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罩与气管插管复合七氟醚全麻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08-16朱志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4期
关键词:喉罩七氟醚阑尾

朱志富

喉罩是一种通气效果确切、咽喉部刺激较小、气道管理容易、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易于学习的通气方式, 常介于面罩及气管导管之间[1]。现阶段临床手术过程中常应用该麻醉方法做相应治疗, 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效果分析与研究,故本文探讨了喉罩复合七氟醚全麻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7 月12 日~2018 年12 月26 日本院收治的54 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7 例。观察组患者中, 女12 例, 男15 例;年龄20~76 岁, 平均年龄(34.54±13.82)岁;身高152~185 cm,平均身高(169.78±5.32)cm;体重45~92 kg, 平均体重(64.26±9.25)kg。对照组患者中, 女11 例, 男16 例;年龄22~73 岁,平均年龄(35.04±12.66)岁;身高154~184 cm, 平均身高(170.22±5.44)cm;体重46~94 kg, 平均体重(64.75±9.7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据临床病理学诊断, 均符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指征;②年龄≥20 岁且<80 岁者;③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颈椎严重病变、口腔畸形、继发或原发高血压疾病等;③以往有腹部手术史;④严重癫痫、脑器质性疾病或心理障碍者。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复合七氟醚全麻, 观察组采用喉罩复合七氟醚全麻。术前医护人员应嘱咐两组患者禁食8 h、禁饮6 h[2], 麻醉前30 min 医护人员应予以患者0.1 g苯巴比妥及0.5 mg 的阿托品作相应常规肌内注射治疗[3], 待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其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血压及HR 水平, 期间需为患者开放外周静脉, 予以其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0 ml/kg 静脉滴注治疗[4], 并注射芬太尼2~3 μ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 手控辅助呼吸, 待患者下颌出现松弛后应予以对照组气管插管处理, 予以观察组喉罩处理, 期间维持吸入2%~3%的七氟醚[5], 应用麻醉机对患者呼吸频率进行有效控制, 手术过程中由于时间过短,肌松药无需加用, 关气腹时应停止吸入七氟醚操作[6], 同时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舒适镇痛, 手术结束后, 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拔除其气管导管、喉罩。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术后咽痛率、呕吐率、喉痉挛率、拔管呛咳率及安静拔管率。其中各时间点包括:T0、T1、T2、T3、T4、T5、T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 水平对比

观察组T2、T6的MAP、H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3、T4、T5的MAP、HR 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的MAP、HR 水平均低于本组T0、T2、T3、T4、T5、T6,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2. 2 两组患者术后咽痛率、呕吐率、喉痉挛率、拔管呛咳率及安静拔管

观察组呕吐率、喉痉挛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咽痛率、拔管呛咳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静拔管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 水平对比(±s, mm Hg)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 水平对比(±s, mm Hg)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bP<0.05;与本组T1 时对比, cP<0.05

观对组察照别组组 例22数77 88 22..03 87±±T011 22.. 74 85 acc 7712..22 49 T±±1 88.. 45 82a 89 35..4629±±T211 23.. 5327bc c 8835..26 51±±T311 55.. 67 46 acc 88 56..22 62±±T411 44.. 72 56 acc 8855..3469±±T511 54.. 2867acc 89 69..1762±±T61125..83 77bcc t 0.084 0.454 3.481 0.552 0.243 0.032 3.515 P >0.05 >0.05 <0.05>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 水平对比(±s, 次/min)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 水平对比(±s, 次/min)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bP<0.05;与本组T1 时对比, cP<0.05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T4 T5 T6观察组 27 104.86±14.28ac 95.33±12.32a 105.67±15.46bc 109.26±12.52ac 105.37±13.26ac 109.25±12.45ac 108.35±14.26bc对照组 27 104.93±14.67c 95.46±12.43 122.45±15.63c 110.94±13.29c 107.34±13.07c 111.87±12.56c 121.54±14.32c t 0.018 0.039 3.966 0.478 0.550 0.770 3.39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咽痛率、呕吐率、喉痉挛率、拔管呛咳率及安静拔管率对比(%)

3 讨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具有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机体恢复迅速及创伤小等优点的临床常见手术[7], 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临床疼痛感较轻[8]。但由于头低位与CO2气腹等因素, 患者肺顺应性不断下降, 膈肌相应上抬, 对其呼吸状况有不良影响。为改善上述情况, 选择有效麻醉方式较为关键, 近几年临床多应用全麻方法对患者呼吸作有效控制, 可有效减少CO2蓄积、术中通气不足等问题[9]。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且进展迅速, 易导致患者并发腹膜炎及阑尾穿孔, 对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大影响。临床上针对患者病理特点及阑尾炎病发特征应择取安全性大、损伤小、苏醒快且时效短的麻醉方法,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恐惧感。现阶段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多应用气管插管全麻方法与喉罩全麻方法, 前者由于气管插管、暴露声门及置入喉镜等操作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应插管应激反应, 后者则具有住院时间短、不适感轻及创伤小等优点, 对患者喉头无刺激影响, 简单易学且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 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自主呼吸[10], 术中、术后通气性较为良好。此外, 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亦无较大变化, 施术者可在无需追加肌松药的基础上使患者耐受喉罩操作, 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减少喉痉挛、呼吸抑制等问题, 效果较佳。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T2、T6的MAP 水平分别为(83.42±12.52)、(86.16±12.87)mm Hg, HR 水平分别为(105.67±15.46)、(108.35±14.26)次/min;对照组T2、T6的MAP 水 平 分 别 为(95.69±13.37)、(99.72±15.37)mm Hg, HR水平分别为(122.45±15.63)、(121.54±14.32)次/min。观察组T2、T6的MAP、H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3、T4、T5的MAP、HR水平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的MAP、HR 水平均低于本组T0、T2、T3、T4、T5、T6,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率、喉痉挛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咽痛率、拔管呛咳率分别为3.70%、0, 均低于对照组的37.04%、59.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静拔管率为96.30%, 高于对照组的18.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对比亦能证明喉罩复合七氟醚全麻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气管插管复合七氟醚全麻方法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 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喉罩复合七氟醚全麻方法, 可有效提升患者安静拔管率、降低患者拔管呛咳率, 改善患者术后咽痛症状, 安全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喉罩七氟醚阑尾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阑尾真的无用吗?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