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从有效提问开始

2019-06-12李友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道德与法治初中

李友宽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道德与法治》,这直接关乎着学生法治观念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如何有效的开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成为了教师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基于有效提问的有效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有效提问

引言

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为学生建立思考的环境,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两点:首先,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再者,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来到学校中上课,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那些固有不变的知识和常识,更应该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眼界的开阔,而想要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对知识的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思考过程,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设置足够的、有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就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群体而言,正处在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思想活跃度高,但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尚不成熟,通常难以正确的分辨是非,尤其在现如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显得模糊不清,对初中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妥善的引导,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而各种校园霸凌事件正是由此而产生的,比如:在2015年5月份的山东省一所中学中曾发生一件恶劣的校园霸凌事件,一名中学生在厕所中被其他学生殴打,而整个过程都被拍摄下来并上传到了网络中,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再有,现在的初中生中存在的吸烟现象,这虽然与法治无关,但却是初中生在行为上存在的陋习,并且这种陋习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潮流,近些年许多数据也显示初中生吸烟的人数相比于往年有所增加。这些事件的出现都充分的反应出了我国中学生在法制观念以及道德观念上的缺失,也显现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不足。[2]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的过程中,在一次座谈会中也明确的指出了,青年人最重要的道德修养的塑造,更提出了“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这一观点。九年义务教育的稳步实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工作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只有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集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道德观念,懂得感恩、谦让、互助、勤俭,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3]

二、课堂提问从适当角度进入

1.问在学生“愤”“悱”之处

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应及时进行补充,结合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材料或者课外的其他形式进行深入的解说和补充,辅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提升,讓学生深入到教材内容中,体会其中的内涵以实现深入的理解,进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当学生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在提出有效的提问,往往能够直接的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主动性,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实现学生与教材学习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

2.问在学生“好知”“乐知”之时

孔子的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学习需要的是热情,事实上当人对学习报以热情时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同的学习环境下,人的学习效果也会显现出差异,虽然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学生对学习所抱有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不无道理,当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好知、乐知相符合时,学生也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思考和讨论活动中。

3.问在重点难点之中

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重点和难点。而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内否对重点的知识予以掌握并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在重点知识上提出问题,往往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也可以在难点知识上适当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的矛盾,从而引发学生进行辩论,并逐步的推翻自身的错误理解,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进行疑难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三、课堂提问得法

1.课堂提问要有序

课堂问题的提出也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在问题难度的设置上,不能一开始就是设置的过高,应该按照一定的坡度逐渐的增加问题的难度,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可以通过逐步的思考可以理解问题的重点,保持学生的积极性。[4]

2.课堂提问要有趣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课堂上问题问得有趣,才会最大限度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让问题平淡而新奇,才会深入学生的内心,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才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课堂提问不能停滞在“对不对”、“是不是”的浅层,不能满足于一哄而起的热闹表象,而应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3.课堂提问要巧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因人制宜,问题设置得有层次,回答的学生也要有层次。简单一点的问题,让学习和理解能力稍差一点的同学来回答,鼓励他们在回答中建立自信心,而稍难一点的问题留给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回答,这样能激发他们的信心,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赏识的空间。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使每个人都跳一跳摘到果子。

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设置有效的提问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一个巧妙的问题往往会营造一个热烈的课堂氛围,虽然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庄严的课题,但学习仍然需要兴趣作为支撑,教学也不应该仅仅像学生展现道德和法律带来的约束,更应该带给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张海峡.浅谈激活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方法与途径[J].学周刊.2017(34).

[2]廖志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018,(4).

[3]虞晓波.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135-135.

[4]邓晓航.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12):168.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