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兴趣

2019-07-25班承东

课外语文·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班承东

【摘要】语文内容源自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就不存在语文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大量普及与应用,其中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着重强调语文的现实性、多样性、功能性、人文性、传承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元素与语文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生活发现语文知识,以此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使学生养成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崇拜语文以及珍惜生活等思想情感,让学生怀揣对语文的崇敬之情去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生活元素;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利用生活元素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对语文知识感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知识。这样不但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日益提高,还能让学生的生活情操得到有效的丰富。因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探索与搜集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强化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给予学生去观察、融入、判断生活的机会,从而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将课文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中的故事情节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合理地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产生出生活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课文积极性,使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去分析与探究课文内容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此让自身的学习质量与阅读能力等到显著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一遍课文,阅读完毕后,带领学生逐步地去分析文中的人物、环境、地点等因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明确文章的“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教师向学生提问:“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去明确文中对阳光、山、雪、水的介绍。当学生了解到这些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些段落是描写山的?哪些段落是描写水的?”学生思考片刻回答:“文章总共有六个自然段。其中     3—5段是写山的;第6段是写水的。”教师继续问:“课文写了什么状态下的山?各自有什么特点?描写水又有什么特点?”同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去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大自然,去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课文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运用生活中的事物传授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运用生活元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摒弃“灌输式”“机械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陋习,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使学生能够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将这些素养充分地运用到语文学习当中。如一些课文内容都是以自然景观为主,都是以真实的风景作为写作对象,当学生在阅读到这些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与体会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去感悟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进而升华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年四季的变化,然后向学生提问:“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几个画面。” 并提问:“从这几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回答:“桃花盛开的春天,满塘荷香的夏天,黄叶满地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这时教师向学生问:“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过季节的变化吗?”一些学生说观察过,一些学生说没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向学生介绍大自然的魅力:“大自然是美丽的,更是神奇的!它包罗万象、丰富多样,每一处景观,每一种生物都是属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通过教师这样精彩绝伦的介绍,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然后先让学生阅读一遍课文,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问:“在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中,你对哪种语言最感兴趣?”可以让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流,之后再让全班进行交流心得。此外,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湛蓝的天空、一朵朵洁白的云彩以及绿油油的草地,向学生提问:“看到蓝天、白云、草地,你有怎样的感觉。”学生回答:“真美呀!”让学生在美的感召下,去用心地品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导入与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从而更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 通过生活素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环境打造得更加生动有趣。如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下进行语文的学习;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合理地将掌握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语文知识的实用性;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度的表演,利用表演去体会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时候,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主席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当学生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这首词所描绘的背景画面,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这首词所展示出的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这首词的朗诵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去进行深情的朗诵。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如在夏令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抗战纪念馆,去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体会到毛主席那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情感奔放的博大情怀。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去感悟文中所描写的北国风光与壮丽山河,去评判古代帝王,歌颂革命英雄。通过表演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将生活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应用生活化教学,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活、活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增加对语文的学习效率与理解能力。

參考文献

[1]杨丽.浅谈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9(8).

[2]王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技巧[N].发展导报,2018-09-21.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学习兴趣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生活元素,促进作文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