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2019-06-14冯燕华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结局文化内涵人物形象

冯燕华

摘要:中西方文学中悲剧作品的差异一直以来都引人注目,这种差异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心理、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则从中西方悲剧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不同文化内涵下的不同结局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差异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结局

悲剧自古以来就是崇高的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可以唤起以恐惧、怜悯为基础的审美情感并使得审美主体得到净化与升华。同时,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悲剧也是社会生活中悲剧现象的艺术反映。纵观中西方有关悲剧的文学作品,虽然它们有着同样的主题,但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一现象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

一、“强者”与“弱者”的不同形象

西方的悲剧基本可分为命运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其典型的代表如: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等,这些人物形象多是宇宙天神或者是王公贵族,大都是高贵的正面典型或英雄人物。这些悲剧主角为了崇高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坚强不屈的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即使遭受苦难仍斗志弥坚,纵然牺牲生命仍英勇不屈,这样的角色具有强大的悲剧力量。就如埃斯库罗斯在三部曲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成功的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个庄严高尚的悲剧英雄的典型形象。这位希腊神话中的神,为了崇高的正义事业具有顽强的反抗精神,因而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他热爱人类,反对众神之王宙斯要将人类完全毁灭的暴力,就偷了天上火种传给人类,因此遭受宙斯的残酷惩罚。他被宙斯钉在高加索山上,上接苍穹,下临深谷,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动弹不得。面对宙斯所施加在他身上的深重苦难,这位悲剧主人公以强者的形象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宁愿忍受苦难一万年,也决不屈服分毫。他预知宙斯将来要和一个女神结婚,并且他们的儿子将会打倒宙斯,因此宙斯威胁利诱要他讲出这个秘密,他断然拒绝。最后,这位伟大的神不管宙斯怎样折磨和摧残他,始终刚毅乐观,坚信正义终能战胜邪恶。在他看到人类因得到火种而过上文明、幸福的生活时,他倍感欣慰,并因此更加相信自己不会毁灭。直到最后被激怒的宙斯将雷电风暴劈向他,那一刻大地摇动,海天长啸,这位伟大的神永远埋葬在无底深谷中。

相比于西方文学作品中这些强势的英雄的悲剧人物形象,中国古典悲剧的人物形象多是以善良、弱小的形象为主,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窦娥、杜十娘、霍小玉等,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形象。就如《窦娥冤》中的悲剧人物窦娥,她是个受尽屈辱备尝艰辛的青年寡妇,既温柔敦厚又坚毅刚强。她被恶棍张驴儿诬告,贪官山阳知县逼供,要她承认毒死公公。面对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她坚决抵抗,任凭县官施用酷刑使她“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她毫不屈服,反而痛骂暗无天日的封建专制统治,可是当官府见她不肯招认而要打她的婆婆时,窦娥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连忙说道:“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招了吧。是我药死我公公来。”她满腔怨愤,走向刑场。窦娥最终含冤死去,六月飞雪,三年大旱,仿佛天地亦在昭示她的冤屈。还有杜十娘和霍小玉这两个悲剧人物形象,她们都因家世所迫沦落风尘,在人心险恶的环境中她们千方百计保全自己的清白,并且竭力积攒金银为自己赎身,当她们都以为自己遇到可以托付终身的良人时,可结果都是所托非人,李甲牵着杜十娘的手却要将她卖于他人,李益在得到霍小玉后却又弃如敝履,可怜她们二人真心错付,金银散尽,还赔上自己的性命,可怜可叹。这两个悲剧人物形象代表着封建礼教下诸多女子的悲惨命运,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中常见的处于弱势的女性形象。

