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国际化教育实践探析

2019-08-10郑淳杨帆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

郑淳 杨帆

摘   要: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非合作进程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中非加强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应对政治风险的有效途径。随着中非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智力和科研支撑方面发挥着更重要、更广泛的作用。铁路行业高校应积极开展对非铁路人才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对非铁路人才和培养培训模式,探索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背景下,发挥好铁路行业高校在促进中非人文交流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助力提升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在全球的话语权。

关键词:中非命运共同体;铁路行业特色高校;交通强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全球话语权、全球治理能力、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日益提升,我国公共外交对传统外交的辅助效应日益明显。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學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提出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

一、讲好“交通强国”故事,

助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从“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六个方面提出了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以共同谋求中国与非洲各国在新的全球发展形势下应对共同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路径[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未来3年内,中国将与非洲各国重点实施“八大行动”,其中一项行动即是实施设施联通行动——“重点加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合作,同非方一道实施一批互联互通重点项目”[4]。“八大行动”围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有效对接起来,协同非洲各国培育内生的经济增长点,着力谱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在对外传播领域的重要命题,为各高校参与对外活动和助力塑造我国大国形象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我国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改革创新、目标一流、走向世界的新时代。

铁路行业特色高校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学术重镇,从高等教育国际输出和助力中国标准国际传播的角度,理应担负起对非铁路人才培养的责任,开展培训实践、保障技术支撑,助力中非两国人民相互认同感和共同使命感的增进,服务好不断深入的中非双边关系。该类高校因其在轨道交通学科领域的独特优势,不仅为非洲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和技术支撑,而且通过主动设置议题,以人才联合培养、教师互换交流、国际科研合作等形式,向非洲展示我国铁路行业特色高校独具特色的人文关怀和科研情怀,助力加强非洲国家对中国工科教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实际上,这个过程是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利用自身各类资源,服务好我国公共外交的过程,其具有典型的双重意义:一方面,能进一步深化我国与非洲国家现有的公共外交成果;另一方面,能促使铁路行业特色高校更好地把握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方向,理解高等教育在服务公共外交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二、合作共赢谋发展,

探索构建中非铁路人才教育共同体

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引领者,西南交通大学积极发挥轨道交通领域学科门类齐全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持续、深度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学术舞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南交通大学不仅主动塑造与推广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而且大力整合学术资源、教育资源和行业合作资源,助力融合构建并推广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铁路高等工程教育标准,通过开展针对非洲地区国家各层次的教育活动,向世界积极展示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程度,助力提升中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同和传播效力,为铁路行业特色高校服务国家公共外交提供了参与方案和路径参考。

(一)以目标与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的铁路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两条全产业链“走出去”铁路,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相继通车[5]。由于缺乏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教育资源,蒙内铁路、亚吉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攀升与本土化铁路运营管理人才的匮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切实协助非洲国家解决好铁路人力资源供给平衡的诉求,我国铁路行业特色高校积极利用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学术和教育资源,开展对非铁路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非洲国家铁路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西南交通大学制定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涉及交通运输多项基础学科的培养方案。在人才培训方面,制定了覆盖机务、工务、车务、电务、车辆五大铁路工种的培训方案;同时,针对委托单位的具体需求,采用“订单制式”的方式设定课程内容,其中《中国国情与文化课程》《牵引动力轨道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践学习》均为必修课程,占所有课程体量的20%。

自2014年起,西南交通大学通过承办多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委托项目,为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培养和培训4000余名学员,其中不乏埃塞俄比亚铁道部部长、南苏丹交通部部长、尼日利亚交通部规划司司长等高级别官员[6]。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培训需求,西南交通大学牵头成立“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并于2017年组织50多名教师分批赴肯尼亚开展培训,在当地开设班级28个,培训当地学员900多名,培训效果得到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肯尼亚政府、中国企业及中外媒体的一致认可。

(二)产学协同,优势互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跨国企业的数量和发展质量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生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跨国企业本身也是传播一国经济文化和分享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在当今“逆全球化”势头兴起、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特别诸如高铁装备制造之类的高端制造行业,正逐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求破除技术壁垒的良策。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在中国铁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进程中确保了人才支撑的可持续性,而中国铁路企业在解决技术难题、创新管理模式和跨文化商务交往的过程中又能够为铁路行业高校不断校准培养目标和优化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学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正是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和铁路企业实现“抱团式”发展、应对全球发展挑战和人才竞争的必然选择。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外投资数据,2017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达41.4亿美元,同比增长70.8%[7]。各家“走出去”铁路企业对于“输出型”铁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铁路企业与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在培养“订单式输出型”国际化人才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自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四年开办“中国中铁国际工程班”[8]。该项目主要为“走出去”铁路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扎实专业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为完善“走出去”铁路企业人才储备体系提供必要保障。该项目也集中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心和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信心。

此外,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南大学联合成立“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其理事会成员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24所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以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铁路企业。联盟旨在构建一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一带一路”铁路人才培养共同体和铁路高等教育共同体[9]。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在联盟框架下已取得一定成果。自2019年9月起,埃塞俄比亚科技部将连续5年、每年派出不少于100名学生来该校攻读学位。

(三)营造文化氛围,助力讲好“交通强国”故事

在全球范圍内积极塑造我国大国形象,集中展现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中国模式的比较优势,需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树立中国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公信力,包括认知模式、价值理念、行为逻辑等。来华留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理念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践行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主动塑造的传播方式,外国群体之间的自发性相互传播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可信度。

