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2019-08-21孙晨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8期
关键词:膀胱经刮痧督脉

孙晨

关键词 刮痧;皮肤瘙痒;督脉;膀胱经

刮痧是传统中医外治法的一种,背部刮痧可迅速缓解皮肤瘙痒。中医学认为刮痧是通过水牛角等边缘润滑的物体蘸油或水后在体表部位反复刮拭至皮肤出现潮红、瘀点或瘀斑,刺激皮肤及经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排出毒素、治病防病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刮痧有调节神经、调节免疫等作用。早在晋代即有关于刮痧之法的记载,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七·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记载用以驱除沙虱的方法:“比见岭南人,初有此者,即以茅叶,茗茗,刮去。及小伤皮则为佳……。”后世医家对刮痧的工具、方法及所治病症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现今刮痧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及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介绍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病历资料

患者,女,60岁。主因“周身起红色皮疹伴瘙痒3d”由门诊以“皮炎”收人院。入院第3天,患者诉周身瘙痒剧烈,查体见躯干、四肢泛发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并见散在抓痕,双大腿见密集黄豆大小风团。舌质红,苔略黄腻,有裂纹,脉弦滑。予背部督脉、膀胱经刮痧1次,治疗后患者诉瘙痒明显减轻,可忍耐,查体见周身皮疹颜色变淡,双大腿丘疹较前消退。见图1~3。

讨论

瘙痒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均有论述。《灵枢·刺节真邪》日:“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呵见皮肤瘙痒常由卫表不固、营血亏虚,外邪乘虚客于肌肤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痒属风,亦各有因。”月

《外科大成·诸疮痛痒》云:“风盛则痒”“诸疮痛痒,皆属于火。”阿见风邪是皮肤瘙痒的主要因素,亦可合并其他邪气共同致病,如热邪、湿邪等。风痒的特点为急性起病、痒无定处、遍身作痒、时作时止;热痒常有皮肤潮红肿胀、灼热及痛痒相间等表现;湿痒则见皮损处水疱、糜烂、渗出,瘙痒缠绵不断。本例患者瘙痒乃湿热内蕴、兼感风邪,风热相合,外犯肌肤,营卫失和所导致。

《素问.皮部论》中日:“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腑脏也。明·丁凤《医方集宜》云:“北方刺青脉以出气血,南方括胸背手足以行气血,俱为散之义也间。”故刮皮肤至出痧可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透散皮部、络脉之邪,使邪去则营卫自和,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背部为刮痧的常选部位,如明·张景岳采用瓷碗边蘸香油在背部刮痧治疗“因豪雨后中阴寒沙毒之气”而致的“呕吐”“胸腹绞痛”,手法从上到下,力度逐渐加重,认为“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之而降。凡毒气上行则逆,下行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虽近有两臂刮痧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危者,非治背不可也”。”清.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亦说:“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問。”背部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主一身之表,为人体之“藩篱”,刮拭足太阳经可加强人体卫外功能,有祛邪外出、疏风止痒的作用,且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分布有五脏六腑之背俞穴,背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俞穴对五脏六腑之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故可治疗身体内外各种疾病;督脉行于脊柱而人络脑,乃诸阳经会和之处,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的阳气,有统率阳经和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刮拭督脉可激发人体阳气、调节神志,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瘙痒是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自觉症状,痒觉神经通过表达多种受体或离子通道,激活组胺依赖性痒觉通路,痒信号经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网束投射至大脑皮质,从而引起搔抓反应。而搔抓产生的疼痛刺激可能在“中枢敏化”机制的作用下被感受为痒感"0,从而进一步加重瘙痒。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破裂,最终致血液外溢,在皮肤局部形成瘀点或瘀斑的现象,此血凝块溃散后产生自体溶血,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从而产生一种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不仅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能起到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刮痧能够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传递,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活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1。同时,刮痧能够改变血管紧张度与黏膜渗透性,增强细胞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血液中5-羟色胺、P物质和白细胞介素2等与瘙痒相关的物质加速排出咧,充血部位血液交换增加,使得杀菌能力与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得以加强叫。另有研究表明,刮痧能对白细胞系统产生一种良性的增高刺激,可显著增高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从而增强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功效"。可见,刮痧可通过调节免疫及神经反射而起到缓解瘙痒的作用。

刮痧疗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无创的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方面有其特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洪,陶弘景,杨用道等.补辑肘后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3.

[2]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3]吴谦,赵晓鱼.外科心法要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1.

[4]祁坤.外科大成[M]上海:商务出版社,1963:323.

[5]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6.

[6]丁凤辑.医方集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4.

[7]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43.

[8]吴尚先,步如一,张向群理瀹骈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423.

[9]谢志强瘙痒的发病机制与临床[J].皮肤病与性病,2017,39(4):250-252.

[10]谢志强,译.瘙痒[M]_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26.

[11]王敬.杨金生.中国刮痧健康法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

[12]杨亚,陈华.中医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8(9):2237-2238.

[13]徐世正,译.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0-55.

[14]许辛寅.刮痧疗法的探討[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11):6.

[15]曾上劼.经络刮痧前后白细胞变化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3,32(1):41-42.

猜你喜欢

膀胱经刮痧督脉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