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中国文化特质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

2019-06-14徐若菲马金易王美晴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徐若菲 马金易 王美晴

摘要:中国文化特质,表现为“正德利用厚生”的文化活力,表现为一种独特的价值文化视角。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使其能更好地在当今社会中发挥并实现其价值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个人层面,有助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人格的培育与养成;在社会层面,有助于提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国家层面,有助于全民族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唤醒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记忆里的文化基因,为实现“中国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特质;文化自信

一、校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地得到廣泛开展。然而,传统文化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不能解决。因其意义重大,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也势必会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存在着问题。当前传统文化教材在选编时存在忽略文本功能变化、有些内容严重脱离现代社会生活和价值理念、视野过于狭窄、忽视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等问题。教师水平不足、师资力量不够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许多学校没有专设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岗位,而是由语文老师来承担这一职责,但他们往往无暇顾及。抽样调查表明,63%的教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具体名称,74%的教师没有完整读过《论语》,传统文化教师依然素质缺失。(1)

最核心的问题,表现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式上。一些学者认为,当下西方化的教学方式与中国文化根源性的特质存在冲突。“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材大多因循选文、文选、释义集注的传统,采用讲解、阅读、记诵,缺乏应有的讨论、质疑、批判,这种过分强调知识性教学、忽视实践的做法必须改变。”(2)传统文化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肢解,教师教学流于表面而忽视其精神内涵传承,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教化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种刻板僵化、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古文古诗的机械背诵,其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了传统文化知识,但是缺乏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深入理解。”(3)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性,传统文化教育被染上了功利色彩,过于重视其知识性,而忽略了其文化性、实践性、体验性。教师照本宣科并透析考试规律是迫于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及绩效考核,关于创新教学实践和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方面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大打折扣,也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知识。而在知识为主导的现行小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单一地用学生背诵古诗古文的数量来衡量传统文化教学质量的现象,其结果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导致传统文化教学要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要么只是口号式的教育,造成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乱。(4)

现阶段,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矛盾:其一是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中西方化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文化根源性特质的矛盾冲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内容解读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和美学教育功能,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流于表面,这就可能会导致中国文化特质一部分的丧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其二是教学内容知识性和文化性的冲突,随着高考制度改革,学校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在应试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文化教育不再单纯是中国文化特质的传播载体,而更多的转变成一种知识性的搬运工作,这就导致不论是老师授课还是学生理解方面都更加偏向功利性的知识运用,对传统文化不求甚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特质得不到彰显。现阶段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中国文化特质的缺失,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大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王定华提出了注重伦理、道德至上、与时俱进、应物变化等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在体验传统文化过程中,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避免把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书本上的抽象教条。(5)张广斌主张要在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避免“水过地皮湿”的形式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知行合一作为基本原则。”(6)彭慧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指出,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应该“超越知识掌握、技能习练,落脚于素养发展、价值涵养与人格提升,展现‘以文化人的特质。”(7)

二、中国文化特质

从根本上来看,找出中国文化特质,并使其在当今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才是解决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化解现阶段教育方式中存在的矛盾的必经之路。

牟宗三先生曾经肯定过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8)找出中国文化的特质。就需要进行中西文化特质的对比。由于人的感性限制、外部环境的制约、历史的必然等原因,世界上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对比及中国文化特质的阐发,应以牟宗三先生为代表。他认为,中西文化在起源时,已经开始体现出差异。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文化的领导观念是“生命”。或如章林所说,中国文化具有“生生”的内涵,关怀个体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的价值实现,重视道德价值。西方文化的重点在于“自然”。(9)人们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看作外在于人的存在,主要通过理性的运用来获得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性认识,重视科学真理。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人们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受严格的因果关系支配的,而人只要认识了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科学)就可以控制自然界(技术)”。(10)与此相反,中国文化重视主观态度,重视仁、义等需要通过生命来表现的真理。同时,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观察视角也是不同的。中国人采用宏观、综合的视角来审视世界,这使得中国人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价值世界。西方文化增加偏重于分析的思维方式,在《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中,牟宗三先生认为西方人重视“原子性原则”,他们认为“对象可以被分析或分解成若干部分,换句话讲,部分可独立地、单独地被了解。如果每一部分都要通过而且必须通过全体来了解,否则就不可理解,那么部分就不能独立地被了解,这样就无科学的真理。”(11)牟宗三称这种思维方式为“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主要内涵有运用抽象定义、使用“概念”、遵守逻辑和数学等,这样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文化。而中国文化对道德、价值的追求,来源于一种更为宏观、全面的思维方式。

通过跨文化研究的方式,对中、西两个文化系统进行对比,我们能够看到,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中国文化中与西方截然不同、又具有独特价值的部分,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化的特质。

