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019-07-01冯雪斌

考试周刊 2019年49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冯雪斌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当代初中学校教育管理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就体育教学来说,该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也要注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一、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一) 体育学科的特殊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育的实践性更强。既要开展实践课程,也要带领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德育教育的实施目的在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德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端正自身品行。体育教学是在动态的时间和空间中同时进行的,学生的品格毅力、组织纪律以及人际交往等问题都得到了直接体现。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 中学生学习能力强,汲取知识快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习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好奇心强,学习能力也强,能够更快的吸收、掌握并运用知识,且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这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 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以田径项目为例,这是一项单调又累的运动项目,因此多数学生都对其抱有抵触心理,参加此项目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但为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例如,将训练活动安排在下雨天,锻炼学生不怕吃苦、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大部分同学都不能接受这种恶劣的天气,此时需要教师同学生一起训练,增强学生的动力。又或是在进行球类教学时,利用该项项目集体练习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养成活泼奋进、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学生也能够在与他人合作中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进行品德教育十分必要。

(二) 在教学组织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教学组织中的渗透,能够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效果。对此,学校要加强教学组织,提高组织的严密性,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德育教育,深化学生的教育理解。例如,在上课时检查学生的服装、器材,观察他们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加强安全教育;其后通过队列练习,展现解放军的自律精神,用以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最后明确体育器材的发放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并组织学生合作整理体育器材,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要遵守基本的课堂常规,规则的制定能够为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想学生强调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在考勤、考核、服装、病事假方面制定明确的规则,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进而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的好习惯。

(四) 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其自身行为就是教育内容的直接体现,这说明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德育效果。教师在向学生提出要求之前,首先自己要做到,例如,要求学生体育课不迟到,教师就要提前到达场地;要求学生统一课堂着装,教师便要做到上课穿运动服;要求学生举止文明,首先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严禁谩骂体罚。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才能够从中领悟道德概念,在接受的同时效法。

(五) 在教学典型事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根据其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有针对地渗透德育教育。如在一次技巧项目测试中,教师安排几位学生在测试结束后收拾体育器材,以此为例在下堂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表扬学生互相帮助和热爱集体的品质,鼓励其他学生团结互助。又如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球扔出后,部分同学在捡球时会帮别人多捡一个,还要部分同学专捡近的,甚至还会多捡一个备用,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教师应及时给予发扬和纠正,避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典型事例,在实践中给予学生深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六) 在教学比赛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游戏和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各具规则,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才能够使其明确社会或集体对于个体的行为规范要求,促使学生逐步满足这些要求,提高自觉性,约束自身行为。例如,组织一场足球比赛,隊员的团结协作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前提,每位队员都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比赛胜负。这样一来,即使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也能够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有助于培养他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精神,同时锻炼他们养成临危不乱、不急不躁的心理素质。再如“大鱼网”游戏,学生是“鱼”,只能在规定的“池塘”内“游动”,如果超出范围就算被“捕获”,与此同时,“鱼网”也不能破,学生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够获得成功。在规则的约束下,学生通过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在学科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既是现代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教学需求,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课程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构建德育评价机制,促进德育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全面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18(27):78-79.

[2]尚衍峰.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22):161-162.

[3]刘宝虎.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4):185.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渗透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