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黄连解毒汤擦浴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抑菌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9-08-19夏明斐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腋窝黄连蒲公英

夏明斐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由于存在病情危重及抵抗力差的问题,细菌非常容易由皮肤滋生,入侵体内而致院内感染[1]。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中药加味黄连解毒汤擦浴,发现对ICU患者抑菌作用明显。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4~65岁,平均49.31岁;脑外伤19例,胸部外伤11例,腹部外伤1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69岁,平均50.17岁;脑外伤17例,胸部外伤14例,腹部外伤9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已存在全身或局部感染患者;存在皮肤破损或皮肤过敏性疾病患者;家属已放弃治疗,即将死亡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自来水煮沸后降温至约45℃,对患者进行全身擦浴,每日3次。

2.2 观察组:加味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蒲公英、栀子各30g)擦浴,将药物加至1000ml浸泡30min,水煎10min,等温度降至约45℃,对患者进行全身擦浴,每日3次。

两组连续治疗7天。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患者菌落生长情况比较:治疗第3、第5、第7天,完成当日最后1次擦浴后1h,于腋窝及第一二足趾趾蹼间取皮肤表面组织送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显示第3天两组的菌落生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5、第7天观察组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菌落生长情况比较(±s,CFU/cm2)

表1 两组患者菌落生长情况比较(±s,CFU/cm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趾蹼23.17±4.13*82.24±9.49第3天腋窝99.23±12.31 100.57±12.06趾蹼112.36±13.57 114.18±13.86第5天腋窝46.14±5.56*89.31±8.43趾蹼49.28±5.51*93.36±13.5第7天腋窝21.09±3.84*78.98±7.25

3.2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4 体会

笔者采用中医特色疗法,以加味黄连解毒汤对ICU患者进行擦浴,黄连解毒汤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火毒证[2]。患者可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临床常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病属热毒为患者。临证之际,笔者还常于上述基础上加入金银花与蒲公英两味清热解毒要药。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蒲公英、栀子均具有抗炎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有抑制作用[3]。

目前临床上对于黄连解毒汤多以内服为主,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创新性地将加味黄连解毒汤进行外用,通过研究证明能够有效抑制人体表面菌落生长,并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风险,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腋窝黄连蒲公英
蒲公英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可以吃的蒲公英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