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清肺地黄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9-06-20冯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眼针黄汤清肺

冯督

(河南省濮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 濮阳 457000)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眼部疾病,可导致视物模糊、眼干涩感、视力波动、畏光等症状,对患者睡眠质量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2]。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西医通常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但疗效甚微。近年来,治疗干眼症的中医疗法受到临床关注。中医理论认为,干眼症基本病机在于肝肾不足、肺阴不足,治疗多采用补益肝肾、滋阴清肺之法。所用自拟清肺地黄汤是在地黄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中药汤剂,具有养血益气、滋阴清肺的功效。本研究选取我院74例干眼症患者分组探讨自拟清肺地黄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各37例。对照组女24例,男13例;年龄25~58岁,平均(40.31±6.04)岁;病程 2周 ~1年,平均(8.10±0.36)个月。观察组女23例,男14例;年龄 26~59 岁,平均(41.22±5.67)岁;病程 1 个月 ~1年,平均(8.22±0.44)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西医干眼症相关诊断标准[3];均符合中医干眼症相关诊断标准[4];均伴有畏光、视疲劳、眼异物感、干涩感等临床症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长期眼部用药史者;眼睑畸形者;伴有精神类疾病者;对本研究使用相关药物过敏者;既往有眼部外伤手术史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注册证号 H20150150)滴眼,1 滴 /次,3~4次/d。持续治疗20 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地黄汤+眼针治疗。自拟清肺地黄汤药方组成:山茱萸 10 g、熟地 15 g、蝉蜕 8 g、生地 15 g、泽泻 10 g、山药 12 g、丹皮 15 g、当归 10 g、麦冬 15 g、甘草 6 g、赤芍12 g、五味子15 g、薄荷6 g;随症加减:白睛赤脉迂曲增粗者,加桃仁、丹皮;黑睛有细点星翳者,加密蒙花、菊花。水煮取汁,300 ml/剂,150 ml/次,2 次/d,1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眼针方法:选取患者太阳穴、迎香穴、丝竹空穴、承泣穴、晴明穴、阳白穴、攒竹穴等穴位,针刺治疗,15 min/次,隔天1次,共治疗10次。

1.4 疗效评价标准 自觉症状消失,泪膜破裂时间>10 s,泪液分泌试验试纸浸湿>10 mm/5 min,角膜荧光素染色(-)为治愈;自觉症状有所减轻,泪膜破裂时间5~10 s,泪液分泌试验试纸浸湿5~10 mm/5 min,角膜荧光素染色有所减少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2)两组治疗前、治疗20 d后症状积分,包括畏光、视疲劳、眼异物感、干涩感等4项症状。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3)泪腺分泌功能,两组治疗前、治疗20 d后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分泌试验及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叮嘱患者眼睛向上看,于其下睑结膜囊给予荧光素试纸条接触,并观察角膜(裂隙灯钴蓝光线下)。0分,角膜上皮无着色;1分,角膜上皮着色区域<角膜面积1/3;2分,角膜上皮着色区域<角膜面积1/2;3分,角膜上皮着色区域>角膜面积1/2。泪液分泌试验:于患者眼睑中外1/3结膜囊处放置泪液试纸(上端反折5 mm左右),叮嘱其轻轻闭上眼睛向上看,5 min后取出,对泪液浸湿试纸长度进行准确测量。泪膜破裂时间:于结膜囊滴入荧光素钠,叮嘱患者眨眼数次,对其最后1次眨眼至泪膜出现黑斑时间进行准确记录。

1.6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20 d后观察组对照组37 37 tP 11.31±0.42 11.25±0.38 0.644 0.521 4.27±1.12 5.96±1.35 5.860 0.000

2.3 两组泪腺分泌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0 d后荧光素染色评分较对照组低,泪液分泌试验试纸浸湿长度较对照组长,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泪腺分泌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泪腺分泌功能比较s)

泪膜破裂时间(s)治疗前 治疗20 d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荧光素染色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20 d后泪液分泌试验(mm/5 min)治疗前 治疗20 d后37 37 tP 2.16±0.35 2.08±0.41 0.903 0.370 0.92±0.21 1.23±0.26 5.642 0.000 4.38±0.79 4.49±0.72 0.626 0.533 10.04±1.56 9.27±1.20 2.380 0.020 4.20±0.65 4.31±0.58 0.768 0.445 9.93±1.12 7.70±1.03 8.915 0.000

3 讨论

干眼症属于干性眼表慢性炎症疾病,通常是由于泪膜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结膜、角膜无法得到正常滋润形成的眼部症状,与工作环境、年龄、吸烟、荧光屏接触时间、药物滥用、糖尿病、性激素等因素密切相关[5]。玻璃酸钠滴眼液是临床治疗干眼症常用药物,可改善干眼症状,减轻病情程度,但单独应用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干眼症属于中医学“燥症、白涩症、干涩昏花症”等疾病范畴,主要病因为肝肾阴虚,阴血不足,或肺阴不足,阴虚津亏,导致目失濡养;或偏好辛辣、嗜烟酒,饮食不节,造成脾胃蕴积湿热,导致气机不畅,目失所养。因此,中医主张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滋阴清肺为基本治疗原则。本次研究针对干眼症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清肺地黄汤联合眼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0 d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自拟清肺地黄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自拟清肺地黄汤药方中地黄具有养肝明目、滋补肾阴之效;薄荷、赤芍具有清肺阴虚热之效;五味子、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清肺益气之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酸甘敛阴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滋阴清肺之效[6]。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汤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可加快机体激素分泌,改善机体内环境[7]。眼针疗法是中医常见针刺疗法,主要选取眼眶周围相关穴位施以针刺,可有效疏通眼区经气,达到通畅血脉、精血濡目的效果[8]。观察组治疗20 d后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试纸浸湿长度长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可见干眼症患者应用自拟清肺地黄汤联合眼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泪腺分泌功能。综上所述,干眼症患者应用自拟清肺地黄汤联合眼针治疗,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泪腺分泌功能。

猜你喜欢

眼针黄汤清肺
近10年眼针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翘芩清肺剂对卵清蛋白致大鼠哮喘的防治作用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眼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应用研究
眼针疗法近20年临床研究概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
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老年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