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校长的多重角色

2019-06-17陈刚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摘要:好教育需要好学校,好学校需要好校长。好校长是“整个的校长”,要扮演好理念创新者、校本研究者、愿景引领者、文化经营者等多重角色,成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学校领导者。

关键词:校长角色;理念创新者;校本研究者;愿景引领者;文化经营者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B-0024-03

要想办好教育,就必须有好学校;要想建好学校,就必须有好校长。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中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好校长不是单向度的一维角色,而是一个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立体的、丰富的学校领导者,是“整个的校长”。笔者认为,要成为一个好校长,需要扮演好理念创新者、校本研究者、愿景引领者、文化经营者等多重角色。

一、好校长是理念创新者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好校长要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继承优良教育传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科学、先进、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从而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认可。

校长要有理念创新意识。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要有自己关于教育的理解,要发展自己的教育见解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理念创新时,校长要立足校情,充分考虑本校的地理位置、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现实条件和基础,选择适应社会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突破口、切入点,然后培育、发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办学理念。

好校长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形成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加强学习。作为校长,要养成爱学习、勤读书的好习惯,加强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多一些书卷气,少一点功利心。二是躬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思想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教育实践。好校长要潜心耕耘,用心办学,在实践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三是不断反思。反思是校长提炼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思想的重要方式。校长要具备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办学思想是否正确、管理方式是否科学、管理成效是否显著,并在反思中创新自己的理念。

二、好校长是校本研究者

对校长来说,校本研究应当成为一种自觉、化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品质。面对各种教育的“疑难杂症”时,如果我们能自觉地加以研究与思考,那么就少了很多教育的困惑与无奈。然而,现实是我们常常多的是抱怨,少的是研究,于是积弊难除,教育品质每况愈下。作为校长,理应肩负起这样的使命:用高水平的校本研究塑造高品质的教育。校长要有建设一种新教育的理想与激情,坚持用研究的态度去审视每一件事情。

薛法根校长就是一位研究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他将行政办公会议开成了专题研究会议,围绕学校管理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组织研讨,集思广益。譬如:针对学校电子化备课中的抄袭现象,他组织学校20多名管理人员,对三年级每名教师的全套备课笔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教师备课质量与备课时间之间的矛盾,也发现了电子备课的优势与弊端,提出了“主题帖”下跟帖、放相关网络教案资料链接等改进措施,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样的团队集体研究提高了管理者的研究、管理水平,也培养了一个研究型的团队。薛法根还鼓励学科教师建立各种形式的研究团队,如学科备课组、科研课题组、课程研发组、竞赛辅导组等。这一举措既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又提升了团队的研究力。一个个研究型团队的建立和成长,为学校、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校本研究还能提高校长的工作效能。在研究中,没有价值的事情、部门能做的事情、暂时做不成的事情……都一一被“过滤”了,所剩下的便是要着力思考与实践的事情。集中精力,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用于重要的事情,工作效能自然就提高了,校长才能气定神闲,成为教育的大家。

三、好校长是愿景引领者

现在很多强势校长的“领导”能力比较强,校长令行禁止,学校运转有序。但是,这种表面看来秩序井然的学校,常常隐含着危机:学校师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只是被动地执行校长命令。好校长善于打造共同愿景,即引领师生确立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这种共同愿景要能引领教师个人的发展规划,能落实为每个教师个人的工作目标。这样,教师也就不再是为校长而工作,而是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自己的专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就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我校省教研课题“双凤‘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创新实践研究”,就是在打造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学校主导下的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模式。学校只提出课程开发的主导方向——“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进行理念引领,具体开发则完全由教师自主选择。在课程开发中,学校更多进行理念倡导、实践指导与需求服务。“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开发强化了理念引领,弱化了审批管理,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教师在微课程的开发中始终保持激情和活力。学校的“福地主题文化”微课程不断创生:周莹、陈刚、王晓红老师开发的新经典福地童谣课程,曹源琪老师开发的主题诗词课程,王银菊、杜林老师开发的民间故事阅读课程,汤新老师开发的福地文化传说课程,周艳老师开发的福地美食课程,夏俊俊老师开发的民歌课程,兰金兰老师开发的版画课程……教师“有什么”“擅长什么”,本身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这种在共同愿意的引领下基于教师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的微课程开发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成功的。

四、好校长是文化经营者

人们常说:“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好校长一定要有文化经营意识,坚持文化立校的方向,注重学校文化突破、文化提升、文化创新,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推动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结合学校的地域文化,提炼丝绸的文化内涵,建设了“丝绸文化”,并将之积极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提升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和学科教学品质。盛泽实小的丝绸文化浸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协调,丝绸文化和学科文化在功能上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整体。二是文化的创新,将丝绸文化整合到学科文化中去,或者用学科文化去改造丝绸文化,产生新的校本文化。三是模式的建构,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构架新的行为体系,产生新的评价制度,营造新的教学环境,使丝绸文化生活方式與学科教学方式联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丝绸文化的发展要求,教学内容上渗透丝绸文化的核心要素,教学方式上彰显丝绸文化的精神品质,教学反馈上契合丝绸文化的规律要求,教学环境上体现丝绸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丝绸文化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一方面使学科课堂教学彰显出各自的特性,符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科教学都烙上丝绸文化的烙印,突出文化的整体效益。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研究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唤起了我们创新的欲望:如何突破学科的视野,来唤醒人生命的本质;如何突破课堂的时空,去走入思维的自由之境;如何去创新丝绸文化,回归智慧的解放……这都需要我们建立一种蕴含大智慧、整体智慧、动态智慧的智慧教育。

学校文化就像一棵生命树。要使文化的生命之树常青,校长必须汲取文化的营养,在学校文化发展中起到建设者、引领者、推动者的作用。

总之,只有扮演好理念创新者、校本研究者、愿景引领者、文化经营者等多重角色,校长才能成为一个好校长,才能建设一所好学校。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A good education needs a good school and a good school needs a good headmaster. A good headmaster is a “whole master”, who needs to play the multiple roles of idea creator, school-based researcher, vision guide, and culture operator so that a good headmaster can become a three-dimensional and experienced school leader.

Key words: headmasters role; idea creator; school-based researcher; vision guide; culture ope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