二、不同悲剧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希腊的悲剧,常常表现的主题是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在古希腊人的观念里,命运往往是不可知的,同时又具有不可逆性,是冥冥之中不可抗拒的一股巨大的力量。但是人的行为意志却常常与命运发生激烈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就像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以及神或英雄,他们往往与不可改变的命运进行积极的抗争,但是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往往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其中的典型如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俄狄浦斯王出生伊始就背负了弑父娶母的命运,他为了躲避从太阳神庙得到的神谕离开科林斯,岂料即使是他的躲避也是一步一步走向命运之神的安排。在一次冲突中他无意中杀死忒拜国王,就是他的亲生父亲,但他并不知情,随后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因此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也其实就是他的母亲。在位期间他不惜一切代价从灾难中解救国家,却引发了一场对先王死因的追查,当追查的结果最终水落石出之时,却也是俄狄浦斯王自己悲剧的显现之时。追查的结果表明他尽管因躲避弑父娶母的命运而出走,但神秘又不可抗拒的命运却让他分毫不差的印证了自己命运,将他投入痛苦的深渊,最终他戳瞎双眼,自行放逐,用这种被悲怆却又壮烈的斗争行为表达自己的反抗。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形象,表现的就是个人的坚强意志与命运的不屈抗争精神,尽管其斗争的力量悬殊,斗争的结果也具有不可抗性,但他仍尽自己的所能义无反顾的争取,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进取意识,这正是对个人自主的进取精神的肯定,也是对人本身的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同样,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这一悲剧主人公,因坚持保守宇宙之神宙斯的地位会被推翻的命运这个秘密,面对宙斯的逼问和压迫仍然坚持与之进行不屈的斗争。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众神之神的宙斯仍然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依然体现的是个人与命运的抗争意识,而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之间的斗争,同样体现出强烈的个人进取精神和不屈的斗争意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相比之下,我国的古典悲剧则多表现为社会悲剧,体现的多是封建社会背景下处于底层小人物的悲苦生活,通常是处于弱势的女性形象,其表达的是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不满,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具有社会性。如在关汉卿的悲剧作品《窦娥冤》中,窦娥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窦娥是一个年轻的寡妇,又与寡居的婆婆相依为命,婆媳二人的生活全靠一点微薄的利钱支撑。这显然是弱者的形象,这种情况下一旦遇上类似张驴儿父子这样的流氓恶棍,对于她们的生活而言就如同晴天霹雳,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像她们这种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悲剧作品中,是通过她们本身又苦又弱的特点来获得读者对她们的悲悯,又因窦娥善良坚强的性格,舍己为人的品德,引起我们深厚的同情,从而痛恨残酷的黑暗统治,是通过“苦情戏”来表现悲剧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多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再加之封建社會纲常伦理的束缚,像杜十娘、霍小玉这样沦落风尘的女子,纵使一心从良,却仍为封建大家庭所歧视,她们面对的结果都是被抛弃,然后愤而赴死或者郁郁而终;诸如此类的悲剧人物形象不胜枚举,她们皆因自己本身的弱小和来自外界的迫害而毁灭,这不仅是她们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三、不同文化内涵下的不同结局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是以彻底的毁灭为结局。在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是英雄式的悲剧人物形象,他思考的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重大问题,在复仇的道路上他也曾犹豫过,直到由迷茫到再次坚定,变得坚决果断。在面对冲突时,敢于用生命来进行斗争,虽然他最终为父亲报了仇,但也为正义而付出生命。尽管结局是毁灭,但这一悲剧主角所进行的斗争却并没有停止,这样的悲剧人物更富于崇高严肃的悲剧精神。就像在悲剧《奥赛罗》中,由于奥赛罗的轻信和嫉妒的性格缺陷,使得他听从旗官伊阿古的谗言杀死爱妻苔丝狄蒙娜,而在发现误中奸计后又因悔恨而自尽。这一场彻底毁灭的悲剧,终在遗憾和悔恨中落幕了。还有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坚持安葬自己的哥哥,最终被国王处死。随着她的死去,一意孤行的国王最终相继失去儿子和妻子,造成更大的悲剧。安提戈涅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可看作是不向世俗权力屈服的伟大英雄形象,尽管她最终毁灭了,但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这样彻底地悲剧给人以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是更有价值的。

但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彻底的悲剧结局,多是结局圆满的悲剧。这既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又和我国的悲剧传统相联系,同时也符合我国自古以来延续的“中和之美”的审美文化心态。如关汉卿在《窦娥冤》最后一折中描写廉吏窦天章依靠女儿窦娥的鬼魂托梦、哭诉和作证,才能惩恶申冤,最终为其女窦娥沉冤昭雪。还有纪君祥在《赵氏孤儿》中写程婴借画在手卷上的悲剧故事启发赵氏孤儿之后,孤儿最终大仇得报,杀死奸贼屠岸贾。更有像洪昇的悲剧《长生殿》最后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在月宫相会,并奉天帝法旨到天宫永远结为夫妇;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虽然二人为爱赴死,但最终合墓而葬并双双化蝶而去,以圆满的意象结局;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殉情之后两家人终于和解并把他们葬在一起,后二人也双双化鸟而去,给人留下较为圆满的意象。总之,我国古典悲剧的这种大团圆结局,常伴有封建迷信和虚幻因素,大都缺乏现实主义基础,但却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心态。

总之,中西方文学中的悲剧作品,尽管它们都是围绕“悲”展开,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西方的悲剧作品注重个人与命运的冲突,也重视对个人自身性格缺陷的探讨,他们更多侧重的是关于人本身的价值问题。他们悲剧的主题是对“生和死”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探究,所以他们的悲剧是彻底地悲剧,他们悲剧的结局通常是彻底的毁灭,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而我们中国的悲剧受我们国家传统的“中和”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情感的和谐与平和,要求个人顺应协调有序的伦理规范,注重整体的效果,偏向于消泯个人的个性和情感的多样化表达。这一观念对我国的悲剧形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所以我国的悲剧侧重的是社会的悲剧,它反映的是底层小人物的群体性悲剧。

参考文献:

[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3]马竹清.浅谈中西方悲剧中的不同[J].戏剧之家,2014(13).

猜你喜欢

结局文化内涵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论《水浒传》中时迁的人物形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第二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