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文化育人维度提高立德树人水平

2019-06-24樊海源张慧研王炜杰那威韩姝婷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模式研究人才培养

樊海源 张慧研 王炜杰 那威 韩姝婷

摘 要:部分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够;也有少数同类型的高校开始重视人文学科教育,加大对人文教育的培养力度。因此,在研究人才培养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上,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而探讨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1-0112-0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宣传这一理论成果,实现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2015年黑龙江省高校率先开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课程,2018年课程名称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完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的学习任务。“概论课”与“专题教学”在开课顺序上承上启下,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的新思想、新论述,是思政课教师不能回避的一个课题。基于此,本人在讲授“专题教学”时尝试教学改革,实现了拓展文化育人途径,提高立德树人水平的教学目标。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理论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专题教学”与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省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自觉投身到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大潮中。

(一)将“‘四进四信专题教学”的讲授与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统一起来,激发龙江儿女内生动力

“专题教学”贯穿了一条红线,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体现了与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也彰显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迎难而上、破解新问题的远见卓识、历史担当,表现出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和可贵的为民情怀。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正确、科学研判,求真务实的理论思维和工作作风,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龙江问题的思想困惑、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把“专题教学”的理论逻辑与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现实逻辑高度统一结合起来,就是将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统一起来,也是将龙江发展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统一起来。习总书记讲话体现了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必将随着时代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阐释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既回应和解决了当前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社会道路选择的妄加评价和不实之词。

“专题教学”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广泛深入开展专题教学,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丰富和深化。在教学实践中,应重点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的新论述、新观点,对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的指导,它是最新的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重点在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阐发的治国理政思想对于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意义和作用,以解决黑龙江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坚持龙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向,不回避现实问题,不隐瞒实际情况;主动回应学生最关切的热点问题,针对当前的疑惑和焦点,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真正让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入实际,贯彻到底,接地气。以习总书记讲话统领龙江经济发展全局,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凝心聚力,谋求新发展,再跃新台阶。在“四进四信”教学实践中,与龙江问题结合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以问题导向来学习就更有说服力、感召力,更能彰显习总理论的魅力和影响力,不辜负龙江儿女对于理论学习的期待。

(二)将“‘四进四信专题教学”的讲授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黑龙江省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四进四信”,就是通过“四进”增强“四信”,深化以文化自信为支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专题教学”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寓意深刻,生动传神,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专题教学”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理解、把握理论的文化底蕴,深刻理解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理论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揭示出增强文化自信的根基和落脚点,即“三大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传承、弘扬、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上的阐释颇多,古为今用,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文化支撑,增加文化底蕴。

1.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然具有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4]为此,我国应该更好把握发展机遇,赢得新的发展优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顺势提出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韬略。

2.尚民为本,为民情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们群众的愿望期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必须”要求之一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5]这些阐释都彰显了尚民为本、为民情怀,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崇尚和平,以和为贵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積极推进周边外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以此深化世界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4.从严治党,厉行勤俭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6]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抓住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7]阐述了共产党的根本执政规律,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方向路径。

5.道法自然,生态思维(底线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把“重要讲话”当做一个整体来讲授,是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一个总目标,一个主题,四个战略布局,五大理念,五位一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目标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下,四个战略布局服务于这个主题,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

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缘于教学理论指导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专题教学”课程改革,源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团队实践教育法。

(一)团队实践教育法

以团队的形式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团队作战的魅力,同时以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是团队实践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定相关课程内容,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锻炼,使大学生充分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仅依靠听讲、阅读是记不住学习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并转化为技能。据此,理论上,在被动学习中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分别是:听讲5%,阅读10%,视听(即声音、图片)20%,示范30%;而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是小组讨论50%,实践(即做中学或实际演练)75%,教他人或是马上应用高达90%[8]。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的总体设计与具体路径

(一)总体设计

开展“专题教学”工作,应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需求导向,努力探索专题育人的有效途径,实现专题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将专题授课与学校育人功能整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提升大学生用理论学习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学习、努力进取的生动实践,实现“专题教学”的落地生根。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

以案例教学为核心,教师精讲与学生主讲相结合,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突出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互动,全员参与,保证教学效果。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专题选题制。围绕每一专题内容,设计5—6个选题,涵盖专题涉及到的理论内容、实践操作、现实思考,包括当前中国的形势政策、黑龙江省情、聚焦民众关心的问题、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还将每一专题深入挖掘,阐释“专题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智慧财富、精神动力,助力中国发展,激发文化内生动力,汲取文化支撑力量。

第二,倡导自主探究,实行团队协作。学生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囿于传统课堂教师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90后大学生的认知需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其乐在其中,方能学有所成。为此,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选出组长,实现组长负责制,开展团队协作,组长带领团队成员对选题进行分析、选择、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让全员参与不再是口号,从材料收集、加工整理,到ppt制作、视频剪辑,课堂展示、答疑解惑,人人担当,各司其职。

第三,提倡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学。选题的确立和学生分组,是“专题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真正将“专题教学”入脑、入心,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即每一专题教师都要讲授半个小时,讲解犹为重要,教师的提纲挈领就是画龙点睛,每次半小时讲解,均采用“一图解析”的形式,其中包含了6—7个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师每个专题下设的选题密切相关,实质就是将教师预留问题一以贯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一个封闭的图式展示出来,涵盖了每一专题所有内容,重点突出、清晰明了,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学生带着问题提前准备,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相互合作,集思广益,将问题引入深入,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而是“为什么是。”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课前准備,还有课上展示(包括演讲、ppt分享、视频播放),还有组员课堂分享后学生现场提问答疑环节;问题根据展示同学的成果决定,每一小组成员都有义务回答问题,共同协商解决。通过这样互动交流,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系统,对理论的阐释更加清楚、透彻,在一问一答中,掌握了理论的内涵,发现了阐释理论的巨大魅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讨论的掌控者、问题的引领者,还是问题的阐释者。

第四,设计合理充分,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在教师课堂设计内容的引领下,通过前期选题准备、课堂形式展示、课上研讨探究,将学习内容通过学生之口讲解出来,用学生方式、学生语言讲解内容,切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重点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唯有勇于探索、大胆尝试,才能更好地担当起理论阐释的使命、理论弘扬的重任、理论践行的责任,更好地服务于龙江经济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7-01-26(01).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7-02(02).

[4]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5-01-01(01).

[5]  新华社.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N].光明日报,2014-02-09(01).

[6]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5-01-17(01).

[7]  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2-11-19(02).

[8]  百度百科.学习金字塔[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学习金字塔/9515094?sefr=cr,2016.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模式研究人才培养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