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返乡实现路径探析

2019-08-16李洪志王小媛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乡村振兴

李洪志 王小媛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指出:“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但现实情况是人才多数仍流向到大中城市,小城市很难引进人才,乡村更甚。本课题以绍兴市上虞区现有的人才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了解当前乡村人才的引进、培养及需求情况,分析突出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让人才流入乡村、让乡村留住人才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供若干有益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返乡;实现路径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新时代对“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然而却收效甚微。人才流向依然偏重于条件优越、收入可观的大中城市为主,真正愿意到农村基层的少之又少,多数即使到了农村也很难留住。这远没有达到政策的初衷,也与当下乡村振兴的战略相悖。如何引导人才返乡、为乡村振兴助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且又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通过主流学术论文检索工具显示,国内学界关于人才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农村人才”主题相关研究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关于农村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研究。吴秀娟(2014)通过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如下主要问题:①农村人口平均素质较差;②农村硬件设施较差,教育机构匮乏,医疗体系滞后;③政府效率低下且不成体系。刘中文(2011)通过研究发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增加不够迅速,原因在于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过于缓慢,农村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难以有效满足社会的需求。杨彩霞(2010)认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深受经济制度的影响,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有效地将人力资源发展为生产力;但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实际开发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薛国琴(2010)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由于受到“重工轻农”思想的长期影响,农村人力资源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三农”经济的发展水平。张宇、陈美兰(2010)认为,新型农民的相关理论与人力资源的理论能够有机结合,新型农民的培育理应成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从而为我国人力资本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2.农村实用性人才培养研究。目前,对于农村实用人才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包括农村实用人才的内涵研究,如黎平(2007)将农村实用人才定义为能够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具备相关的管理和技术能力、能够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些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研究,王毅(2006),对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要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培育模式,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潘立兵(2010),将农村实用人才分为专业技能型、市场营销型、经营劳务输出型等三种类型,分类阐述了这三种类型的特点及所起到的带头作用。张晓波、薛辉(2007),提出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具体范围和对象等及总结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具有显著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民致富。

3.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研究。我国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始于2005年,刘金雄在管理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对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在其之后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展開,分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原因、障碍的研究。如赵翠萍(2012)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进行引导和鼓励,但多数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任职的意愿不强烈;张维贵(2010)认为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村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刘金雄(2005)认为以下障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一是髙等学校培养人才模式、课程设置、专业理念、就业指导等方面引起的障碍;二是农村就业环境、基础设施、生活条件、薪酬待遇等方面的障碍;三是高校毕业生能为水平、就业观念、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障碍。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主要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实用性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大现实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内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有效化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返乡面临的新问题,难以充分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形成巨大合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返乡命题。

二、绍兴市上虞区农村人才情况现状及突出问题

绍兴市上虞区历来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尤其是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然而却收效甚微,引进的人才多数仍是愿意留在城市,真正愿意流向乡村、扎根乡村的少之又少,远没有达到政策的初衷,这也是在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解决的全国性、全省性的普遍性问题。利用村主职干部轮训培训之际,2017年我们对上虞全区300多个行政村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291份,现具体分析如下:

1.农村现有人才数量占农村人口总数比重较小,年龄多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人才类型集中,且多为本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上虞全区300多个行政村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在97668人左右,占上虞全区常住农村人口的20.4%,农村人才总量较少,占农村人口总体比例偏低。从现有农村人才结构上看,留村人才年龄总体偏大,87.6%的村中以56周岁以上人才居多,46—55周岁的人才居中,25-45周岁的青年人才较少;留村人才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文化水平占比最大,将近一半的村中人才为高中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占比最少。从现有农村人才类型上来看,人才类型较为集中,以生产型、经营型及技能型的人才居多,而科技型和服务型等其他类型人才较少。总体来看,上虞区目前农村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结构都有待进一步优化。(见表1)

2.农村人才引进渠道较单一,人才培养方式有待丰富,部分农村仍有人才外流现象。在农村人才引进方面,上虞区目前超过95%的村现有人才多数为本地居民,大学生毕业返乡的较少,通过人才政策及其他途径引进的农村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在人才培养方面,33%的村没有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在有人才培养计划的村中,65.3%的村是通过远程教育、技术讲座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培训,18.9%的村采用的是田间地头的非正规培训,只有6.9%的村对人才有正规的全脱产培训。在人才流动方面,目前仍然有超过50%的村存在大量农村人才外流情况,仅有14.4%的村没有人才外流,只有少部分村有农村人才流入现象。(见表2)

3.人才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和落实不够,贴合农村人才实际的政策亟待更新。在对农村人才引进不合理地方的调查中,80.8%的村认为目前农村没有好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留在农村,另有少量的村认为是因为人才本身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对农村人才引进的关注度不够、人才政策在农村落实不到位等。在对加强农村人才开发的建议上,72.2%的村认为要为农村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60.5%的村认为要为农村人才提供好的培训平台,59.8%的村认为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见表3、表4)

