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9-06-19庞伟毅谭盛葵贝春华王程强张志勇

广西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内化讲授积极性

庞伟毅 谭盛葵 王 娜 贝春华 王程强 张志勇

(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西桂林市 541100,电子邮箱:p.weiyi@live.cn)

随着移动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上课玩游戏、看电视剧、聊天甚至旷课等现象已不足为奇,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1]。为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学习能力,教育部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范纲要(2010-2020)》,希望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2-3]。研讨式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力,但教学效果与期望值还存在差距[4-5]。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三个环节,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6],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相隔一周),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消化吸收。本研究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的医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8年春季学期(3~6月),选择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4级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全体共120名学生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对象,授课课程为《环境卫生学》。

1.2 方法 (1)制订教学大纲: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作业评价等。(2)课堂教授:讲授原则是精讲和留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第1周前2学时进行集体授课,讲清框架、重点及难点,并教授学习方法、技巧和策略。(3)课后学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如阅读教材、查阅参考资料并完成课后作业,同时为下周的讨论环节打好基础(内化吸收环节),其中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主要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4)课堂讨论:第2周第1学时开展讨论,每5~7个学生为一组,分别进行组内互动交流讨论,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最后由授课教师对突出问题进行讲解、归纳和总结(讨论环节)。第2周第2学时开始又进入新的课程内容讲解,均根据讲授-内化吸收-讨论模式循环。

1.3 效果评价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学期的期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负担、课程满意度及改进意见和建议等方面。现场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填写完毕当场收回,核对是否填写完整。通过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该模式的效果。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7%。

2 结 果

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赞同度为53.45%~81.03%;其中,赞同“讨论中我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有助于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学生最多;另外,有80.17%的学生认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负担适中或较轻。

表1 116名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n(%)]

3 讨 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师生面对面授课,这导致学生依赖性过强,学习变得被动,因此易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低下,且感觉学习负担加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7]。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三个环节,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1)授课阶段是关键环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内化吸收阶段是最重要的环节。此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自己主动思考和参考课外书籍,或者通过互联网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可通过课后作业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下一堂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讨论阶段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最新颖的环节,主要是为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增加团队的协作力。该环节由学生提出疑问,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共同讨论来解答疑问,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积极性和参与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依赖老师变成积极自学,需要老师的指引来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8]。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既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又有传统的教师讲解,同时随堂的检测又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将所有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贯通。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本研究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在课后通过课后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掌握,并能够积极地为课堂讨论做准备,这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时,教师无法预知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而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主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解答相关的重点、难点、疑点[10],其他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进行主动性的学习[11],因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环节能够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并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同伴教学法”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1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能提高自己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并且从师生的讨论中能了解到学生的习惯和真正需求,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创造条件。因此,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可能会由于每个学科的内容不一样而导致结果有相应的偏差,今后可在不同专业中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或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方法实践效果比较等多个维度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寻找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内化讲授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