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2019-06-19李清春李洪军

广西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标志物

李清春 李洪军 梁 筠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 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2 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吉林省长春市 130033,电子邮箱:youth3003@163.com]

【提要】 胃肠疾病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可筛查胃肠道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和胃肠道肿瘤,并能够对体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措施;通过对胃肠疾病相关体检项目进行筛查以及对体检结果的专业化解读,能够准确地判断体检者的胃肠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专业化的诊疗意见,住院流程更快捷,可进行追踪式健康管理及胃肠疾病健康宣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近年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多数发现时已为晚期,临床治疗手段不多,疗效不理想[2-3]。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4]。胃肠疾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由于胃肠道肿瘤多由息肉、溃疡等良性疾病发展形成,通过定期筛查可以达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的目的,说明对胃肠疾病进行规范化筛查具有必要性和实际意义。我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与健康体检中心于2016年10月联合成立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对高危人群进行胃肠疾病筛查,提供专科会诊和治疗意见,以及疾病预防和随访咨询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和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胃肠疾病筛查及方法

1.1 胃肠道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 癌前病变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较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易转变为癌,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定期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有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胃肠道癌前病变包括不典型增生/异形增生、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分为低、中、高级上皮内瘤变三个阶段)等,形态学改变表现为黏膜萎缩/增生、糜烂、溃疡、息肉等。目前临床上筛查胃肠道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为胃肠镜检查及随机活检,对于具有高危风险因素的胃肠道体检人群,如高龄、饮食习惯不健康(高盐、高亚硝酸盐摄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家族性息肉病、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等,如内镜筛查发现有黏膜改变,需常规行内镜下病理活检,以防漏检。

癌前疾病并非肿瘤性疾病,但有转变为肿瘤性疾病的风险。筛查癌前疾病的目的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降低或去除肿瘤发生的风险因素,以预防癌症的发生。胃的癌前疾病包括Hp感染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胃黏膜巨大皱壁症、慢性糜烂性胃炎等,肠道癌前疾病包括肠息肉、腺瘤、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以及血吸虫性慢性结肠炎、放射性结直肠炎等少见疾病[5]。胃肠道癌前疾病的筛查手段和癌前病变相同,但需注意的是,许多癌前疾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单纯常规体检容易漏检,需要在专科医生干预下才能发现;大部分患者对癌前疾病的认识不深,认为良性疾病治愈即等同于完全康复,放弃进一步体检及随访。因此,临床科室有必要与健康体检中心联合,在疾病评估、项目体检、愈后复查及随访等方面共同干预,才有可能避免癌前疾病的漏检及疾病进展。

1.2 胃肠道肿瘤 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心理因素、睡眠障碍等因素有关[6]。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胃癌位于恶性肿瘤第二位,肠癌位于第五位,且早期检出率低,发现时多数已处于进展期,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7]。除此之外,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腺瘤、脂肪瘤、血管瘤等,交界性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神经纤维瘤,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等,这些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由于肿瘤负荷较大,出现相关并发症就诊,导致丧失最佳治疗时机。胃、结直肠肿瘤多数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活检病理确诊,少数由腹部CT、核磁共振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间接发现后由活检病理确诊。内镜活检病理不能明确诊断时,需要再次活检(多点深取)或结合免疫组化以确诊。由于小肠肿瘤发病率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检查手段少,胶囊内镜及PET-CT费用高,小肠镜不容易被体检者接受,因此常常被忽略,发现时多数已出现压迫症状、出血、梗阻等并发症,导致活检病理不易获得,诊断较为困难。我院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对于有胃肠道症状,而胃、结直肠镜检查正常的患者,常规推荐行腹部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除外小肠明显病变,必要时结合血液学检查及小肠镜或PET-CT以明确诊断。

