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古代文学教学优势,重塑高校学生人文素质

2019-06-14张萍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古代文学审美教育

张萍

摘要:人文素质的缺失是如今高校学生中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失落、民族意识淡化和心理素质低下。因此,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重塑学生的人文素质已迫在眉睫。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高校教学中可发挥其此方面的教育优势,实施方法为:感悟民族伟大精神,激励学生坚定信念;探究古人人格理想,利于学生完善自身人格;欣赏古代文学的和谐美,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人格理想;审美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综合内在品质和学识的掌握应用及个人能力等,主要突出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追求。其中,人文精神是其核心内容。“‘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而永久的话题,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精神,它所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世界,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1]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修养,是高尚人格的具体显现。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以传授知识、环境感化等为方式,从而将优秀文化渗透并转化为人的道德思想及情感态度等,是一个促使人向善的心灵教育过程。因此,人文素质靠后天的努力得以形成。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领悟,逐渐吸收并形成自己的品质;另一方面,主要受后天接受的教育的影响,即要接受教育者在正规教学内有目的、有步骤的人文方面的教育。

然而,人文素质的缺失却是如今高校学生中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为:理想信念失落、民族意识淡化和心理素质低下等。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好高骛远,受社会中金钱至上观念和享乐风气的侵蚀,他们对所学文化知识不屑一顾,在物质和生活享受方面相互攀比,衣着服饰追求时尚,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一部分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崇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他们往往会热衷于一些外国的节日而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风俗却近乎冷漠;还有一部分学生思想狭隘、看重自我,对别人冷漠,缺少应有的理解和体恤,不能很好地和同学及周围人融洽相处,他们心理脆弱,遇到挫折怨天尤人,缺乏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和顽强意志。

由此可见,对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文学教材具有显著的优势。它的许多作品体现了历代文人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生活的思考,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拥有影响深远的人格魅力,是非常优秀的教育资源。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做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具体方法如下:

一、感悟民族伟大精神,激励学生坚定信念

古代文学作品是流传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粹,体现了历代文人的生命感悟和理想情操。《离骚》中屈原通过对历史兴盛亡败的回顾,表现了其圣君贤相的政治期望,表露自己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修身洁行的政治美德,表明了对通过“美政”振兴楚国这一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九死未悔”的执著信念;孟子在“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中告诫人们,要承担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先磨炼自己的意志,坚韧性情,历练心境;又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66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的豪迈和自信;也有杜甫在国难当头、颠沛流离之际,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更有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24的远大抱负和文天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豪情气魄。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的强大震撼力,并拥有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励他们坚定理想和信念。

二、探究古人人格理想,利于学生完善自身人格

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教育者最大的心愿。古代文学史中,那些在乱世中刚直不阿、为国分忧、处逆境中却坚强达观的人,很值得今天的大学生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学时,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作家生平时,特别关注他的人格特征和思想情操,并引导学生怎样用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去看待这些品格特点。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身处黑暗的官场而能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了争取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宁愿辞官归乡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讲到此处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古代文人所保持的独立人格和节操有怎样的意义?在仕途和归隐中该怎样选择?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在身受极刑的情况下,仍然凭着坚强的毅力完成《史记》的创作。苏轼因乌台诗案而一生政治上屡受打击,但这坎坷的际遇反而锻炼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困境,泰然处之,他的作品《定风波》和《赤壁赋》里,这种宠辱皆忘、积极进取、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这些古人诗意的人生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无数的青年学生,有助于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进一步完善自身人格。

三、欣赏古代文学的和谐美,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鲁迅曾评价汉语文字具有三美:(1)意美以感心,意境之美可以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悟审美愉悦;(2)音美以感耳,汉语本身具有的乐音、节奏之美形成诵读效果;(3)形美以感目,汉字为方块字,具有对称和谐美、肢体语言美和绘画语言美。[5]中国古代文学借助于这样的文字,展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博大精深、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诗经、楚辞到诸子百家,又有汉赋到唐诗宋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这些优秀的经典作品时,从揣摩文字、品味意境,到感悟情感,每一个环节都会感受到和谐之美和精神的愉悦。我们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时,在被他雄浑神奇的浪漫风格所折服时,也能从心底唤起一种共鸣,原因在于庄子为我们展示了他所追求的无所依赖并且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尽管它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能带给人心灵的休憩和精神的放松,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和享受是人人都期盼的。柳永在《雨霖铃》里,描绘了一对有情人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但词中对于凄恻缠绵的离情别绪作者没有太多的直接描写,而是把浓浓的离愁融入写景之中,通过开头一些清秋的典型意象点染当时哀怨凄冷的环境。下片想象分手后的生活,作者仍然用的是情景交融的写法,更妙的是将一些极易引发别愁的景物汇在一起,使读者如置身于其中,留在心底的是无尽的审美享受。

总之,高校古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学科有关的知识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给以拓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前提之一,就是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时,要与古代文人的伟大心灵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高闰春.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10-28(11).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G].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九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1-162.

[3]季恒铨.初中生必背古诗词[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4]李白.将进酒[G].方智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47.

[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古代文学审美教育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