三、中国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

因此中国文化的特质,归根结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最根本、最本质的提炼。它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和命脉所系,是中国文化能根本区别于其他文化之关键所在,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由。概括来讲,中国文化的特质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中国文化的特质表现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化生命活力,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停向前推进的过程,在个人的道德提升和自我價值实现的相互作用中得以体现。它首先体现在对于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关怀上,由此中国文化首要重视的就是道德。因为如果一个人做违反道德的事情,首先自身就会抱有一种强烈的负罪感,这是最为直接的、一种人类所固有的、也是人们最原初的一种情感反应。因此人要“正德”。但是“正德”并不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通过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使得他人的生活能得到滋养,这一充满活力的相互作用和不断推动的过程才是中国文化特质之所在。“正德利用厚生”,这是中国文化里最根源的一个观念形态,它强调对己要“正德”,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而提升道德修养的目的是“利用厚生”,即让人们的生命得到滋养,使人们的生活富足起来,实际上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修己以安百姓”。无论是“正德”还是“修己”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厚生”或“安百姓”,在这样一种过程中,自我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而这种价值实现会进一步内化为人们不断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如此便形成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源源不断的良性文化推动力,正是这种动力使得中国文化永葆活力和生机,表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在于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中国人常常用一种关怀的视域去看待世界,因此人们眼中的世界就具有了道德性;而这种从高度宏观的生命视角去认识世界的方式,实则是一种对价值世界的把握,追求对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正是因为独特的关怀生命的文化视角,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将其不自觉的赋予了价值的含义,由此价值观念构成的世界,自然就是价值世界;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研究它的自然属性,更多的我们会去侧重对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深层次挖掘,寻找方法去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但是西方文化中则是用观察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并试图用概念和分析的方式去剖析事物、解释世界,是一种对实然世界的把握,追求对知识真理性的逐层探索。从中国文化基因视角考察,使得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从根本上有所区别;极大的肯定和凸显了价值世界观,从而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不断探索,以及不懈追求其在社会发展中独特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政治体系是广大的,但它必然有一个中心要领,即孟子所讲的仁义之心性。由此向下挖掘,便可得出中国文化的另一突出特质,即其独特的文化视角,牟宗三先生详细解释了“综和的尽理之精神”的定义。他认为心、性、伦、制都是来源于理性生命、道德生命,因此都可被称为“理”,将尽心、性、伦、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精神,即为“综和之尽理”。这个“理”具有一些特征:“其所尽之理是道德政治的,不是自然外物的;是实践的,不是认识的或‘观解的。”(12)因此,在这种视角下对世界进行的把握,实则是对中国人所构建的价值世界的把握。

四、中国文化特质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教育特有的独特教化、育人功能由中国文化的特质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座谈中以“德”字点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即德既是个人的大德也是国家的德。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国民素质,因此,道德的重要因素包含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国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促进下形成。目前,国家将加强道德问题治理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课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衡量尺度是道德状况。也就是说,将道德建设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理论逻辑作为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并协同推进整合道德资源和道德建设这两大路径。(13)文化特质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并发挥基础作用,能够快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在全民族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主动提升中中国文化特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文化自信”“中国梦”等重要观点提出并逐步实践,可见整个全民族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质越来越被人们所发现,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主要助力着“中国梦”实现,其许多优秀价值值得我们重视、传承和学习发展。云杉将文化自觉定义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14)邹慧将文化自信定义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以及社会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我确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5)不少学者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潘新喆、刘爱娣在研究中发现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成植入古今文化脉理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理念、民本思想、大同思想、天人合一、以德治国等伦理道德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在于文化自信。(16)树立文化自信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使两者密切相关。郭凤志、冯诗琪指出“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存在于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中,并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中华文化的“文化自我”的确立使得国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成为当代更大的挑战。而追溯文化传统必须先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中华文化的基因蕴含着确立中华文化的目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17)同样习近平总书记也认同此观点,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民心,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被潜移默化影响着。脱离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甚至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以至于认识中国更困难。彰显中国文化的特质要求中国人民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把握中国文化特质的价值使之适应新时代、新背景、新潮流,最终的意义实现个人完善人格的形成,全体国民素质的提升;从而加强德育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远流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使文化自觉和自信扎根民心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献言献策。总之,中国文化特质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事物所取代不了的。

五、总结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中国梦”一直被反复提及;习总书记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梦”,为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全社会把握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化基因。习近平在一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挖掘和阐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调现代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使之适应当代文化,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能够跨越时空国界需要中华民族弘扬。党中央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需要全社会的文化认同,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确保文化自信的树立;树立文化自觉及自信能清晰界定中国文化的特质进而带动重要价值实现,使得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得以提升,从而使得国家整体的文化软实力得以提升,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有所大作为,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尽在眼前。对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勇立潮头,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党中央始终恪守并宣扬,使之与时代相契合作为自己的时代责任之一,在实践中把“中国梦”蕴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发扬到新的时代高度上来。

注释:

顾青,吴魏.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5(02):4-5.

胡虹丽.中小学国学教材的现状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72-78.

李录琴,常宝宁.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8(01):54-57.

李录琴,常宝宁.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8(01):54-57.

王定华.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5(09):59-61.

张广斌.对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J].人民教育,2017(Z2):34-38.

张广斌.对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J].人民教育,2017(Z2):34-38.

牟宗三.历史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8.

章林.儒家“生生”哲学的特质及其演进脉络[J].学习与实践,2016(03):111-119.

章林.儒家“生生”哲学的特质及其演进脉络[J].学习与实践,2016(03):111-119.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张永奇.道德建设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6,39(01):145-149.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4-8.

邹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习近平文化思维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3):148-151.

潘新喆,刘爱娣.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64-73+160.

郭鳳志,冯诗琪.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蕴涵和实践要求[J].红旗文稿,2017(09):12-14.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