三、进一步促进人才返乡的路径思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经前期在乡镇的调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查阅和思考,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人才返乡,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人才返乡,制度是保障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吸引人才返乡,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就人才政策本身而言,近年来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2018年各省市更是加大力度推出吸引人才落户、财政补贴等大量优惠政策。但经过前期的调查,细观这些政策不难发现,大量优惠政策少有针对农村人才的。就上虞区来说,根据《关于加快人才开发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意见》(区委〔2016〕46号)文件精神,2017年5月区委人才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快人才开发集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意见〉操作细则(暂行)》。细则中包括人才创业扶持、人才引进补助、人才培养激励及人才服务保障等四方面内容,涉及众多人才类型如“330海外英才”“省千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区级高级人才等;涉及引才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和事业单位。无论从横向人类类型来看还是从纵向引才主体来看,细则内容是非常完善的。但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人才细则并没有明确提出涉及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案,这是上虞区在农村人才引进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一是要制定农村人才引进专项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制定出完善的农村人才引进、培养专项政策,这是吸引人才返乡的根本保障。在引才方面,政府要加大引才的财政支持,在工资待遇、住房落户、配偶子女工作入学等方面给予农村人才更多的补贴和优惠,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同时在全面调查农村人才现状的基础上,要通过多种手段引进农村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打破学历、职称、资历等因素的限制,树立大人才观念,逐步缓解农村人才目前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类型集中等问题,优化农村人才结构。二是要拓宽、畅通农村人才引进渠道。吸引人才返乡,要畅通人才返乡的信息路径,良好的乡村环境需要宣传,大量的农村就业机会也需要宣传。政府、企业在引才之初,可借助新型媒介积极宣传农村就业信息和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农村工作环境及农村人才需求岗位的宣传,使人才可以多方面掌握关于农村的就业信息,形成人才与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三是完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以扭传农村留不住人才的被动局面。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定期对引入的农村人才进行培训,以便人才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就地培养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长远之举。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对于农村原本的实用性人才,要充分發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要通过农业技术院校、科技人才、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的引导培养,进一步提升农村本土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二)人才返乡,环境需改良

人才愿意返回乡村,关键在于在乡村有用武之地,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改善经济环境,增强就业吸引力。一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薪资待遇水平。薪资和福利是影响人才流动的最直接因素,而影响收入的最根本的因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并以此带动当地的工资收入氷平的提高,建立起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标准,将能够有效増强人才返乡就业方面的“拉力”。二要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就业互动理论的观点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劳动力结构与技术结构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致使劳动力在就业方面产生新组合。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的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具有更强的人才吸引力,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才集聚的必要途径。结合该理论,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将能够为人才回乡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为人才在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工作发展空间。三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吸引人才返乡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健全的基础设施能够为返乡人才提供便利的服务,并提升在农村生活的品质。因此,应科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返乡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人才在农村工作生活的质量与水平。

其次,政府要改善社会人文环境,健全就业保障体系。一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保障。健全的社会制度和完善的法治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改善社会人文环境。为吸引人才返乡就业,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提高农村法治水平,借助法治提高农村基层社会公平程度,减少或消除诸多不良风气对人才返乡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为吸引人才回流,政府还需要努力建设完善的针对农村人才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提高对于农村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増强农村对人才返乡就业的吸引力。二要培育创业文化,促进人才返乡创业。为促进人才返乡创业,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比如给予回乡创业的资金补助、提供初始创业引导贷款、减免或延期缴纳有关税费等优惠政策;人社部门可提供技能培训补贴、免费进行创业培训、创业贷款贴息等,以营造健康积极的创业环境。在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塑造方面,要在农村逐渐形成敢于创业、乐于创业、能够创业的创业文化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以够激发人才返乡创业的热情。三要发展特色地区文化,増强文化软实力。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农村地区的人才回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特色地区文化、具有个性的农村文化益于吸引人才返乡就业。为此,应该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实际,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文化。可依托上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上虞本土特色的地区文化,如孝文化、梁祝文化、东山文化、道教文化等,提高上虞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品位,增强对人才返乡的文化吸引力。

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和輿论引导力度,逐渐形成热爱家乡、乐于建设家乡、愿意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就业观念,为形成促进人才返乡就业的长效机制奠定文化基础。

(三)人才返乡,理念要转变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人才返乡发展也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社会及人才自身对返乡就业都存在着的一定程度的思想偏见。因此,要想人才返乡,就必须扭转这种错误观念。

首先,可联合高校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塑造和就业观念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联合高校参与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通过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大学生将其人生理想抱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回乡就业的正确观念,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家乡发展。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可联合高校在此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全面、系统的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可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让广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确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职业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生过于集中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为促进大学生回乡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扭转社会落后观念。社会需转变落后观念,理性看待回乡就业。人是社会中的人,亲近关系中他人的看法会影响自身的选择。目前,一些家长认为子女毕业后应该前往诸如“北上广深”或其他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作,不期望子女毕业后回到本地尤其是农村就业,甚至认为回到农村就业是一种“能力低下”“无用”的体现,这种对回乡就业的思想偏见和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人才返乡就业的意愿。因此要想吸引人才返乡,需逐渐扭转这种落后的就业观念,减少人才返乡的舆论阻力。宣传部门应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介来宣传大有可为的农村天地,宣传农村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蓝图及回乡就业的好处,增进对农村发展状况的真实了解,増强对农村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引导社会成员摒弃就业必须“北上广”的思想偏见,转变对回乡就业的错误看法和陈旧观念,客观看待回乡发展,理性分析回乡就业利弊。

【参考文献】

[1]余敬文,徐升艳.土地保障、逆向激励与农村流动人日就业行为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3.

[2]殷江滨.劳动力回流的驱动因素与就业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5(09).

[3]高玉峰,刘泽义.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择业趋向调查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

[4]付建军.精英下乡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路径回归——以大学生村官为例[J].青年研究,2010(3).

[5]陈华,李红霞.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3(06).

[6]陈倩茹.产业转型背景下回流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7]李姐增.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9]薛肖飞.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