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9-06-18陈艳王大寿孙文阳明罗金玉何猛吴黔鸣

贵州医药 2019年5期
关键词:骨性酸钠生长因子

陈艳 王大寿 孙文阳明 罗金玉 何猛 吴黔鸣

(贵州省骨科医院疼痛科,贵州 贵阳 550002)

骨性关节炎(OA)又名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全身关节都可发生,主要发生膝关节和髋关节 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传统的治疗常规有口服止痛药物对症止痛、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润滑和保护关节软骨、关节腔镜冲洗关节腔、清理关节内游离软骨碎片和炎症物质[2]及关节置换术纠正关节畸形[3]等方法治疗。近年来发现,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关节软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缓解患者的症状[4-5]。本文旨在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骨性关节炎老年女性患者40例,年龄57~78岁。随机分为PRP治疗组(治疗组)和透明质酸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5.85±7.44)岁,平均病程(22.85±17.58)月;对照组:平均年龄(55.65±6.95)岁,平均病程(28.70±15.21)月。纳入标准:膝关节疼痛、Kellgren-Lawrence分级[6]标准Ⅱ~Ⅲ级,年龄57~78岁,病程6月~20年。排除标准:痛风性关节炎,免疫相关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糖尿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及感染活动期;肿瘤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抗凝血治疗;5d内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血红蛋白低于110g/L,血小板低于50×109/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PRP治疗组:根据治疗前血小板数量每次抽取50ml自体抗凝血,经实验室封闭无菌提取富血小板生长因子5 mL,行关节腔注射,1周/次,共5次。玻璃酸钠治疗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5 mg,1周/次,共5次。余同治疗组。两组常规治疗口服(信东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硫酸氨基葡萄糖,每次0.628,3次/日。连续服药6周。膝关节理疗(成都浩瀚医疗有限公司,中频电疗仪)1次/天,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治疗前,治疗后4、12、24周VAS评分及WOMAC功能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 两组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4、12、24周疼痛均能明显缓解(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4、12、24周较对照组疗效稳定,疼痛持续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12、24周WOMAC量表评价:关节疼痛均能明显缓解,治疗组疼痛缓解较为稳定,与对照组比较,随访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僵硬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PRP组在治疗后4、12、24周,亦有缓解,但在4、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活动度方面,两组治疗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12、24周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PRP组与玻璃酸钠组VAS及WOMAC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无过敏,无穿刺点及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

3 讨 论

骨关节炎(OA)是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生率逐步上升。发病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已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超过65%的患者有顽固性疼痛。根据病情分期和分级,临床常用止痛药物及关节修复药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关节腔镜下清理及关节置换术等方法治疗,均可缓解部分患者症状,改善功能,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基础研究逐渐证实:从血液中提取出来的血浆中血小板的含量相当丰富,含有高浓度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激活后的PRP血浆能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7]。组织修复过程与PRP释放的上述生长因子密切相关,坏死清除、增殖、趋化、分化、血管生成等作用。其中的某一些细胞因子还具有促进软骨修复,这是临床上应用PRP治疗KOA的基础。从我们的研究看出,运用PRP可以缓解K-L分级在Ⅱ~Ⅲ级患者的疼痛,这种作用在治疗早期与玻璃酸钠相当,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发现PRP组缓解疼痛更佳稳定,复发率更低。功能改善也获得更佳的效果。与大多数学者的发现是相似的[8-10]。在随访的第24周,总体疗效优于玻璃酸钠。这一作用可能与PRP的软骨修复作用有关[11].我们的研究发现,两组40例患者均未发生过敏反应,也无穿刺相关的穿刺点及关节腔感染。因为PRP还有所有成分均是患者自己的,也是在无菌、封闭的条件下制作。因此,过敏和感染风险极低。

由于随访时间短,观察指标单一,未引入MRI去评价关节软骨结构。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类似,远期疗效和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探索。

猜你喜欢

骨性酸钠生长因子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补肾除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