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逃离还是回归?
——用户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实证研究的影响因素综述*

2019-06-18敏,孟蝶,张

图书馆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交因素用户

张 敏,孟 蝶,张 艳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不断深入,由此引发的过度使用给用户带来了难以规避的心理负担和行为负担,逐渐形成对使用过载和使用疲劳的感知,并最终诱发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1]。现有社交网络采纳后阶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较多地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视为一大类展开研究,以社交疲劳及社交倦怠[2-4]、消极情绪及消极使用行为[5-8]、不持续使用行为[9-11]等名称笼统地一概而论。实际上,消极使用行为的内涵非常丰富,如降低使用强度、短暂卸载、永久停止使用、转移到其他平台等均属此列。对用户行为进行区别或消极程度的划分加以细分研究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丰富,也能有效指导企业实践。比如,企业可针对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来进行精准客户管理和动态网络运营;对轻度或中度消极行为,如节制性使用、减少使用频率、短暂放弃再使用,可加强监测识别工作以便进行服务质量提升和客户关系修复。

间歇性中辍是消极使用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它是指用户在采纳某种技术产品后,在超过数星期但小于半年的时间内停止使用,但后来又重新使用,甚至反复放弃后再使用的行为[12]。随着社交网络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领域的深入,间歇性中辍行为现象越来越普遍。国外学者较早关注到Facebook 用户短暂放弃使用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使用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Facebook 假期”。Ravindran 等[13]将间歇性中辍行为分解为间断中辍、节制中辍和暂停中辍等3个维度加以定义和研究。其中,间断中辍是指用户暂时从某一技术或产品中脱离出来;节制中辍是指自我控制使用某技术或产品的时长和频次;暂停中辍是指暂时不使用某一技术或产品但之后还会继续使用。值得指出的是,间断中辍、节制中辍和暂停中辍都意味着用户并没有完全放弃使用社交网络,可被视为一种动态的、交替的连续性采纳过程。大量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均指出,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极为普遍,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用户中所占比例最高。间歇性中辍现象的存在对社交网络技术、产品以及服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威胁,对其展开研究不仅是对已有研究体系的有益补充,对于社交网络的开发、设计、运营等实践工作也具有极大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网络的爆发式发展集中于近年,与之对应的科学研究文献也主要发表于近期。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缺乏对前沿问题的系统性梳理,而影响因素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尚未得到系统性综述。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方法,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代表性文献为研究样本,聚焦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数据获取与主题分析

数据获取主要分为关键词检索、追溯检索和主题分析等3 个步骤。(1)关键词检索部分,以社交网络(社交网站、社交媒体、SNS、微博、微信等)与间歇性中辍(间断使用、中止、不持续使用、消极使用、社交倦怠等)两两组合作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等中文(期刊、会议、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进行相关中文文献的检索,随后以socialnetwork(social media, SNS, Facebook, Micro-Blog,Twitter,WeChat 等)和intermittent discontinuous(discontinuance, technology overload, fatigue等)两两组合作为关键词对Web of Science 外文数据库进行相关外文文献的检索。(2)追溯检索部分,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关键词检索可能造成的遗漏。本研究对初步筛选出来的重要文献中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进行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研究文章等方面的追溯,形成对主题文献的补充。(3)主题分析部分,对前述2 个步骤获取的文献样本进行筛选和清洗,剔除相关性不高、文章主题重复和非实证研究成果,最终获取42 篇与研究主题具有高相关性的文献样本。

社交网络起源于互联网,发迹于个人信息服务和社交需求。随着社交网络使用的泛化和深入,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逐步得到关注。整体看,国外关于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研究开展较早,图1 对国外代表性研究文献的主题进行了脉络分析。2002年开始,国外出现了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在使用信息数据服务、社交通讯技术过程中出现的不持续使用现象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开始进入一个小的发展期。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全球范围内社交网络的数量和种类尚未达到饱和状态,不断改进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社交网络的消极影响。因此,此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对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给予了关注,但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并未形成规模研究,此现象一直持续到2012年。自2013年起,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海量信息的涌入和社交网络平台的激烈竞争加重了用户使用的生理负担和心理压力,“Facebook 假期”现象促使学术界关注社交网络使用与消极情绪的关系、过载现象与社交疲劳的影响因素等,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成果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进一步深入,针对社交网络用户的性别、年龄、人格特征等因素对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

