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9-08-21张楠坤

商情 2019年39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解决措施问题

张楠坤

【摘要】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创新,通过区分重点贫困人群,给与其针对性的补助,以达到在最小的成本下达到最大的扶贫效果,对于补偿我国民生“短板”具有积极且重要的作用,精准扶贫的进一步发展,将扶贫范围推广至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其中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对于缓解我国教育区域性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当前我国正在推广新教育思想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应当得到推广,因贫困、教育资源缺乏造成的教育缺失应当尽量避免。然而,由于我国缺乏教育精准扶贫的经验,在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精准扶贫与以往广泛扶贫无法形成鲜明的差异,影响了实施效果,对此,本文对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问题;解决措施

一、引言

为了符合新的社会需求,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新教育的概念,新教育理念只要包含以下内容: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然而,我国当前部分地区存在教育贫困的问题,因经济贫困、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教育资源无法得到保障,早在2013年,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号召,通过对贫困人群进行精确的划分,以期实现对真正困难人群的帮助,从而提升扶贫工作的效能,避免出现扶贫资金浪费的情况,在经过了近6年的发展,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并且扶贫工作已经不仅仅为经济方面的扶贫,其意义更进一步推广为对教育、医疗等民生活动的扶贫,其中教育扶贫是当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工作,将精准扶贫的思想引入教育工作中,在全世界尚为首创,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在实际的扶贫操作中,出现了精准扶贫不精准,扶贫力度明显不足,扶贫效果差等突出问题,使得中央优秀的教育扶贫政策难以在基层得到良好的落实,对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已经暴露出的显著性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寻其中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育思想应用于当前教育改革中,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进步,但是新教育思想也给当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是确保当前教育模式可以满足新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由于无前车之鉴,在政策推广之初,党中央就做好了对这项政策长期跟踪和改良的准备,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了能够对这项政策进行优化,以下笔者结合相关研究结论和工作经验,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扶贫精准度不足

精准扶贫的思想为:在扶贫总投入不变或有所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对贫困人群的实际困难程度进行区分,对非常困难的群体给与更多的帮助,以实现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功效。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目前主要的帮助手段依旧为资金投入,针对不同的困难程度,中央设置了不同的资金投入力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扶贫资金的诱惑面前,大量困难人群通过虚报、瞒报收入等方式,期望能够获得更高的补助,这就造成了扶贫精准度不足的现象,使得一部分真正困难的群体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出现了扶贫资金浪费的情况。以当前教育扶贫中贫困生寄宿政策为例,由于无法区分真正贫困的学生熟练,很多地区寄宿名额比例已经上升至40%,出现了住宿质量低下,甚至真正贫困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政策的情况出现,这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初衷相背离,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

(二)教育扶贫力度不足

教育扶贫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扶贫,教育扶贫难以通过单纯的资金补助来实现,一般还需要辅助于教育资源的定向投入,我国幅员辽阔,在广大的国土面积上,由于經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象发生,在当前教师资源本就不足的情况下,只有极少的教师愿意前往贫困地区工作,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亟需开展精准教育扶贫工作的原因。新教育思想突出强调重视特色教育的发展,特色教育是因材施教思想的重要体现,实现特色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但是在政策的实施中发现,以当前的扶贫投入力度,难以吸引众多优秀教师前往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工作,而能够征召到的教师,往往是当地教育能力不足或年事已高的教师,这就导致教育扶贫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育扶贫见效缓慢

新教育思想提倡长期、持久教育,以传授给学生一生受用的知识,这种思想是一种摆脱当前以分数为本的教学思维,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提倡教育对人的真正提升作用,而非简单的成绩提升,教育的成果具有积累性,需要至少经过一至两代人的积累,才能看到教育对人的提升作用。因此在实际政策实施中,缺乏合理的考量标准,造成了教育扶贫的实施过程难以受到监督,影响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当前对与教育扶贫成果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是当前出现教育扶贫成果见效慢、过程难以受到监督的重要原因。

三、提升政策实施效果的意见措施

教育的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针对偏远、落后地区教育资源不足而实施的重要民生工作,对于提升偏远地区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帮助偏远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缺乏精准教育扶贫的相关经验,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以下针对分析的问题,笔者结合相关工作感悟,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措施,以期促进这一政策能够有效实施。

(一)提升教育贫困人群的甄别能力

教育贫困一词是继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后提出的新概念,指的是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或个人,目前我国在精准教育扶贫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在扶贫的方式方法上,参照经济精准扶贫模式,采用学费、生活费补助的方式,为了能够控制资金的下放情况,需要提升教育贫困人群的甄别能力。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人均收入统计数据,根据收入水平,对教育贫困程度进行判断,但这种方式只能对区域性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解,无法细致到对个人教育贫困情况的判断,因此需要国家建设能够对人民经济水平进行有效统计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对贫困人群的甄别。

(二)增大教育精准扶贫力度

扭转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需要在前期付出较大的努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初衷在于节约扶贫资金,但是在当前教育精准扶贫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过分节约扶贫资金,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参照国外类似的扶贫经验可以发现,在扶贫工作的前期,应当尽可能多的增加扶贫投入,以提升社会的关注力度,使社会上能够出现群体性的扶贫行为。在精准教育扶贫方面,在前期应当通过高薪等方式,吸引愿意前往艰苦地区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并对教育贫困地区的教学设施进行升级,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优化教育扶贫评价标准

为了能够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效果进行监督,应当提出一套能够衡量其教育提升水平的标准,参考日本等教育强国的经验,通过建立一套智能水平测试系统,可以对学生学习后的智能提升情况进行检测,在全国范围内,均可推行这套系统,与一般的考试不同,此套系统在检测知识水平时,更检测学生的行为能力、应用能力,是一套较为全面且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可以引入类似的评价体系,对扶贫成果进行监督,并根据结果时刻修正扶贫工作内容,以确保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可以高效落实。

四、结论

精准扶贫作为我国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民生工程,在近6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且精准扶贫的概念已经成功延伸至教育领域,在以人为本的新教育思想指引下,以教育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教育扶贫工作正在广大教育贫困地区展开。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在国际上尚无可借鉴的案例,因此在政策实际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能够确保这项优秀的政策可以有效落实,本文对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可以促进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的策略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J/OL].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王悦,姜壮壮.农村教育扶贫的逻辑与进路——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J].农家参谋,2019(9):60-61.

[3]王振振,王立劍.精准扶贫可以提升农村贫困户可持续生计吗?——基于陕西省70个县(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9(4):71-87.

[4]黄强,刘滨,刘顺伯.江西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AHP法[J].调研世界,2019(4):45-50.

[5]费文会.基于“五位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2019(4):102-103.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解决措施问题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