2 胃肠疾病相关风险因素评估及筛查方法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胃肠道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糖类抗原242等,但由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单一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不高,临床意义不确切[8]。胃肠道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肿瘤检测阳性率和准确率,弥补了单一指标检测特异性不强的缺点[9],真正做到肿瘤标志物的预测作用[10]。有文献报道,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人群的胃肠道肿瘤检出率较正常人升高[11],提示患病风险增加,说明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预测肿瘤发生的体检项目。对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定期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不仅能够预测术后化疗效果,也能提示肿瘤有无复发倾向[12]。在我院体检过程中,如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常规推荐行胃、肠镜检查,以除外胃肠道肿瘤;同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胆胰腺及腹腔,明确有无肠外占位性病变,这有助于确定肿瘤分期[13];如肿瘤标志物升高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则需要复查血清肿瘤标志物,以排查假阳性情况;如复查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仍高于正常,则建议患者按时复查,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2 Hp检测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p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关系密切,且Hp感染与胃癌肿瘤分期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将Hp作为筛查早期胃癌的指标之一[14]。对于Hp感染阳性人群,无论是否出现肿瘤性病变,都要求行根治性Hp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生率。除此之外,Hp感染可能导致患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增加[15]。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胃肠疾病筛查平台采取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行Hp检测,操作方便,准确性高,患者易于接受。检测结果由胃肠专科医生解读,并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病史及Hp结果推荐治疗药物或直接行胃镜检查。考虑到Hp感染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不洁饮食等有关,患者依从性差、不当治疗、胃酸浓度高、胃内细菌负荷过重等因素易导致耐药性增加[16],因此在药物治疗期间需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再次复查时间,指导用药,明确治疗效果。

2.3 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检测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是胃蛋白酶的前体,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胃黏膜功能水平。有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1及胃蛋白酶原1/胃蛋白酶原2比值降低,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之一,且已作为健康体检中心筛查早期胃癌的常规手段之一[17-18]。胃泌素为胃黏膜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如分泌减少则考虑萎缩性胃炎或胃癌。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可以反映出胃黏膜功能的状态,从而揭示体检者是否处于疾病状态,以及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或进一步检查。

2.4 粪便潜血筛查 大便潜血试验是临床常见的检验项目,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结合血常规检验结果可预判出血量。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急性损伤、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等,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肠道肿瘤、炎症性疾病、血管畸形、憩室、息肉、痔等[19]。因此,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以提示存在以上疾病的可能,再结合内镜检查、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CT造影等相关检查寻找出血原因,最终做出病因诊断。

2.5 人体成分分析及营养状况评估 体质指数作为营养状态的评估指标,能够反映人体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易算,常作为粗略衡量营养风险和健康状况的基本体检项目,但并不能具体反映人体内各种成分的实际水平,因此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机体的实际健康状况。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测量人体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矿物质等,能够真实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态,且操作简便,易于开展[20]。机体营养状态和成分水平与消化系统息息相关,能够作为反映消化系统疾病的间接指标,有利于胃肠疾病的早期筛查。

3 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具体流程

胃肠疾病筛查既要体现体检的人性化和科学性,又要体现疾病诊治的专业性,因此,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流程不仅能够提高体检工作效率,也能够减少医患矛盾,提高体检中心的服务水平。我院胃肠疾病筛查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我院胃肠疾病筛查平台体检流程

4 胃肠疾病筛查平台的作用

4.1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胃肠疾病筛查平台通过专科医生团队的介入式服务对胃肠疾病进行筛查,集体检、诊疗于一体,不仅可以提高低危人群的疾病检出率,更能对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制定个体化的体检方案,避免常规体检引起的漏检,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4.2 提供专业诊疗意见 专科医生团队通过对体检结果进行解读,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对体检人群的胃肠健康状况作出专业判断。对健康状况良好的体检人群,进行宣传普及健康、科学的预防常识;对于需要治疗的患病人群,提出专业的诊疗方案;治疗结束以后,定期进行追踪随访,根据病情随时制定个体化康复和体检方案,指导下一步治疗。

4.3 更快捷的住院治疗流程 专科医生团队通过介入式体检服务能够获得患者第一手临床资料,有助于加深对病情的了解,并提供体检-住院-治疗的全程式住院绿色通道,保证患者及时住院,缩短患者就诊、检查及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4.4 追踪式健康管理 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对所有就诊人员均建立电子档案,采取追踪式的管理模式,对所有体检人员进行终身制健康随访和健康干预,真正在体检方面做到了首诊负责制,体现出对体检人群的健康负责。

4.5 胃肠疾病的健康宣教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整理,发现疾病常见诱因、病因及临床表现,并进行归纳总结,利用现代文化传播载体如公众号、微信、电话、报纸等,定期向体检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加深大众对胃肠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体检意识,并教授其预防措施,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可对高危人群进行胃肠疾病筛查,能够为体检者提供专科会诊和治疗意见,以及疾病预防和随访咨询服务,社会效应和临床效果较好,具有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标志物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