明显加速AD相关病理表现。BACE1又称Ⅰ型跨膜天冬氨酸蛋白酶,是β-分泌酶在脑内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异常切割APP,主要产生3种氨基酸大小的Aβ,而其中Aβ1-42氨基酸片段较长,较其他形式的Aβ具有更高的自聚性,其神经毒性也更高[20]。BACE1主要在神经元轴突中运输,并积累在AD中淀粉样蛋白沉积附近的营养不良性神经突起[21]。研究表明,敲除BACE1基因小鼠的β-分泌酶活性丧失,其组织形态、脑组织化学、神经肌肉效应与野生型同窝小鼠并无明显差异[22],为BACE1作为AD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关研究表明,SP600125可以通过特异性的抑制JNK信号通路,降低APP/PS1痴呆小鼠大脑皮层p-APP(Thr668)的含量,降低APP/PS1小鼠皮层组织中BACE1的表达,促进APP非淀粉蛋白样途径并抑制其淀粉蛋白途径代谢过程,使可溶性APP-β片段减少,从而抑制脑内Aβ1-42的表达,减少Aβ1-42诱导的细胞凋亡反应,可有效改善痴呆等退行性疾病的学习记忆障碍[23-24]。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SP600125和电针干预的作用,检测其靶点蛋白BACE1 和APP 的表达含量,进一步佐证督脉电针对AD的治疗作用。

本实验HE染色显示,电针组和药物组核固缩现象较模型组改善,但电针组细胞排列较为整齐,提示电针和药物均可减少神经细胞损伤现象,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重新排列,但电针治疗效果优于阻断剂SP60012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APP、BACE1的表达均减少,而药物组AP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督脉电针和药物均可有效减少APP、BACE1蛋白表达,但电针的有效性明显优于SP600125。电针抗痴呆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可能通过减少BACE1的表达、下调APP的异常切割、抑制Aβ的过度生成以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另有相关研究提出,BACE1不仅通过异常切割APP使Aβ沉积增加,同时通过参与其他引发记忆力减退的细胞过程来抑制小鼠记忆形成,即使在Aβ神经毒性不存在的情况下[25],此还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猜你喜欢

货号皮层纸板
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研究进展
聪明的高考学习时间表
鞋品牌新品爆单“故事汇”
纸板俄罗斯方块拼图
D2DR影响运动疲劳后皮层信息输出的作用机制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APP、BACE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何不能回忆气味
全球纸与纸板进出口量缓慢增长
神秘的小球
大学生网球装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