图1 国外研究的主题脉络分析

图2 国内研究的主题脉络分析

间歇性中辍行为是社交网络发展成熟的衍生产物,我国社交网络平台数量和普及程度自2008年起才逐渐增加,出现了QQ、微博、微信等媒体形态,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图2是国内代表性研究文献的主题脉络分析图。2014年张明新等[12]对间歇性中辍行为现象进行了明确定义,随后以中国主流社交网络为观察对象的实证研究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此阶段的研究呈现出内容不成体系的特点,如刘鲁川等[4]、张艳丰等[7]、均基于倦怠或过载视角探讨不持续或消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未能解释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经过几年的跟踪研究,目前国内外虽然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上大体趋同,但基于用户个体因素、主观情绪体验、社会环境对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研究仍存在很大的深入空间。

2 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述评

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因素繁多且研究视角多样,以往研究常常将其放在“持续使用”的对立面进行分析,忽视了用户从放弃到再次采纳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间歇性中辍行为是一种非彻底放弃、动态性、长期性的过程,是用户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并存、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博弈产生的行为结果。鉴于此,本文将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影响因素划分为使能因素、抑能因素和个体因素,并基于用户行为形成的内在逻辑选择S(刺激)-O(机体)-R(反应)理论,构建影响因素研究的整体分析框架,如图3所示。其中,使能因素部分主要基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将其分解为过载性因素、压力性因素和情感体验因素;抑能因素部分主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其分解为认知性因素和环境性因素;个体因素部分主要分解为人口统计学因素、性格因素和使用因素等,以展开系统分析。

图3 影响因素研究的整体分析框架

2.1 使能因素

使能因素是指促进社交网络用户中辍的因素。表1 显示了代表性文献中使能因素的主要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已有研究的“使能因素”主要集中在过载感知、疲劳、压力、负面情绪等方面,理论背景涉及信息系统领域、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例如,Ofir Turel[14]采用计划行为理论验证了主观规范与态度对用户中断使用意愿的影响。李旭等[15]基于疲劳视角,借鉴职业倦怠和职业疲劳中的认知负荷理论探究了过载感知如何导致倦怠情绪,进而产生不同程度消极使用行为。沈校亮等[16]基于心理学视角验证了态度不稳定性和情绪唤起波动对用户间歇性中辍的显著影响。

表1 间歇性中辍行为的使能因素梳理

(1)过载性因素。过载是指个体对某个事物的数量超过了其认知和处理能力的感知和评价,在现有研究中主要包括平台技术类的过载(系统功能过载、服务过载)和主观认知的过载(信息过载、社交过载、沟通过载)。Koroleva 等[2]验证了信息质量、信息价值以及信息的可理解性显著影响用户对信息过载的感知,同时关系亲疏、朋友数量等网络特征也会影响用户的信息过载感知。Christian Maier 等[10]的调查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程度、朋友数量、主观规范及关系类别均会影响社交过载,导致社交网络疲劳和不持续使用行为。Robert LaRose 等[30]在进行跨文化社交媒体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社交网络的联系需求和习惯强度在自我调节不足的情况下易产生沟通过载现象。此外,功能过载、服务过载等系统特征在用户使用中辍行为决策中也具有重要影响[4,6,15,29]。Debora Viana Thompson 等[27]通过情景实验及问卷调查的方式,验证了产品功能过多会造成功能疲劳,从而缩短产品使用的生命周期。

(2)压力性因素。压力源-压力-结果框架广泛应用于解释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隐私关注是压力源的重要因素。Laura F.Bright 等[5]、张艳丰等[7]、彭丽徽等[21]的研究均表明,隐私关注会影响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态度,进而影响倦怠行为。此外,由于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亲密关系的心理需求,用户会感知错失恐惧和连接中断担忧,从而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强迫性使用状态[24,33]。在社交网络使用频繁和依赖过重的情况下,用户更易感受到私人生活受到入侵,家庭和工作的界限变得模糊,进而遭受心理困扰并引发消极情绪[3,32]。

(3)情感体验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亲密关系的长久保持至关重要,负面情绪的频繁体验往往会使一段关系难以维系。在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中,情感体验因素常作为中介因素,结合过载性因素和压力性因素的刺激源,参与到模型构建中,进而影响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和行为意愿。Christina Sagioglou 等[34]通过情景实验发现,Facebook 的活动会导致情绪恶化,但情感预测错误会促进用户持续使用行为。Amandeep Dhir 等[33]也证实了强迫性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的增加。情绪耗尽、愧疚等负面情感体验对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得到了较多研究的检验[9,24]。

2.2 抑能因素

抑能因素是指抑制社交网络用户中辍的因素,即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的促进因素。根据心理学领域的社会认知理论,人的行为是由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本研究将间歇性中辍行为的抑能因素划分为认知性因素和环境性因素,如表2 所示。当用户因过度使用而产生想要停止或逃避的念头时,又会顾虑于现有社交网络对自身信息、情感、社交等需求的满足。因此,在缺乏替代性社交产品来满足自己各方需求的情况下,用户仍会间断性地持续使用现有社交网络服务,此时极易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

