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效果调查研究报告

2019-07-21卞千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卞千

[摘要]在党的十九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脱贫攻坚战,决心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工作,笔者所在高校资助工作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学生生活,为贫困学生雪中送炭,为实现脱贫计划助力。为了了解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认知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笔者通过已有的资助工作经验,积极走访学生,以大家的反馈意见改进资助工作,让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取得显著提升。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资助;育人效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学院的在校学生,为了能够让每个班都参与问卷调查,由每个班班长牵头随机抽样填写问卷。此次调查发放问卷113份,回收的问卷为113份,有效调查问卷为11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中有27.43%的人是没有获得过学校或是国家相关资助,有72.57%的人获得过学校或是国家相关资助,资助发放普及率较高。其中男生占比22.12%,女生占比77.88%,与我校3:7的男女比例状况相似。壮族占49.56%、汉族39.82%、其他民族占9.73%。农村人数占70.8%,由于我区为边远穷少数民族地区,人员比例与实际情况相符,数据较为准确。问卷得出的数据较有说服力及参考价值。

二、調查研究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医学影像学院的资助工作还是表示工作很好,认为资助工作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了,觉得很满意。可见,我院民主评议学生贫困等级制度比较符合学生评选标准。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和走访学生发现,在资助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够细化,评议过程粗略

建议最集中的就是关于评选时精准、深入原则。有≥50%的学生认为评选资助对象希望能够更加地精准扶贫,切实私下调查,及时帮助困难的学生,并让他们得到关爱与帮助。要及时了解贫困生的经济需要与心理需要,并深入为需要资助人学生获得更大的帮助。资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像有些在市区有房还得助学金这种就不好。还要更认真、严谨点,很多人的家庭情况调查表里写的都是不真实的,平时勤俭节约的学生,应该是家庭贫困的,可以优先考虑助学金,而平时有吃有喝的学生,不必考虑。多了解一下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只看片面,实事求是的进行工作落到实处,希望给真正贫困的人,继续努力。

(二)资助宣传活动着力点不够,能够依托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操

针对贫困生,要开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不一定得从资金上育人,特别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给他们提供方法与途径,让他们自己去获得一定资金,这才是最重要的。跟他们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从而让他们了解到国家的关怀,提高他们的爱国之心,感恩国家,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回报社会。

三、高校资助育人的建议

(一)有条件的学生能公平评选

根据数据分析,大多数学生都是有条件参与评选的对象,比较希望自己的评选能够得到同学们公平的评价。但有班级的评定学生都是给关系较好的同学高分,而忽略关系较为疏远的贫困学生,这样有失公平。随着社会发展趋势,很多大学生认为平时穿的好点是属于注重自己的形象,衣着得体是对他人的尊重,但不代表穿得好的就一定比穿得糙的学生富裕,他们可能会兼职补贴自己,这是一类上进的群体,不应该被直接否定贫穷。贫困不是只看外表,而应该深入了解、调查家庭真正的情况,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原则。

(二)评定人员能够精准了解受助学生

从调查问卷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希望参与评定的学生不要附带太多个人情感色彩,而应该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和家庭困难佐证材料来进行评定。这就要求我们资助评定班级小组首先身份就不应该是参评人员,其次应该多结合该学生实际生活的表现,如果该学生能够合理使用自己的资助金,即使不是那类看起来贫困的学生也应该享受到资助。评定人员能够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切实地了解学生后给予资助。

(三)获资助人员能够合理使用并适当回报社会

根据调查结果,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资助政策不一定得从资金上育人,特别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给他们提供方法与途径,让他们自己去获得一定资金,这才是最重要的。设置奖项更好激励。跟他们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从而让他们了解到国家的关怀,提高他们的爱国之心,感恩国家,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回报社会。

基金项目:2018年度右江民族医学院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资助(Fdy2018A06)。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