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国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改革中获得的启示

2019-07-25许冰

人民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英国标准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世界声望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和社会音乐教育体系,成为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1988年开始,英国以“国家课程”①的形式确立了音乐课程的重要地位。1990年7月,国家音乐课程工作小组成立。1992年音乐国家课程正式实施。虽然英国音乐“国家课程”历史不长(至今仅三十余年),但在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英国“国家课程”体系中,小学和初中阶段,音乐是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到了高中阶段则作为选修课出现。1988年“国家课程”设立后,于1991年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由成就目标和课程内容两部分组成,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并于1995年进行了小范围修订。随着英国國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实施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英国当局数度对国家课程进行修订。1999年7月,英国政府颁布了新的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被称为“新国家课程”,其中包括对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进行较大调整。②2005年,英国拟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在此背景下,2007年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幅修订。③2013年,英国教育部再度对中小学国家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并于同年9月出台了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标准。④

新国家课程颁布以来的三份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文件(1999年、2007年、2013年,以下简称“?菖?菖版标准”),反映出英国初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历史脉络,从中也可以看出近年来英国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动向。

(一)对音乐教育价值和目的认识逐步深入音乐本体。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提出,音乐具有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规范的符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意识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力等在内的10种社会功能。⑤以上诸多社会功能,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则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其中,既有指向音乐自身的审美欣赏、符号象征等“本体价值”,也有指向音乐外部的启智价值、德育价值等“非本体价值”⑥。学校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应着眼于音乐的本体价值还是非本体价值,是关系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也是多年以来各国音乐教育发展历史上都颇具争议的问题。

三个版本标准都对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进行了表述,其中,2007版标准是在1999版标准基础上进行的小范围调整,保留了原有的对音乐的启智价值、娱情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的表述,新增了音乐对个体的促进作用的表述。但是,这些表述大都是从非本体的角度来论证音乐和音乐教育的价值,从音乐本体对音乐教育进行论证的仅有两条“音乐学习发展学生的批判技能,包括聆听能力、欣赏各种不同的音乐以及对音乐质量进行评价”“音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审美能力和满足感”。2013版标准大幅缩减了对音乐教育非本体价值的描述,代之以简洁、有力、直面音乐“本体”的表述:音乐是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是体现最高级形式的创造性之一。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应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和音乐家的才华,并由此提高自信心、创造力和成就感。伴随着学生学业的进步,他们应学会批判性地参与音乐,学会作曲,并有鉴别力地聆听最佳的音乐作品。相比与之前的两个版本,对音乐教育价值和目的的认识显然有了进一步深入。

(二)音乐学习领域的划分由细化转向综合。对音乐课程具体学习内容领域的划分,各国有所不同:我国大陆地区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⑦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日本《中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音乐学习指导要领》承袭百余年教育传统,划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领域;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课程内容包括表演(表现)、创造、制作、听赏、评价、历史、文化、分析、批判等九个方面;韩国《音乐课程标准》划分为活动领域、理解领域和生活领域三大领域。

英国1999版标准中音乐学习的内容由表演技能,作曲技能,评价技能,聆听、知识应用和理解四大领域构成,并对每个领域提出了2至4条具体要求。2007版标准将原有的四大领域整合成为两大部分:表演、作曲和聆听,检验和评价。2013版标准对音乐学习内容则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划分,而是以简洁、精炼的语言列出相关内容标准,涵盖了表演、作曲、聆听、评价等领域。如,原有对表演技能的三条要求合并为一条:自信地进行独奏/唱和合奏/唱,具有音乐性、流畅、准确、有表现力地使用声音和乐器进行奏/唱。再如,原有对作曲技能的要求合并为一句话:即兴创作,通过借鉴一系列音乐结构、风格和传统来扩展和丰富乐思等等。

(三)结构和文字趋于删繁就简。从结构框架和文字表述来看,三份标准最直观的变化是逐渐趋于简洁和明了。1999版标准包括前言、简介、国家课程中的音乐学科、音乐课程学习纲要、一般教学要求、音乐课程成就目标六个部分;2007版标准整合为关键概念、关键过程、范围和内容、课程机会四个部分;2013版标准更是进行了大幅缩减,取消了对成就目标的描述等,只保留了对总体目标、具体目标的表述以及简化后的学习纲要。

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标准”历史的国家,在1988年国家课程出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学校和教师对课程享有极大的自主权。但自1988年以来,“英国国家课程的颁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课程中传统的中央、地方和学校之间的伙伴关系,把许多课程决策权给了中央政府,同时削弱了地方教育当局的权限,取消了教师的课程自主权”。⑧国家课程标准的出台,一方面成为英国初中课程发展的最高指导纲领,但另一方面,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课程,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校和教师的创造力。其结果就是,或许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了,但是能力和个性却未必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基于对现实教育体制和教育传统等因素的考虑,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就是力争做到在保证国家统控的同时,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以及在课程和教学方面更多的选择。

结合英国历次教育改革背景看音乐课程标准的“瘦身”,不难看出,三份标准在篇幅和内容上呈现出来的删繁就简大趋势,并不意味着对课程水平要求的降低,相反,其最终目的是在追求高质量音乐教育的前提下力求能够突破条例的限制,注重弹性化、个性化的操作。

三个版本的英国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秉承了对音乐教育的许多共识,呈现出在继承、融汇、整合的大趋势下向前发展的总体趋势,对我国新一轮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也有着诸多的启示。

