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理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探析

2019-07-25戴锦瑜

课外语文·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

戴锦瑜

【摘要】缺乏科学指导的识字教学,对识字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构造原理进行汉字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汉字的文化水平。而教师在科学进行识字教学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字学知识水平,才能有效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演变规律、造字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教学;字理教学;汉字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有着难学、难记、难认的问题,汉字学知识的合理运用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分析了汉字学知识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前人的理论研究与笔者的教学实例来论证论题的可行性。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经常需要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如果结合造字法,突出汉字的象形特点,向学生渗透造字原理,就不仅能够让学生科学地进行识字,还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一、汉字学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汉字学知识让识字教学更具科学性

集美大学金文伟教授曾经指出,要改变当前识字教学不科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是用汉字科学来引导教学。因此,教师必须拥有基础的理论和知识,而且用适当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当中,科学地讲解汉字,才能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要利用汉字特点科学识字,可以借助图画识记字义,联系汉字形旁识记字义,形义结合识记易混淆偏旁,对偏旁的错误读法进行改正,适当分析汉字字义和组成该字偏旁不同的状况,在现实课堂当中多利用与汉字学有关的知识,让儿童联系汉字或偏旁的意义去学习汉字的字形。根据汉字的规律科学教学,在教学的时候,就会考虑汉字的形声、会意特点来讲述一个字的读音和意思的来源。如在教“鲜”字的时候,就可以讲解为“鱼”肉和“羊”肉炖在一起很鲜美,所以中国的古人便用左边一个“鱼”右边一个“羊”表示“鲜”。又比如,在教“休”字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为“人靠在树上”就代表休息。

要做到科学的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需要用汉字科学来指导,改变由于机械抄写引起学生叛逆心理的状态。这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自身就需要先学习和掌握和“汉字学”有关的知识。

(二)汉字学知识让识字教学更具趣味性

利用汉字学知识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演变过程来识字就充满了趣味性。中国的汉字除了少数表音字外,基本上都可以从字形看出字义。因此,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教学当中的汉字解释能力来源于汉字本身的有理性,汉字的构形讲解必须讲清楚构造意义,让学生明白汉字结构的理据,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在“盥”字上端的中间是一个水字,两边是两只手,下端的皿指盆类,合起来就是两手从盆里捧水来洗涤的意思。如此将枯燥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图画,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可以大力提倡。因为汉字的构形是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很多汉字已经不能用字理来分析。如果要把这类字的理据讲清楚,那就要沿着这类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来溯源,恢复到原来构意的字形,让形与义的关系凸显出来。

二、教师利用汉字学知识进行识字教学的策略

识字是学习的起点,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汉字学习,在小学第一学段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在第二学段提出,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和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的识字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教育的基础。

(一)举一反三,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汉字中每一类相同的表意部分为部首。对部首意义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字义的理解,掌握汉字部首,正确解析,能够有效促进汉字教学。就汉字的偏旁部首,以《康熙字典》为例是214部。从汉字学理论来说,大多数的字从其汉字的意义和偏旁部首的意义是一致的。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合理解析偏旁部首就可以有效促进汉字教学。合理解析汉字偏旁部首,使识字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汉字的数量多,但是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根据汉字的表意意义,就可以通过联想让汉字变成一幅有趣的图画。小学生联想奇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象形字中的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牛、羊、虫、瓜等。根据偏旁部首,教学形声字,就可以通过比较和归类来学习,如请、清、情、晴、蜻;幕、墓、慕、暮、募,同声旁,不同形旁,通过比一比、猜一猜,联系读音、字形和图形,就可以通过提高趣味性来提高识字的积极性。

由于有些汉字的古今变化大,需要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才能把音形义联系起来,举一反三。例如,“虫”的本意是蛇的意思,后来演变成了昆虫类的总称。所以,教学蛇、蜘蛛、蚂蚁、蜻蜓、蝌蚪、蛙、蜂、蚊、虾、蝉这些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时候,就可以用一个“虫”字,带动学生学习二三十个与虫有关的字。还有教学“酉”字,就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酉是和酿造有关系,所以,酒、醉、酸、醋、酱、酝、酿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字就可以通过分析偏旁部首来带动学习,举一反三,有效进行识字教学。

