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VD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9-06-18韩立荣李晓慧王丹彤

贵州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参芪降糖氧化应激

韩立荣 李晓慧 王丹彤

(辽宁省人民医院产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妇女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存在潜在糖耐量减退,直到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1],GDM数量占糖尿病孕妇数量的90%[2]。GDM容易使孕妇产生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等并发症,还会增加巨大儿、肩难产等风险[3]。目前临床上治疗GDM的常见治疗方式为胰岛素注射治疗,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参芪降糖颗粒联合VD治疗GDM,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G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58±2.05)岁;孕周24~28周,平均(26.40±2.28)周;孕次1~3次,平均(1.86±1.02)次;身体质量指数BMI(22.08±2.13) kg/m2;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22±1.26)岁;孕周24~28周,平均(27.21±2.86)周;孕次1~3次,平均(1.97±0.91)次;身体质量指数BMI(21.16±2.76) kg/m2。纳入标准:孕妇年龄21~34岁;孕妇为单胎妊娠;孕周超过24~28周;孕妇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效果不佳,需要胰岛素治疗;孕妇已确诊为GDM患者,孕妇4周内未接受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孕前无糖尿病史;孕妇无肿瘤史或内科疾病;孕妇无急慢性病史;孕妇心脏、肝脏、肾脏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接受孕期饮食与运动指导;孕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协会通过。排除标准:年龄≥34岁、≤20岁的孕妇;孕妇双胎或多胎妊娠;孕周<24周、>28周;有不良妊娠史、早产、巨大儿分娩史、新生儿RDS分娩史;孕妇胎盘前置;孕妇胎儿为巨大儿;B超显示胎儿畸形;孕妇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史;孕妇有抽烟吸毒等不良嗜好;高龄孕妇;孕妇甲亢、合并严重感染、肿瘤史或内科疾病。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差异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 参考《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GDM诊断标准[4]。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入院宣教。对照组采取胰岛素+VD治疗,观察组采取参芪降糖颗粒+胰岛素+VD治疗。参芪降糖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75),冲服、3次/d、1袋/次、3 g/袋,治疗8周;VD(购于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6),口服,1次/d、1片/次。中效胰岛素采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购于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17),在患者早餐前30 min与睡前进行2次皮下注射,注射剂量采取用量个体化,根据个人血糖水平调整注射剂量[0.8~1 U/(kg·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由医护人员对患者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和运动指导。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FINS)/22.5,取其ln值用于分析。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足月分娩率。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都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之前相比,#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孕妇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INS与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比较

注:与治疗之前相比,#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孕妇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GSH-PX、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之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 两组孕妇糖代谢异常主要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低血糖3例(7.50%),羊膜腔感染6例(15.00%),妊娠期高血压6例(15.00%),羊水过多3例(7.50%),产后出血4例(10.00%);观察组低血糖1例(2.50%),羊膜腔感染0例,妊娠期高血压2例(5.00%),羊水过多1例(2.50%),产后出血3例(7.50%)。两组患者低血糖、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症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羊膜腔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

2.5 两组孕妇分娩新生儿主要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低血糖分别出现2例、1例、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出现新生儿窒息分别有4例、1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巨大儿发生情况,对照组13例、观察组5例,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2.6 两组患者足月分娩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分娩率比较

3 讨 论

GDM为一种妊娠期糖代谢紊乱疾病,同时伴随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反应,导致母婴并发症产生,从而对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构成威胁[5]。中医学认为治疗GDM需从患者气血、益气养阴、健脾养胃方面治疗出发[6-7],参芪降糖颗粒中的黄芪多糖、黄酮及皂苷类等物质可以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及降低心血管损伤,改善机体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芪降糖颗粒的中药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血脂、保护肝肾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8-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 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都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NS、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参芪降糖颗粒可以降低GDM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

GSH-PX是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催化GSH参与过氧化反应,清除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羟自由基,减轻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10]。SOD、MDA也是显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物质,SOD是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蛋白酶,MDA是脂质氧化的终产物[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SH-PX含量升高、SOD活力增强、MDA含量降低,羊膜腔感染及巨大儿发生率下降,产妇足月分娩率增加,表明参芪降糖颗粒可以通过增强GDM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有害物质积累,使患者机体氧化/抗氧化系统恢复平衡,从而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提高孕妇足月分娩率。

综上所述,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可以降低GDM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血糖水平,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体与婴儿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参芪降糖氧化应激
快乐降糖“穴”起来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