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9-08-16周琰董璐赵亚玲陆青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周琰 董璐 赵亚玲 陆青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文化、教育、旅游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全域旅游这个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发展的保障是人才,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高校,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并且这一模式不仅仅是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它更是一种地方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自“互联网+”这一口号出现后,其它行业开始思考如何推行“产业+”,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旅游+”的路径。全域旅游的提出,无疑是给“旅游+”指明了发展方向。因为要发展全域旅游,就要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优势,从而以旅游业为中心,带动其它产业一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以前的景点到线路的传统观光旅游,转变为了由点到线,到面,再到整个区域的全域旅游。这样的转变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全域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的需求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与传统产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应该以服务对象为核心,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目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度,以满足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为最终目的。在这种全新的发展里面下,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職业认同感

人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人才质量是产业有效发展的关键。因此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80%的学生在进校选择专业的时候,旅游管理专业都不是的自己的首选专业,都是在报读其他热门专业的条件达不到后,转而选择一个比较好学的专业。很多学生会认为学旅游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不过是吃青春饭,不过是做底层的服务员,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总是有学旅游管理就是“端盘子”的想法,一开始就对旅游行业和职业没有认同感,经过3-5年在职业院校学习的经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对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后,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旅游业中的一线岗位和自己预想的工作岗位存在差距,例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原以为当上导游后就能天南地北地到处游玩,可接触工作岗位后才发现,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以地陪接待为主,而且往往是同一线路的重复接待,如此一来,枯燥、重复的工作内容打破了学生的期望,未能通过实践建立起职业认同感。此外,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仅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仍然从事旅游行业,大多数学生都转而从事和旅游无关的行业了。对所学专业都没有很好的职业认同感,怎么可能去学好本专业,怎么会对专业的发展去进一步的思考,更不可能会安心从事专业相关工作。

2.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前文中提到全域旅游是一种产业融合的模式,因此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复合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旅游人才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能融会贯通,才能在交叉、多元的知识体系中灵活运用,提升自身的专业度。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旅游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要求旅游人才要在精益和专注上下功夫,要求提供的服务更精细化、更精准化,要求“行家里手”式的高技能型人才,真正做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对旅游人才提出了专业精准的要求。

3.具备跨界复合的综合素质

旅游本就是融“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活动,但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将不再局限于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服务业中,而应该融合与旅游相关的任何行业和任何产业。旅游的融合属性,决定旅游人才的跨行业属性。也就是说,在培养旅游人才时,除了传统的旅游专业主修课程外,还应该融入其它专业的课程,培养学生形成以旅游职业能力为核心,多种职业能力并行发展的形式。现阶段,旅游业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产品风格创新化、消费水平差异化、消费行为个性化等新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使原有的旅游产业的边界不断第扩宽和延伸,这样就导致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人才不仅传统旅游行业需要,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会有其它行也需要具有旅游专业学习背景的人才,例如养老服务行业、房地产开发行业等。总之,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需要的旅游人才是“旅游+”的复合型人才。

4.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服务水平

全域旅游不仅针对的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在地域范围上的外延和拓展,而是代表着旅游业发展延伸的一种理念。因而,在此基础上,旅游的国际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强劲的发展势头。职业院校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时,要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能适应未来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旅游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本科层次,主要是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职业院校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两个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是要满足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我国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职业素养培养不足

旅游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职业认同感,因此不能主动地、自觉地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且在校学习期间,学生由于受技能大赛和课程设置的引导,会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职业素养的思想。但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大部分企业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对职业院校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几乎所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都有《沟通技巧》、《旅游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于此类考查课程的学习仅出于应付考核,没有去深入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2.课程设置欠缺科学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够科学不够合理,远远不能满足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由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规模一直不多,因此有部分职业院校仍将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宣传、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课程设置没有随着时代背景和行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缺乏专业方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倾向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应融入涉及其他行业和产业的相关课程,比如,加入农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大数据、互联网的相关课程,健康养生方面的相关课程等等。

3.校企合作仅停留于表面

虽然现在很多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有合作的企业,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需求,帮助学校完成“2+1”的教学计划,但从合作质量来看,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双方的合作有形式、无内容。例如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期间,企业也应安排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有“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而企业并未定期地为学生进行一到两次的系统学习。如此一来,所谓的双主体教学就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随着全域旅游的全面推进,各种新型旅游业态,如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房车营地、旅居养老等类型不断涌现,旅游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结合地区行业企业的需求、产业发展的布局和全域旅游对人才的需求,在经过课题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当顶多家传统旅游企业,如黄果树旅游集团、稻谷香餐饮有限公司、柏瑞兹酒店等,以及多种新型旅游企业,如优途丝路房车营地、关岭冰雪特色旅游小镇等共同研讨,旅游职业院校可推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多行业共同参与,实现对全域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1.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上,可根据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采用灵活的分段式教学,将校内教学、顶岗实习、课间实践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在旅游旺季时安排学生进入行业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旅游淡季回到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在“十一”黄金周或大型节庆活动时,还可安排学生进行短期的课间实践,使岗位学习和校内学习循环交替、互通互融,企业学校双向全程参与,使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岗位工作全方位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终实现培养的人才与岗位需求实现最大限度契合。

2、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为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医养、农业、体育、手工艺、社会管理等与全域旅游新业态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学生可结合自身的择业倾向和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从而使其掌握的知识技能实现多领域、宽口径,以达到全域旅游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3、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课岗交融”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课程知识与岗位技能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刚进校时对行业、职业、岗位均不了解,这时可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观摩;在旅游旺季将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实际岗位上开展学习,实现“课”与“岗”的融合,课程学习为岗位操作奠定基础,岗位操作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承,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全域旅游是旅游业新的发展模式,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培养能够有效服务产业的人才,就应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提炼出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魏玮.贵州全域旅游發展的探讨[J].质量探索.2018,2.

[2] 黄绍勇.全域旅游视野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8,6.

[1] 凌飞鸿.论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7,6.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全域旅游视角下嘉峪关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