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2019-08-13谢健芬邹颂婷何婉仪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康复

谢健芬 秦 萍 邹颂婷 何婉仪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 510430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生存压力的逐渐增加,导致我国精神分类症的发生几率也随之不断增加,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具有病程时间长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3]。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明确,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对症的药物治疗后,其病情得到一定改善,处于维持治疗阶段,在此期间,患者对于自己本身情况有所了解,对于周围环境能够进行有效的判断,因此,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当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损伤后,将会出现情绪、意志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4-5]。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选取2016 年9 月~2018 年9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选取2016年9 月~2018 年9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 例,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参照组男22 例,女12 例,年龄20 ~60 岁,平均(29.0±10.3)岁;病程1 个月~13 年,平均(44.24±10.18)个月;研究组男23例,女11 例,年龄18 ~60 岁,平均(27.9±10.6)岁;病程1 个月~15 年,平均(44.87±10.6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接受用药治疗,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切勿私自减少或者停止用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加强日常护理指导等。

研究组实施综合的护理方案。(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且指导患者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加强培养患者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并且积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和疑问,护理人员以此为基础加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指导,使其能够处于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社会地位以及实际病情等,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学习计划,进而极大程度发挥出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健康教育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自知能力,其作为影响患者依从性以及反复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教育和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如生活压力、环境等因素,指导患者学会放松心态,并且提高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能力,明确了解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而积极强化患者的自知力,使其能够规避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而起到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目的;(3)社会功能训练。临床上为了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纠正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抗压力的能力,具体训练内容如下所示:①生活护理。加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开展更加规律以及主动的功能训练,如积极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并且按照医嘱严格接受用药治疗,规律进食、休息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②家庭支持。护理人员需要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和支持,积极鼓励患者陪伴在患者身边,并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支持,进而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康复环境,消除患者心底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康复过程当中,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③社会功能训练。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授课、讨论以及演示等方式,指导患者学会有关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进而使其能够自如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意愿和想法,学会利用所学交流能力解决问题,得到社会的支持,培养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④回归社会。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恢复情况,积极鼓励其参与到各项社会劳动当中,并且利用社会力量为其提供适当的岗位和职位,进而使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加快患者的适应过程,使其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以及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等指标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SDSS 判定标准:该表共包含10 个项目,每项采用0 ~2 分的3 级评分法,其中0 分为无异常、1 分表示存在功能缺陷、2 分表示严重功能缺陷;总分0 ~2 分,总分≥2 分表示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分值越高,缺陷越严重;MRSS 判定标准:该量表主要包含依赖性、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症状行为表现4 个方面,共28 个项目,按照0 ~7 分的8 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康复状态越差[6]。SAS、SDS 判定标准:SAS 临界值为50 分、SDS 为53 分,超过临界值,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药物治疗依从性:按照不依从(拒绝服药)、部分依从(经劝说后愿意服药)、完全依从(主动服药)进行评估[7]。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 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以及MR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S 评分以及MRSS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DSS 评分以及MRSS 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以及MRS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以及MRSS评分比较(,分)

组别 MRSS评分 SDSS评分依赖 活动能力 社交能力 症状行为 总分研究组 护理前 18.96±4.21 17.12±3.15 20.36±4.17 10.87±2.51 68.59±7.85 6.21±3.10参照组 17.88±4.19 17.05±3.07 21.20±4.22 11.21±2.37 66.45±8.02 6.19±2.92 t 0.42 0.03 0.33 0.23 0.45 0.0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研究组 护理后 11.06±2.11 10.82±2.07 15.23±2.03 7.64±1.22 50.23±4.51 3.90±1.05参照组 15.82±2.24 14.72±2.11 18.88±2.09 9.89±1.30 60.12±7.11 6.61±3.07 t 3.73 3.12 2.98 3.05 3.49 3.58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比较(x ± s,分)

2.3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

经护理前统计,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加,精神疾病逐渐侵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该类疾病一旦发生,具有病程时间长、后遗症多以及复发几率高等特点,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9]。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发生精神疾病的几率为8%左右,乡村为4%左右,临床上对于精神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未研究明确[10]。临床研究认为[11],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情感功能、思维、感知以及意志行为等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在此期间容易出现幻想的情况,具有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生的特点,发展后期将会表现出社会功能缺损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难以正常开展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急性发作症,但是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并无改善作用[12]。经过研究显示,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的原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徘徊在家庭和医院两个场所,社会以及其他人群对于患者所造成的伤害十分严重,进而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的缺失[13-15]。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临床上通过对精神分类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表3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n(%)]

本实验经过大量的分析和讨论,所得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S 评分以及MRS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DSS 评分以及MRSS 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1)。由此提示,给予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进一步促进其康复。鉴于这一研究结果,对综合护理的应用优势进行简要分析。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先通过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慢慢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从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这一点从本研究表2 结果中“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 评分低于参照组(P <0.01)”得以体现。除此之外,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基础上,对患者开展社会功能训练,通过生活的护理、家庭的支持,在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提升其治疗信心与积极性。故而在表3结果中可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其治疗完全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指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症状,积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同时配合有效的社会功能训练,能够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基础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总而言之,通过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和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社会功能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护理人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