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7-15杨云鹏

医药前沿 2019年15期
关键词:脑血栓类药物斑块

杨云鹏

(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脑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脑疾病,在临床上动脉硬化是其主要表现。脑血栓患者脑中的血管具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并且血流速度持续降低,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缺血和缺氧等问题,并且导致神经功能受损。本文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了90名脑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进行诊断,并根据病理、影像学和临床表现,通过MRI,CT等确诊,90名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同意书,表示自愿参与该研究,并得到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患有药物过敏,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和免疫疾病的患者。本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的年龄,疾病持续时间和教育水平在临床数据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接受基本治疗后,所有的脑血栓患者要接受常规治疗,如抗感染,抗高血压药,吸氧等,同时患者服用营养型药物,并给予低盐饮食,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症状,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仅服用阿司匹林,方法是口服,每日一次或两次,每次75~100毫克,最好在入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14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中接受基于阿司匹林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服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每日一次10毫克或每日一次10毫克普伐他汀钠,连续服用14天。

1.3 诊断指标

治愈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没有了偏瘫或头痛的知觉,显效是治疗后引起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偏瘫或头痛有所改善;有效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已显著提高意识,偏瘫或头痛的干扰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降低了18%~45%;失效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甚至恶化,治疗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降低不到18%。在临床上,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是治愈率,显效、有效的总和,并对两组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进行分析。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93.33%是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接收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75.56%是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数据,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没有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与统计学意义相符;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也有明显差异,如下表2所示,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与统计学意义相符。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2 两组患者的劲动脉斑块面积变化

3.讨论

脑血管硬化,弹性降低是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影响了血流速度,并最终形成局部血栓,从而导致患者的脑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病变,进而出现残疾率和死亡率的提升,这种疾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而这类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患者脑部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加速恢复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

该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脑血栓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根据数据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斑块的面积也明显减少。一些研究表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和抗炎作用,所以对临床治疗上非常有用。除了药物治疗外,老年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脑血栓形成,应该戒烟、戒酒,控制血脂和血糖,控制体重,保持身体的各种指标在正常标准之内,同时还要注意血压的控制,多运动,养成一个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比如多吃清淡,富含纤维,保证身体健康。

总之,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观察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明显降低了动脉斑块面积,同时还增加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类药物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