(一)强调音乐学习中的实践整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教育领域展开了以雷默为代表的“审美哲学”与以埃利奥特为代表的“实践哲学”的激烈论争。与我国现行课标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有所不同,在英国标准中,我们并未看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等的表述,但这并不意味著英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不重视审美和实践。相反,通过表演、作曲、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来加以发展和实现学生的音乐能力,是英国音乐课程的一贯要求。以2007版标准为例, “实践整合”是首要的核心概念,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求学生通过表现、作曲和聆听来发展知识、技能和理解。二是学生要学会参与和合作,适应不同的音乐角色,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发挥的作用。标准强调表演、作曲和聆听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在音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和作曲活动来发展聆听技能。这三个领域中的知识、技能和理解应该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的互动来加以发展。另一方面,音乐是一种社会经验和活动,表演者和聆听者双方都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为他们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提供机会。总之,表演、作曲和聆听三者的学习是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共同发展和进步的。

(二)追求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三版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英国固有的音乐教育传统,并与历次英国中小学课程整体改革的总体要求相一致:从“追求卓越”(1999年)、到“成功、自信和责任”(2007年),再到“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2013年),不论课程总体目标如何变化,其根本宗旨都是帮助学生成为有素养的公民,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在此理念下,2013版标准提出,音乐课程总体目标是“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应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和音乐家的才华,并由此提高自信心、创造力和成就感”。

高质量音乐教育必然伴随着更高的课程要求。以即兴创作的相关为例,英国三版标准提出的要求分别是:在表演时探索和发展乐思,在表演时发展节奏和旋律素材,通过借鉴一系列音乐结构、风格和传统来扩展和丰富乐思。可以看出,对即兴创作具体要求的表述逐渐清晰明朗,但难度有所增加。而创造领域一直是我国音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期的我国2011版标准,对初中阶段即兴编创的要求是能够即兴编唱生活短语或诗词短句,能够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和情绪进行即兴编创表演活动,与英国标准相比,难度略低。当然,英国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应被告知可以像音乐家一样去练习”等目标,一方面体现了对音乐教育质量的较高期望,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三)重视对音乐的批判性理解。在英国初中音乐课标中,音乐教学是通过知识、技能和理解三个维度来进行的,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了解音乐、认识音乐并进一步理解音乐,是音乐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虽然学校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但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较高的音乐鉴别能力、能够对音乐质量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是英国学校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1999版标准“学习纲要”对评价技能提出的具体要是:对音乐片段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运用生动的语言和音乐词汇表达和交流对音乐的看法和情感;完善自己的音乐理念,改进自己和别人的音乐作品”等。2007版标准开始,将音乐评价部分的内容进一步表述为“批判理解”,并将其作为课程的五大核心概念之一做出了具体阐释:一是要求学生做到参与音乐活动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念和论据;二是从多样化的音乐背景和风格中获取经验,为判断提供依据。这项要求意味着学生所表演、聆听和鉴赏的音乐必须在风格、传统和流派等方面具备多样性。此外,在关键过程中之二“检验和评价”中,要求学生做到:对音乐片段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识别影响不同音乐风格、流派和传统的习俗和情境因素;运用表现语言和音乐词汇表达和交流对音乐的看法和情感;完善自己的音乐理念,改进自己和别人的作品。2013版标准更进一步提出了要批判性地参与音乐、有鉴别力地聆听最佳的音乐作品等音乐课程总目标。

英国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批判性理解的表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反观我国音乐课标课程,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要求,多为“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简单评价”一类的表述,总体较为简单模糊,更未提出“批判性”这样的字眼。是否在初中阶段音乐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对音乐反思能力、评判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思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不断发生变化,以古典音乐教育为核心的英国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也面临冲击。三十年以来,英国国家课程几经变革,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调整、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在不同时期,音乐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会随着不同的教育背景、教育政策等有所变化和调整,但是,以演唱和器乐演奏为主的音乐表现、以即兴创作为主的音乐创作、音乐聆听以及音乐理解等,始终是其最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这与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有着不谋而合之处。此外,“音乐是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的认识,与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音乐课标中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的表述亦有着相近的含义。

目前,英国最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在新的国家课程体系中,初中音乐学科仍作为12门必修课中的一门出现。但是,为了应对国家课程科目繁多、学生学业过重等问题,未来国家课程体系仍有可能继续进行“瘦身”。与其他一些学科一样,初中音乐课程如何实施?如何在学校教育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是摆在英国政府和教育界人士面前的一个课题,同时也将继续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新的启发和借鉴。

① 1988年英国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开始在公立中小学校为5—16 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设立“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将5—16 岁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阶段1(KS1),5—7岁;阶段2(KS2),7—11岁;阶段3(KS3),即初中阶段,11—14岁;阶段4(KS4),15—16岁。在国家课程规定的10 门必修学科(2000年修订时增加为12门并延续至今)中,英语、数学和科学是核心学科,音乐是其余的基础学科之一,在KS1至KS3阶段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KS4阶段,音乐作为选修课出现。

②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1999)Music,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England,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00202100434/http://curriculum.qcda.gov.uk/uploads/Music%201999%20programme%20of%20study_tcm8-12060.pdf

③ Qualifi 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7 )Music Programme of study for key stage 3 and attainment target,http://www.stpeters.cambs.sch.uk/attachments/download.asp?file=66&type=pdf

④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3) Music programmes of study: key stage 3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music-programmes-of-study/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music-programmes-of-study

⑤ H.F.艾伯利斯《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刘沛译,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

⑥ 曹景谐《呼唤本体回归—上海、纽约、英格兰三地音乐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6期,第59—65页。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⑧ 易红郡《英国国家课程买施中的问题、对策及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期,第91—95页。

许冰  博士,福建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碩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英国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英国的环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英国圣诞节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