表2 间歇性中辍行为的抑能因素梳理

(1)认知性因素。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类通常会基于自身认知和需求对事物进行评估,并根据发生的行为结果来判断是否继续发生该行为,这与消费者行为学中的期望确认理论一致。已有文献将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分为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和功能需求等方面。刘鲁川等[38]发现,感知社交价值和感知信息价值与用户的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申利净[40]认为,社交需要、情感归属和信息需要的满足是促进用户使用社交网络平台的重要原因。Laura F.Bright 等[5]、Hoyoung Kim 等[28]的研究均验证了有用性对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显著作用。

(2)环境性因素。根据因素来源可将环境因素划分为社会环境因素和技术环境因素。社交网络作为以社交为核心功能的信息系统,用户会受到群体规范、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压力和他人期望认知,用户会改变自身态度并据此调节自我行为[14]。Christian Maier 等[10]验证了主观规范对社交过载、社交网络疲劳和不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技术环境因素主要由用户感知成本和感知不可替代性组成。通常社交网络的体量越大其网络外部性越大,此时用户从中获得的信息价值和社交价值就越高,因而使用中断意愿越低。此外,先期的投入和转换障碍也会增加用户的转换惰性。郭佳等[19]验证了转换成本会通过转换倦怠负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

2.3 个体因素

已有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非常关注对个体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性格因素和使用因素等,如表3 所示。

(1)人口统计学因素。其中,关于人口统计学因素调节作用的研究最为常见,Chance York 等[3]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用户动机两方面解释了“Facebook 假期”现象。张淑玮[25]发现性别、年龄、职业能显著调节用户社交网络过载感知与不持续使用行为间的关系。

(2)性格因素。已有文献主要从人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2 个方面展开对性格因素的研究。人格特征包含着个体对他人和事物一贯的态度、兴趣和感知。其中,大五人格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研究。Ching-ChangLee 等[8]发现神经质和外向性的人格特征对社交疲劳的影响显著。此外,心理特征,如自我效能、自我感知行为控制能力等对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信念和行为调节也有影响。Laura F.Bright 等[5]发现,隐私关注和社交媒体自信对社交疲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3)使用因素。已有文献主要从使用特征、关系特征和使用习惯等3 个方面展开对使用因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关系数量的增加和社交关系的疏远,用户的社交响应压力亦会加重,从而造成社交过载、沟通过载、生活侵入等的负面感知[2]。Christian Maier 等[10]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系统研究了个人特征(性别、年龄)、使用特征(使用强度)和关系特征(关系类型、朋友数量)等因素对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同样,用户的使用习惯、抗拒改变等也会调节或导致间歇性中辍[9,19,30]。

表3 间歇性中辍行为的个体因素梳理

3 影响因素的研究展望

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创新是伴随着实证研究的发展、创新而系统展开的。为揭示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实证研究的分析思路、模型构建和研究内容等重要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归纳出社交网络中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研究流程,如图4 所示。从图4 看出,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基础理论的选取。通常经过细致的文献调研,选择合适的分析视角和理论背景,尤其关注已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展开分析;(2)从平台选取、数据搜集、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主要探究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社交网络情境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多元化、研究样本的层次性、研究理论的丰富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影响因素的深度挖掘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4 用户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实证研究流程示意图

将该领域的研究流程以可视化分析的方式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影响因素的未来研究重点集中于四个方面。

(1)基于个体因素的拓展研究。在人口统计学因素方面,增加研究群体的层次性,扩散到更多年龄层次、社会阶层和文化群体。已有研究的样本通常来自某个特定的国家或是人口结构相似的群体,如青年、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社交网络中老年用户占比显著增大。未来的研究可将样本扩大到分层的、有目的的群体中,以覆盖整个社交网络用户的人口统计范围;针对已有研究中尚未涉及或者较少涉及的领域,如从学历细分、社会身份细分、动机细分、用户使用情境细分、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细分等内容,展开更加精准、真实、新颖的研究。除此之外,相较于中国,国外可能会有更强的个人主义和其他差异性关系文化特征,进行跨国、跨文化的的差异对比研究也是未来很好的研究主题。在人格特质方面,尽管大五人格理论已经在已有文献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验证,未来研究可在衡量人格特质的因素中包含更多的变量,如利他主义、隐私关注、风险偏好、网络科技素养等,增强研究结论的解释性。