利用偏旁部首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错别字。例如,学生容易将祝福的示字旁写为衣字旁、“题目”写为“提目”、“提纲”写成“题纲”,这些都是因为形近、形音字的干扰造成的。如果向学生解释,祝福的偏旁是与“祭祀”有关系,是示的变     体;提纲是手提渔网的总绳;题字是和页有关,表示额的意思,有头部的含義,从面部的最上面引申到文章的最上面的标题、题目。

汉字的偏旁部首文化内涵深厚。就好像“春”这个字,古会意字从草从日,日是太阳之形,草是破土而出的植物,代表着春天的味道,是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意思。因此,对春意盎然、春风得意就比较好理解了。通过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可以得到一举多得的好效果,让学生不仅理解并掌握了所学习的汉字,并且学习了识字的方法,提高了自主识字的兴趣,这也与新课标中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相符合。

(二)追根求源,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

在教学当中主要应该通过字形溯源来分析,一开始先出示古文字形和演变过程,接着结合相应的图片、图形来讲解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学“北斗星”这个比较难理解的词,其中的“斗”又是生字,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汉字溯源法、图片展示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斗”字 ,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牢牢记住字形,还能简洁明了地理解“斗”和“北斗”的意思。在教学中的第一步先跟学生讲解“斗”在古文中的意思是盛酒的勺子。接下来展示“斗”这个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很多学生在认真观察后就会发现原来古文中的“斗”字像一把勺子。第二步就可以展示北斗七星的图形,学生一看就可以马上认出北斗星的形状也像一把勺子。因此,古人把这几颗像勺子状的星星,叫作“北斗七星”。再比如教“女”字时,可以展示甲骨文的女,学生观察后会发现甲骨文的女比甲骨文的人字在脖子上多了一些装饰品,就可以知道这个字是女子意思;若教学“羊”字,就可以展示了羊字的演变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羊”字羊头、羊角、羊身的形状是从图片演变来的。

形声字的教学要特别注意,要让学生清楚每个汉字的形旁分别和什么有关,这样才可以巧记字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当有意识地把汉字常见的形旁来源、类属意义向学生讲清楚,充分发挥形旁在汉字表意上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铁”字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金字旁的来源,明确它的类属意义: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根据部首来追根求源,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偏旁部首“举一形而统众形”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促进汉字教学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经过追根求源,学生既可以知道部首的含义,还可以学习到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识字学习的效率和兴趣。追根求源地进行科学识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把之前认为难学、难认、难记、难写的字变得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运用汉字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汉字特点和造字原理,巧妙讲解汉字,突出汉字的象形特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利用造字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造字法角度来看,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字等,其间存在着密切且必然的联系,很有规律,认识一个汉字,就会带出许多汉字。象形、会意、指示这三种字体,通过对字形演变过程的展示,讲清楚字理,有助于学生利用形象记忆来识字。例如韭菜的“韭”,像一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长在地面上,下面的“一”象征地,上面的“非”像丛生的韭菜。这就是从字形入手,借助具体形象思维,发现笔画和字形之间的联系。切忌漠视广大学生的识字心理,把一个个具有整体构字意义的汉字变成一堆堆零碎的笔画,让学生机械地抄写识字。不能把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汉字简单当成记录语言的形体符号。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非常注意,不要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识记简单而强行肢解,结果损毁汉字本身文化。

三、总结

识字学习是学生文化学习的起点,更是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的基础。学生认识多少字、认识字的速度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强弱联系密切。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取又主要是来源于阅读。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运用汉字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汉字特点和造字原理,巧妙讲解汉字,突出汉字的象形特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和学以致用的目的。我相信,在今后的识字教学改革中,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胡青,赵海红.浅谈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作者简介:戴锦瑜,1990年生,本科学历,现就职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池店镇溜滨中心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浅谈识字教学中的“比较”策略
基于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分析
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探究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