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与上海深度融合的思考

2019-06-11徐根兴

党政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丰盐城长三角

徐根兴

当前盐城与上海两市经济合作的背景与基本情况

习近平2018年11月5日在进博会主旨演讲中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①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② 2018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审议并原则同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和《长三角地区合作近期工作要点》。会议强调,三省一市要统筹谋划新时代长三角发展蓝图,构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新优势。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氛围中江苏盐城市开始了“接轨上海”的行动③。

盐城与上海有着特殊的缘分,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新四军获得了上海方面很多人财物的支持,计划经济时代八万多上海知青到盐城大丰开发滩涂建农场,陈毅元帅是新四军军长,也是上海市的老市长。希望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让上海盐城两市人缘情缘地缘“三缘”不断保鲜。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盐城是长三角节点城市之一。2018年中共盐城市委七屆六次全会作出“接轨上海”的决定,盐城市各部门和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并对“接轨上海”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最近,我们应邀去盐城市调研,与盐城有关部门的同志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了盐城的有关产业园区、企业和旅游项目,虽然以前曾多次到过盐城进行学习交流,但这次调研深化了我们对盐城的认识。盐城与上海在发展阶段上的不同,正是两市经济社会发展连接的很好结合点。

根据盐城各部门、各县区提供的相关资料,盐城与上海有共建园区12家,占上海对外合作园区的1/3,先后有9个园区被认定为长三角品牌试点示范园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由江苏省和上海市共建的首个省级层面合作园区,是上海唯一以市级层面与外省合作的产业开发区。盐城全市盐沪共建园区入园项目396个,总投资达840亿元,上海在盐城落户企业450家,投资额达1700亿元,上海电气、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绿地集团、光明集团等一批上海知名企业进驻。上海大丰农场(属于上海市管辖,所以也被称为“飞地”)已经拥有20座现代化猪场、2个万头奶牛场、10万亩肥沃耕地、8万亩标准化鱼塘、饲养蛋鸡50万羽,生产和供应上海市12%优质大米、8%的瘦肉型生猪、3%的淡水产品④。以上情况说明,上海与盐城在长三角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盐城与上海两市进一步深度融合的有关思考

1.应认真设计、勾画两地融合的工作路线图

要了解两地彼此的战略、规划、政策,也要重视学习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方法、策略、条件、环境、细节、诀窍,只有明晰这些文件中、规划里、会议上、介绍时没有的东西,才能真正地相互对接和融通。融合工作必须以实施各自发展战略为坐标,以构建各自竞争优势为出发点,脱离上述目标就是偏离方向。应研究盐城想要什么,上海想要什么,还要有如何构建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相互对接的合作性思考。

真正的接轨,不是谁求谁,而是相互需要,只有这样的接轨,才会顺利、才会长久和双赢。要把双方合作中的难点、难处、难题充分地描述出来和表达出来,然后各方共同思考突破的方法与办法。比如,盐城是长三角节点城市,也是新四军的根据地,在新时代,能否成为上海产业发展、长三角融合的“根据地”? 盐城方面希望上海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度,以及盐沪园区结对共建的基础上,能否将12个盐沪结对共建园区作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的配套区,把上海的部分产业放在盐城对应的共建园区中,共建园区可以由上海主导来规划建设,创新和改革园区的组织领导体系。上海目前正在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但据了解其科技成果在上海本地的转化率还不到8%,绝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在上海孵化,在外地生根。是否可以将沪苏大丰联动集聚区规划为上海科技成果主要的转化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重要的承载基地?⑤如此等等,这些都可以讨论、交流,探讨是否有突破难题的办法。

盐沪两地在相互对接时,也许还需要认真研究全国各地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剖析诸如重庆产业发展案例、贵州大数据产业培育案例、合肥培育新产业案例、深圳与东莞“服务+制造”产业合作案例,研究苏南与浙北地区在接轨上海中的举措,等等,从中寻找、提炼盐城接轨上海的策略与方法。比如,当年成都选择生物制药产业,是因为很好地梳理了成都的优势:有国内著名的高水平医院、有大量的病例资源;因为“什么

都见过”,所以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病例倒逼科研,医院还有自己的试验用猴子培育基地;医院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并且已经搭建平台,与社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四川生物种类丰富,是一个范围广阔、品种齐全的原材料产地⑥。只有像这样清晰地、逻辑地认识各自的优势,才能在地区合作和对外合作中真正有自信、有对策。

2.盐城接轨上海中应项目与产业并举,以项目带动产业

强调充分利用两地资源、扬长避短,这是对的,但这是一种静态战略思维。而环境是在变化的,如果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成熟的产业、现成的技术上,就很难抢到战略制高点。当年,深圳领导说,深圳没有重点大学,但重点大学在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说,他们是“四不像”机构,即:既是大学又不像大学,是研究机构又不像研究机构,是事业单位又不像事业单位,是企业又不像企业⑦。盐沪应开拓思路,共同打造这样的“四不像”机构,让上海的科研人员到盐城来,把论文写在项目上、研究做在企业里、成果转化在盐城。这既符合国家政策和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改革方向,又使盐城获得了雄厚的科技产业支撑,建设“独角兽”的产房、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土壤、打造新兴产业成长的根据地,实现老的产业“新”、新的产业“壮”。盐城在接轨上海行动中,需要扎实做好产业升级、产业链对接的方案与策略,探索产品换代、机器换人、制造换法、商务换型、管理换脑的实施路径。

猜你喜欢

大丰盐城长三角
重回大丰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透鲜的盐城话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见证,抑或赞美:在盐城思想的盐分间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盐城市大丰区迈向全域旅游新时代
大丰港拟购大丰海港港口物流100%股权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