(2)基于认知、体验、情绪等主观因素的拓展研究。首先,单一的积极和消极的认知只能解释为什么人们持续使用或停止使用一项技术/产品,但在面对间歇性的不连续使用行为时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度。已有文献中仅有少量基于双向视角的间歇性中辍行为探究[14,15,38,44],未来应增加从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双重视角对行为进行解释的研究。其次,由理论创新驱动变量创新。显而易见,传统以服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领域相关理论模型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现代用户社交行为现象。通过对文献样本的系统梳理可知,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理论背景已经初步形成研究视角多元化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局面,Ae RiLee 等[6]基于个体环境压力适配模型和压力应激交互作用理论的研究分析发现,社交网络的信息特征和系统特征会导致信息、沟通和系统功能过载,从而使用户产生社交网络疲劳。未来的研究可将信息科学领域内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理论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内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交叉研究,从多维学科视角给予问题更多的解释。此外,鉴于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复杂性及其成因的多元化,在探究用户内部心理变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基于态度、情绪、心理的不稳定性、矛盾性以及对隐私问题的担忧、消极和复杂情绪(如内疚、痛苦、抑郁)对间歇性中辍形成更全面的看法。比如,引入心理健康指标、网络幸福度等相关量表进行拓展研究,探究间歇性中辍行为与用户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3)基于社会、技术、环境等客观因素的拓展研究。由综合认知、情感、情绪等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技术平台等客观因素共同构建的理论模型才可能合理全面。已有研究往往聚焦于其他用户数量、当前社交媒体系统质量、转换成本等对用户决策的影响,仍较多局限于传统IS/IT 领域的研究模式。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已由服务转移到社交,除了其他社会媒体渠道的竞争、线下渠道对该社交网络平台的弥补效应之外,网络外部性、连接需求强度、关系类型、社交模式等影响间歇性中辍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在技术环境方面,不同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心理有所差异,不同平台的系统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和服务质量也有所不同。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多平台进行对比研究和差异化研究,比较不同平台间用户使用状态差异,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更好地解释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制,为学术研究者和平台运营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参考。Ravindran 等[13]曾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到平台的生命周期会对用户行为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一个特定的社交网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最初的魅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平台竞争的激烈化、大众媒体的宣传以及潮流的演变,人们会寻求能更有效地满足他们需求的媒体。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加入对一个社交网络生命周期的考察,还可对比不同定位的社交网络的倦怠和疲劳起点是否相同。

(4)基于行为主体的拓展研究。由短期的、单一的用户行为向长期的、复杂的用户行为研究过渡。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获得静态的数据。鉴于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动态性、长期性和矛盾性,未来研究趋向观测和收集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长期实际行为数据,如社交媒体使用日志、电子跟踪系统日志,综合多个数据源进行纵向研究,关注用户行为、态度和情绪的时序变化和演化阶段,针对不同行为阶段特别是以往研究中涉及较少的由放弃到再次采纳的行为节点进行探究,探讨用户是在哪一阶段开始产生倦怠和过载感知的,哪些因素会促使经历感知过载和疲劳的用户停用和重用社交网络等等;尝试采纳一些临近学科中新的数据处理软件,如能够同时处理横截面和纵向数据、单层和多层数据的Mplus 和HLM 等软件,来帮助研究者进行更复杂的分析,以更准确地评估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用户态度、情绪随时间的变化。此外,在行为粒度方面,已有研究往往将不同消极程度的间歇性中辍行为笼统地一概而论,忽视了不同类型间歇性中辍行为形成机理和转化机制的微小差异,无法为运营商和服务商在客户关系管理上提供有效和精准的参考。未来研究将对间歇性中辍行为后果进行细分,如将节制中辍进一步划分为潜水、降低使用频率、减少使用时间等,进行具体研究并分析不同行为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转化关系。

4 结语

本文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为检索源,对其中42 篇国内外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的典型文献进行综述,全面梳理该领域影响因素的知识体系。相较于国外,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研究成果较丰富。社交网络情景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涉及由过载性因素、压力性因素和情感体验因素构成的使能因素,由认知性因素和环境性因素构成的抑能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由人口统计学因素、性格因素和使用因素构成的个体因素的调节作用。目前,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在研究样本的层次性、研究情景的差异化、基于认知、体验、情绪等主观因素和基于社会、技术、环境等客观因素方面的挖掘还有较大的深入空间,后续研究将通过创新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对行为主体进行进一步多维度、阶段性的细化,以增强研究结论的针对性。此外,可结合相关学科领域,如创新扩散、心理行为、社会科学等,通过交叉融合来发掘新的研究思路,增强研究结论的解释度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社交因素用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解石三大因素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