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生所“需”:道德与法治课“真”学习达成的基点

2019-06-11何锋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学习道德与法治

何锋

摘 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学习过程,而满足学生需求就是其达成的基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应设计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以唤醒“我”灵动的“真”参与,创设满足学生体验需求的教学情境以激发“我”灵慧的“真”觉知,架构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教学板块以促成“我”灵性的“真”共情,由此推动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的“真”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真”学习;心理需求;体验需求;情感需求

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长,需要有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学习过程。那么如何促成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源于需求”,因而,启动学生“真”学习的引擎就是在课堂中实现“应生所‘需”,也就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唤醒“我”灵动的参与;通过创设满足学生体验需求的教学情境,激发“我”灵慧的觉知;通过架构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教学板块,促成“我”灵性的共情,由此经历一段“我”获知识、长智慧、润情感、立价值的 “真”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无痕落地。下面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为例,谈谈对此的实践与思考。

一、一石激水唤灵动:满足心理需求,“真”参与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人自低级向高级依次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需求满足的层次越高,“我”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就越强。因而,教学伊始要激发学生课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成全心投入的“真”参与理想境界,设计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基础。

【重返课堂】

课的开始,学生常伴有焦躁情绪,思维也比较混乱,这些不良因素宛如在课堂内形成了一道壁垒,阻滞了学生“真”学习的发生。此时,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学生心理需求的因子,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来关切并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将有效唤醒“我”的回归,在“我”“真”参与中打开“真”学习的通道。

课例中,上课伊始,教师用亲和的语言营造温馨的氛围,有意调适学生的焦躁与氛围的杂乱;同龄人的游记激发兴趣,转移注意;开放式设问“肢体语言表示想法”激发新奇和挑战,满足安全的心理需求。接着,围绕问题同桌间的短时交流,满足了同伴间基于任务的社交心理需求。面对课堂中表现各异、稍显杂乱的肢体语言,教师没有强制干预而是微笑接纳,满足了尊重的心理需求。最后,经启发学生自觉达成共识,用独特而一致的表达方式顺利完成判断评价的学习任务,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就这样,在层层上升的心理需求的关切与满足中,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了原本抵触的“规则”与“法律”,成为了课堂中全心投入的灵动的“真”参与主体,呈现了被放松、被吸引、被鼓动的愿学、乐学的良好状态。

因此,要打开“真”学习的通道,教师就要做到课中有“人”,要关切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能满足心理需求的教学活动,在层层上升的心理需求满足中持续激发其学习动机,这是遵循科学的过程,实现的是唤醒灵动、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一波三折激灵慧:满足体验需求,“真”觉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1]339体验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真实而深刻的内心感受,情绪是其外显的反映,揭示了“我”对自我和他人行为的道德评价。课堂中,体验达成和情绪波动是实现“我”道德认知建构、道德行为塑造的重要表征,是学生的灵慧所在。因而,教学过程要实现学生的深切体验和情绪波澜,促成全身投入的“真”觉知理性境界,创设满足学生波浪式体验需求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关键。

【重返课堂】

课例通过“游客之‘行” ——西湖边游客的照片,自然激发学生在熟悉生活情境下的真切体验,伴随着内心的道德评判生发了或愉快或厌恶的情绪,感悟了规则必要的同时也触动了“道德自我”的感知。

借助“公交之‘景” ——引领学生透过小小的公交车,感受乘客文明、公交车驾驶员守法、交通有序的城市之美,激发学生对熟悉场景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在开心愉悦的情绪体验下潜移默化地将道德的“理想自我”放入其中。

依托“黑导之‘事”——感受同龄人遭遇的黑导游诈骗事件,激发学生紧张、气愤与担忧的情绪反应,触发了该年龄段所具有的“我助他人”的善良和问题解决无措的矛盾,由此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审视问题,展开对法律作用、依法维权的深度学习。最后,在求助他人、问题解决的豁然中,增强了“法律保障生活”的感性认识和“法律作用”的理性認知,并积淀了健康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在波浪式体验中,教材的核心知识,以及“理想自我”的道德觉知、健康生活的智慧、法律意识、价值认同、责任担当等素养等都在水到渠成中生长,从而为“我”适应社会、终身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

就这样,在步步深入的体验需求的关切与满足中,学生伴着问题解决的渴望深入地走近了原本抽象模糊的“法律”,成为了课堂中全身投入的灵慧的“真”觉知主体,呈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能学、会学的良好状态。

因此,要促成“真”学习的课堂,教师就要做到课中有“境”,要关切学生的体验需求,用心创设能满足体验需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跌宕起伏的体验中入境生情、以情启智,这是转识为智的过程,实现的是激扬灵慧、充满张力的课堂。

三、一案到底促灵性:满足情感需求,“真”共情

没有一条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情智的发展。[1]68情感是人本真的需求,也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个体智力活动的引擎,而细腻的情感和成熟的思考恰恰就是人的灵性所在。课堂中,个体道德情感直接影响着道德判断与道德审美,可以说“我”道德情感的共情度关联着“我”价值认同的达成度。因而,教学要促成学生正向的道德情感和深入的法律思考,促成全情投入的“真”共情理想境界,架构满足学生高层次情感需求的教学板块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返课堂】

课例以小甬的西湖游记为主线,将零散的所见之“物”、经历之“事”、联结之“人”三个板块有机整合在一案到底的过程中,拾珠串联的既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还有内蕴着融入社会必需的高尚情感。

第一板块,所见之“物”通过“请判断”环节,引领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生成对游客之“行”美丑的评判,产生对游客“守则文明”的肯定、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赞赏,激发对文明行为、无私奉献的感受与体会,唤醒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由生活感走向审美感。接着,“分辨规则”让学生感知小小公交车却承载着“乘客文明提示”“公交车驾驶员工作守则”“交通法规”三种截然不同的规则,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质疑求证等方法明辨道德、纪律和法律,促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提升了理智感。

第二板块,黑导之“事”是真实事件的引入,学生从感性出发,按照内心的道德标准去评判,走向理性。黑导游的诈骗自然激发初中生惩恶扬善的天性,在油然而生的道德感中牵引维护正义的社会责任感,守法、诚信、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渐扎根心田。

第三板块,伴“我”之法的拓展,学生对“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保障生活”的体悟更為深刻,超越教材的法律知识的拓展提升个体的成就感,也激励着他们更深入、持续地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认知丰富的基础上展开对做合法公民的成熟思考。

就这样,在层层递进的情感需求的关切与满足中,学生伴着正能量的传递无痕地浸润在内涵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的共情共鸣磁场中,成为了课堂中全情投入的灵性的“真”共情主体,呈现了琴瑟和鸣、宣正扬善的深学、智学的良好状态。

因此,要达成“真”学习的过程,教师就要做到课中有“情”,要关切学生的情感需求,慧心架构能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教学板块,在润物无痕的共情中以情引情、缘情促思,这是正能量传递的过程,实现的是促显灵性、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应生所“需”是“真”学习促成的基点,是对学为中心、学本意识的积极回应。因为,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体验需求和情感需求,才有可能构建出科学、智慧、人文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才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心智成熟、情感高尚的人,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帮助的可能,而这不正是学生核心素养所在吗?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学习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