西南交通大学依托3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及知名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期刊等具有较高国际学术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平台,着力打造来华留学生校内学习实践基地。通过优秀校友事迹介绍、院士讲座、高速列车模拟驾驶平台等方式,向在校的非洲学生讲述西南交通大学在建设“交通强国”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学习和感悟我国科研人员的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通过实施“留学交大”计划,学校先后接收非洲地区留学生近500名。大部分学生来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就读专业涉及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逐步成长为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精英,成为推动中非在轨道交通领域合作的践行者。例如,埃塞俄比亚国家铁路公司现任总经理曾于2013年在西南交通大学研修学习,回国后积极推进西南交通大学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2018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了四川地区的“感知中国”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活动,主题为“高铁产业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大部分为非洲留学生)先后参观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亲密接触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直接体会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深刻感知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10]

三、对铁路行业特色高校

开展对非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建议

(一)持续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而高质量的非洲本土化人才培养始终贯穿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铁路行业特色高校由于学科发展资源分配与导向相对集中等现实因素,相对于综合类高校在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但近年来,无论是在全英文课程建设、全英文专业模块发展、全英文授课教师核心能力塑造方面,还是在创新来华留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等方面,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均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来华留学生管理职责划分、管理协同机制完善及落实方面的成果仍不理想。行业特色高校应始终将轨道交通学科特色作为形成来华留学品牌效应的落脚点,继续深入落实《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提质增效——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根本目标,探索建立来华留学生“精细化管理”模式及体系设计,积极参与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或以相关认证指标为重要参考,坚持推进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理念,加强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质量,提升学习评价机制体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后勤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以质量促发展。

(二)加强非洲智力资源引进与智库平台建设

铁路行业高校在大力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高端外国专家智力的同时,也应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地输出我国现有的高端智力,实现引入与产出的有效闭环,真正贡献于科学知识的产生与传播。其中,邀请非洲科研同行来校开展科研交流就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基础学科积累不足、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有限是非洲科研人员面临的客观现实。不少具有一定科研积累和学术实力的非洲科研人员也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出路。这为我国加强与非洲国家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提供了重要条件。铁路行业高校应以国家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国家及地方重点引智计划为合作载体,依托知名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更多的非洲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来校交流访问。同时,联合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走出去”企业,战略对接非洲国家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针对当地轨道交通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探索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在智库平台建设方面,铁路行业高校对非智库建设应突出轨道交通学科特色,以服务中非轨道交通重大战略合作需求为基本目标,聚焦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行业文化特质,强调成果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切实服务好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轨道交通高等教育资源的国际输出。这也将对高校自身制定对非教育合作长远规划、完善对非教育合作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继续加强铁路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第一,进一步完善铁路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构建轨道交通世界一流学科群、增强轨道交通全球教育话语权为根本目标,以“铁路专业教育+”为内核,不断优化轨道交通学科通识课程模块建设,强调铁路行业国际化人才的理论学习深度与技能熟练程度的“二元平衡”。

第二,促进铁路国际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依托各铁路行业高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细分学科上的比较优势,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加强各铁路行业特色高校国际科研合作资源、高端外国专家智力等国际化办学资源的互通流动,最终形成国际化办学合力。

第三,探索构建铁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人才培养和培训标准,优化铁路工程相关专业的架构,加快实施我国铁路工程教育的国际评估与认证,提升我国铁路工程人才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塑造“中国铁路工程师”培养的品牌效应。

(四)发挥行业特色资源,积极推进中非人文交流互动

要着力打造“行业文化+”文化交流基地。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水平国际会议等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国际品牌价值、较高学术话语权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邀请非洲高校具有相关学术背景的教师和学生,以当地特色文化体验项目为主要载体,以开展创新创业、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为主要议题,在高校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互动,深化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研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样一种以“零距离”互动式交流为主体的传播路径,能够确保高校作为知识无国界传播的平台,促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认同。

积极发展国际汉语推广资源和推广能力,推进建设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探索在当地打造以专业课程学习为载体的“汉语+专业”职业能力培训中心,促进汉语语言在非洲地区的传播,助力中非文化相互理解与交融。

四、结语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而逆全球化势力也有抬头趋势。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时代大环境下,中非需不断加强合作,积极寻求新的战略利益契合点,着力实现共同发展,促进民心相通和文化认同,促成中非命运共同体。这将是增强中非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能力的必然选择,既是战略使然,更是现实使然。铁路行业高校应始终立足于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学科优势,着力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资源拓展能力,与“走出去”铁路企业协同开展对非洲本土化人才和我国“输出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发展需求,推动中国铁路标准与中国铁路技术的有效输出,努力成为“交通强国”中国故事全球传播的先行者与践行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2016-07-15.

[2]国务院.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05/t20160503_241658.html,2016-04-30.

[3][4]新华网.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9/03/c_129946128.htm,2018-09-03.

[5]人民网.亚吉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样本[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1011/c1003-28766912.html,2016-10-11.

[6]徐飞.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中非铁路人才教育共同体[EB/OL].https://news.swjtu.edu.cn/shownews-16918-0-1.shtml,2018-07-23.

[7]商務部.2018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R].北京:商务部,2018.

[8]黄春蓉.西南交大举办第四届“中国中铁国际工程班”开班典礼[EB/OL].https://news.swjtu.edu.cn/shownews-17192.shtml,2018-10-11.

[9]杨晓蓓.“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在蓉成立[EB/OL].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94071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8-07-15.

[10]许军华.西南交大举办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感知中国——高铁产业行”活动[EB/OL].https://news.swjtu.edu.cn/shownews-17224.shtml,2018-10-16.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
如何做一本双效益俱佳的外宣图书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目标、实现基础和实施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讲述传播对象能准确理解的“中国故事”
如何事半功倍地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