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院外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2019-06-19梁翠芬刘育琼谢玉兰

广西医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牙周病家庭医生依从性

梁翠芬 刘育琼 谢玉兰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口腔科,深圳市 518110,电子邮箱:qq5hun@163.com)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可以通过获得就诊患者全面的临床资料,制定科学、合理、易于广泛推广应用的预防与干预指导方案并评估效果,从而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精神及经济负担[1-2]。有研究显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3]。微信是一种新兴的媒介平台,具有传递消息快、便于交流等优点,在临床的院外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4]。本研究探讨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以微信为媒介对牙周病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0~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92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均为首次确诊牙周病;(2)患者能理解本研究目的及干预内容;(3)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曾使用苯妥英类、类固醇等精神科药物;(2)牙齿少于18颗;(3)已接受其他的牙周治疗;(4)交流沟通障碍者;(5)拒绝参加本次研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牙周病常规治疗并给予常规门诊护理干预,包括一对一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手册等。干预组在常规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干预:(1)组建护理团队:组长由副主任或主任护师职称护理人员担任,副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由6名护士组成,主要负责护理方案的拟定、实施,做好宣教内容的选择并制作微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宣教内容并与患者交流;(2)小组成员培训:组长通过微信群、科室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共10学时,内容包括牙周病理论知识及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护理干预措施方面的薄弱环节,各成员可通过微信群交流沟通,探讨护理干预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优化牙周病患者的护理措施;(3)护理措施的实施:对牙周病患者进行不定期微视频课程健康宣教,一对一指导患者做好口腔卫生,确保患者按照流程完成口腔护理。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邀请患者进入微信群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定期发送牙周病治疗的相关护理知识,患者有疑问可以通过微信向护理人员咨询。两组患者共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6]:根据牙周袋探诊深度(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为具体的检查位点)、临床附着丧失(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为具体的检查位点)、龈沟出血指数(颊正中和舌正中为具体的检查位点)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2)治疗依从性:通过查阅文献[7-9]、咨询专家、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自行设计《口腔科门诊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根据文献[10-12]自行设计《口腔科门诊患者对护士提供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对护士护理行为规范性的满意度、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的满意度、护士解决患者问题能力的满意度、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护士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满意度5个维度,每个维度10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干预前,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x±s)

组别n龈沟出血指数(分)入组时干预3月后t值P值常规组461.57±0.080.67±0.0661.041<0.001干预组461.55±0.090.35±0.0771.382<0.001 t值1.12623.541P值0.903<0.001

2.2 两组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对比 干预组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优于常规组(Z=10.125,P=0.006)。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13-14]。目前,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微信平台的应用是高效、准确、及时地获取医疗信息的重要手段[15-16]。很多学者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疾病管理,如袁柳等[17]通过微信平台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医患互动,结果发现与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比较,微信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P<0.05)。本研究中,护士以微信为媒介,在特定时间对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卫生及治疗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通过微信一对一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同时,牙周病患者可通过微信群咨询相关知识,护患的良好互动可以提高医疗延伸服务质量。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改善更明显,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更好(P<0.05)。提示采用微信作为交流媒介进行院外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牙周病患者院外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

微信交流具有及时性、便捷性、多元化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在疾病的管理中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熟识的方式(语音、视频、图片或文字等)与护士交流,且微视频形象、生动、直观,利于患者理解,从而使宣教获得更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各项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提示微信作为一种较为普遍、便捷的交流方式,用于疾病的院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

综上所述,以微信为媒介对牙周病患者进行院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疗效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周病家庭医生依从性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