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的临床观察

2019-06-18宋海峰谢燕

贵州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神阙穴吴茱萸耳穴

宋海峰 谢燕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1.内科一;2.胃肠镜室 上海 201699)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组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诉的症候群,而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目前我国常用治疗方法主要以刺激性泻药为主,但若长期大量服用或滥用此类药物,可能引起体内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如低钾血症、慢性低钠血症,甚至会出现进展性肾功能不全等,还可能造成肠壁细胞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引起大肠上皮的损伤或者形成顽固性便秘。耳穴贴压、吴茱萸贴敷神阙穴的中医传统方法,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色,此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排便时间,提高排便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治疗功能性便秘(肠胃燥热证)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FC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22 例,女38例;平均年龄(53.22±5.41)岁,平均病程(11.87±6.25)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2.68±4.52)岁,平均病程(12.33 ±5.29)年。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罗马Ⅲ[2]中的诊断标准进行)需达到症状出现到诊断前至少6个月,并最近3个月内症状发作满足下述条件:(必须满足至少2个)(1)至少25%的排便存在排便费力;(2)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者硬便;(3)至少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4)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堵/阻塞感;(5)至少25%的排便需要借助手法辅助;(6)每周排便少于3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便秘诊断标准)(1)排便时间延长,3 d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有面色潮红,心烦,口干苦。(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纳入患者符合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且治疗前3 d内未服任何泻药者。已排除经钡灌肠X线检查或直肠乙状结肠镜等能证实由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肠道狭窄引起者;出口梗阻型便秘者;合并有其它疾病而影响症状、证型和治疗方案、疗效判定者;由药物所引起的便秘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及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即,主穴:肺、脾、三焦、大肠、小肠;配穴:便秘点、直肠下段、胃。耳穴定位[定位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刺法灸法学》及《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操作:耳廓消毒,选准穴位后,用耳穴探测仪在所取穴范围内寻找敏感点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位处,用食指、拇指循耳进行前后按压至酸沉麻木或疼痛烧灼感。每次选3~5穴,每次按压5 min,可留置3~5 d后,换另一侧耳朵重复耳穴治疗。每日按压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耳穴持续不少于3 min,刺激量以最大耐受量为准。共治疗2周。吴茱萸贴敷神阙穴将吴茱萸研磨成粉末状,用醋调成糊状,将上药敷于肚脐,其上敷上纱布固定。每次用10 g,每次持续时间≥2 h,1次/d。对照组:麻子仁丸9 g/次,2次/d,温开水送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中药制剂,治疗前1周未服用中药制剂,或需要进行1周的洗脱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速度、排便形状、排便难度、便意等各项治疗指标分数。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2周后记录排便时间、粪便干硬程度、面色潮红、心烦、口干口苦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使用持续稳定性评价进行复发评定。

1.4 疗效评价 通便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疗程内排便时间恢复正常,排便感及排便质量无异常;显效,至少一个主症减轻2个级度以上或至少一个主症恢复正常,排便间隔时间72 h以内;有效,至少一个主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即由重度降为中度,或由中度降为轻度;无效,排便无改善。排便质量评价(服药后排便质量,依据国际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标准[3]):分1~3级,级数越高,排便质量越差,出现3种以上则为排便异常。持续稳定性评价:复发评定在停药后2周进行,根据复发指数量化评价患者复发情况。复发指数=停药后与治疗结束时主要症状积分之差/停药后主要症状积分×100%,症状积分为便秘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之和。分为严重复发、一般复发、轻度复发、无复发;若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提示无效,则2周后无需复诊。中医证侯疗效评价标准:运用积分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l00%。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安全性评价标准:分1~4级,其中1级为安全,4级则为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通便疗效评定 治疗组临床控制或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51.66%)、25例(41.66%)、4例(6.66%),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例(10%)、45例(75%)、9例(15%),85%。两组治疗后通便疗效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2 排便质量调查 两组治疗前排便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质量,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便质量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排便质量均改善,但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便质量调查比较(n)

注: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2.3 持续稳定性评价 两组治疗便秘症状积分加上中医症候积分,共有12例无效,均来自对照组;对照组余下48例均无复发。治疗组2周后观察便秘症状积分和中医症候积分,有4例轻度复发,56例均无复发。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复发率0%。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2周持续稳定性评价比较[n(%)]

2.4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治疗组临床痊愈或显效15例(25%)、有效40例(66.67%)、无效5例(8.33%);对照组临床痊愈或显效6例(10%)、有效33例(55%)、无效21例(3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不良反应 两组中医特色治疗和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功能性便秘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很常见的结果,最终导致患者腑气不通、中焦失运,下焦疏通不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这也是后世医家重视治疗“便秘”的主要依据。功能性便秘位在大肠,按部位选耳穴:大肠、直肠下段(直肠)。二者能够直接增强肠的蠕动,从而达到通调肠腑,下气通便的效果;便秘点是治疗便秘的经验要穴,主要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配以肺穴以增强行气通滞、疏导糟粕之效。诸穴同用,以奏“通调肠腑,下气通便”之效。随证取脾以健脾益气;取胃以和胃降逆;三焦可化气输精,促进运化。

吴茱萸,其性热、味苦辛,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效,现代动物学研究[4]表明,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进一步研究显示吴茱萸兴奋肠管作用与直接兴奋β-受体有关。《医宗金鉴》谓“神阙穴,能主治百病。”神阙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与全身经络联系,从而通五脏六腑,为经络之总根、经气之汇海。神阙即为西医的脐部,脐[5]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闭合处,皮肤下面与筋膜直接相连,布满静脉网;另外,脐部靠近腹腔和盆腔,此处有丰富的植物神经丛,支配着腹腔、盆腔内所有的血管和脏腑。从中医的经络角度来说,药物敷于脐部,不仅通过经络的气血流注,将药性随气血运行,直达病所,还能起到行气活血、调和阴阳之效。实践证明,脐部药物的透皮速度可因此而增加4~5倍,是穴位敷贴选穴的良好选择。

耳穴贴压配合吴茱萸贴敷神阙穴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可靠,较少出现副作用;(2)方法简便,易于推广;(3)药源广泛、材简价廉,贮存方便;(4)疗效显著,作用迅速;(5)患者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阙穴吴茱萸耳穴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
吴茱萸脐敷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6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