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政治教学对学生社会思想道德之影响

2019-07-01牛省伟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影响

摘 要: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为适应国家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而编订的未成年人意识形态塑造教育用书,其宏观立足点在国家发展,但亦在对未成年人社会适应和发展能力的基本培育,也即政治教学是实现国家社会未来发展与学生个体生命完善的共赢目标的媒介与举措。在此国家意识形态参照基础上,政治教学对中职学生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渗透主要表现在增加社会认知、建立社会道德与培育社会参与精神三方面,以从内到外逐步帮助学生在国家与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自我定位。

关键词:政治教学;社会思想道德;影响

中职《经济社会与法治》的教材内容编排为三大模块:经济(经济现象与经济建设)、政治(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以及社会(共享共建),即在此三者介绍主体下,还细分为理论认知与行为方向两个论述角度。依此,学生通过政治教学应获得的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应在理性的社会认知以了解社会运转规则、社会道德的建树以明确个人思行准则、社会参与精神的培育以激发建设情感动力三方面。

一、 理性社会认知——了解社会运转规则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思相合”方能不惘不怠。反映在政治教学中,便是学生升华性思想道德的养成需与实地的社会认知相结合,以在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运转规则的基础上,形成宽广的社会视野和格局,进而为自身内在思想和道德感的形成提供正确的方向。此在教材中对应体现为经济、政治与社会模块的现象、制度与民生福祉三部分。而以促进学生理性认知能力形成目标,教师在理论讲解时,应同样立足国家发展,结合实例与模块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统一整体的社会运动逻辑。

例如:在《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课“商品和货币”部分的教学中,为使同学们认识商品的“劳动产品”与“用于交换”的双重属性及其具有的社会价值,我这样补充道:“劳动必然会耗费人的体力与脑力,而其所耗费的精力便是物品利益产生的一大催促力,且由于其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又为其节省了问题解决的物力、时间和心力,這便成为物品价值利益的又一增生点。这便是劳动产品能够成为以交易为标识的商品及其能够产生商业利益价值的原理”。这不仅清晰诠释了商品的上述二重属性,同时也串联了商业利益获取的源头原理,这对于学生经济眼界和思维的开拓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讲解货币发展历史时,我着力于让同学们掌握交换需求与交换创造之间的相互共促关系,便结合多媒体课件这样述说道:“商品的特征之一在‘用于交换”,在这里,便必然需要有双方的交换条件以平衡商品双方各自的价值。所以,在生产力尚处低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交易尚不频繁,而通常以物换物,各取所需。如以一头羊换一辆小车等。而后生产力逐渐提高,交换需求亦逐步增大,如若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物物交换的圈限中无法实现,则人们必然会探索一种新的交换媒介,贝壳、金银等皆为此需求下的产物。但由于其并不符合人们进一步携带方便、计量方便的要求,而逐步被今天轻薄而有明确价值标识的货币所取代。”如此,学生对商品的属性和其与货币存在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等皆具有了一定的认知,眼界与思维亦脱离单纯的死记硬背而上升至一定高度。

二、 社会道德建树——明确个人思行准则

在社会运转规则明确之后,便应是对学生“我应该秉持怎样的思想行为准则去适应如此的社会规则”问题的回答,也即对学生社会道德的建树。所以,在以教材为依托的社会发展原理讲解之后,教师还应落脚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指导上,以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与纵深的历史发展中找到自我角色的定位和行进方向。

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课的教学中,在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之后,在讲到“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及“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部分时,我采用了这样从原理到实例再到学生自身思行指导的讲解逻辑:“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绝不是泛泛之谈,其是真实的,具有明文规定的制度、法律与实际的物质保障。如现今不断完善的基层民主制度,如企业职代会、居委会和立法机关制定相应法律维护人民权利等。每一个人都具有表达诉求的权利,群众只要有声音,党和国家便会有反馈。同学们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和政治环境中生活,同样可以表达群体共同诉求,反映给学校,再由学校反映给教育部门,进而层级呈给国家”。这将有利于同学们感受政治氛围,寻找思想和行为的方向。

三、 社会参与精神——激发建设情感动力

社会认知与社会道德建树的落脚点在于对学生社会参与精神的培育,即让其产生切身融入到时代社会建设中去的热情和向往。在国家“思想道德建设”的概念要求中,也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创造”。所以,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社会建设参与的情感和动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活动的设计。

例如:在《坚定文化自信》一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部分的教学中,我先引入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之“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言与其延伸句“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便将国家历史文化的分量提升至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此后,我便向同学们介绍了“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盛况:2004年,全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截至2017年,全球已有14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分散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世界各地。其成为传播中国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强大载体,成为发展中国与外国友好关系的强劲媒介。此外,我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传承:丝绸、瓷器、京剧、针灸、烹饪、建筑等。奇丽灿烂的多元文化因子汇合成熠熠生辉的文化海洋,大大激发着同学们投身文化传播与建设伟大事业的热情与深入学习职业知识的动力。

政治课堂应以形成学生社会认知、培育社会道德与激发社会建设参与精神为目标,真正为国家发展塑造具有广大心胸抱负的接班人,同时打造活力与思想并驻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劼.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北大学,2010.

[2]申翠岗.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J].广西教育,2011(21):26-28.

作者简介:

牛省伟,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省洛阳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