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奉献”叫“无休”

2019-07-13李俭

杂文月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奉献形式主义常态

李俭

“我们单位的干部,经常是白+黑、5+2、8+N,体现了一种很强的奉献精神。”有领导这样褒奖本单位的干部。

看得出来,这个单位干部中,白+黑、5+2、8+N,已是一种常态。综观起来,处于这种常态的单位非为个别;而将其与“奉献”划等号的领导亦非鲜见。

有人調侃地说,常态下的白+黑、5+2、8+N这种“奉献”叫“无休”。这种“无休”的“奉献”应该提倡吗?

咱先来探究一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白+黑、5+2、8+N的“无休”现象?

以一孔之见,大概出于以下四种原因:

庸者自扰,为其一。在有的单位,有那么一些人基础比较差,原本能力就是先天不足,加之科技迅猛发展,形势急剧变化,就更加不适应,出现严重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对组织、领导交办的事项,8小时内完不成,只好加班加点。加一个班完不成,加两个,两个不行,接着干。

惰者磨时,为其二。有的干部不是不想干,也不是不能干,但压根就是一种惰性性格,火上房了不着急,办事慢悠悠、拖沓沓,惰性十足。班内时间做不完,只好加班干。对这样的干部还不能催,越催手越乱,越催越是不出活。

能者多劳,为其三。在各个单位,总有那么一批能人,他们文字水平好、办事效率高、协调能力强。爱才的领导对他们爱不释手,用着更是顺手。于是,常常对他们委以重任。通常情况下,工作就集中到了这些少数人的手里,使得他们担子越挑越重,忙得脚不沾地,只恨5天时间太短,只有5+1、+2,不休不眠;而有的人闲得无事做,时间多得只能想办法消磨打发。

重压使然,为其四。这恐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因。对于基层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常常是一个人要应对上级多个部门的工作部署,面临着来自上面的重重压力。加之组织会议多、制发文件多、迎接检查多、工作任务急,从督查检查频繁到处处留痕,从“文山会海”回潮到以材料论英雄,

搞得基层干部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只能白+黑,否则,根本就无法交差。

由此而说,简单地将白+黑、5+2、8+N与“奉献”划上等号加以提倡,无形中是在鼓励不学无术的庸者和碌碌无为的惰者;对有才有为的能者,无异于

“鞭打快牛”;而对来自各方的形式主义造成的重压,又无意抵制。这对干部队伍长远建设绝无益处。

将白+黑、5+2、8+N与“奉献”划上等号加以提倡,它所带来的危害还不止于此。干部在如此常态下工作,身为人父人儿、人母人媳者,上难以尽孝老人,下难以照顾子女,有的整周整周乃至一月一月上班下班两头不见孩子面,只好在孩子熟睡中亲吻一下。长此以往,这家政建设也就难免不出矛盾了。更为严峻的是,提倡此类“奉献”,无异于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歇跑,有多少连轴转的干部受到身心伤害,甚至过劳猝死在岗位上。教训极为沉痛!

我们党历来强调对基层干部,要在政治上关注、思想上关怀、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心。人的体力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张弛有度;新时代的征程还十分远大,需要做长期奋斗。因此这类无休的“奉献”不该提倡。倒是应该健全和落实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慢慢腾腾的干部把位让。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为减少形式主义带来的重重压力,解决白+黑、5+2、8+N,使工作常态化提供了保证。

言至于此,还得提到,社会上也还有比较特殊工作的群体,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加班,甚至是经常加班。即使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也应当完善“三补”机制,即补休、补假和补薪,而不应该仅以褒奖“奉献”做回报。

猜你喜欢

奉献形式主义常态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浅谈校长品质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