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法动作中重心的转换训练

2019-06-11谢兵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摘要】重心是中国古典舞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训练项目,如果能够合理地掌控重心,将会使技术动作的运用更加合理,舞姿的协调性、平衡性以及稳定性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正是因为重心在古典舞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于古典舞重心的学习与训练。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国的古典舞时都将重心作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研讨,但从人体力学的角度来看,对于古典舞中重心的运用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所以,本文从基础的古典舞技术动作入手,结合古典舞理论、人体力学等有关知识,浅谈如何进行古典舞重心的教学,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掌握技术技巧中重心运用的要领。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法动作;重心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的古典舞对舞者的综合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为了保证舞蹈的艺术效果、全面提升舞者的能力,在古典舞的基训课中特别重视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样做的根本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对于舞蹈的领悟能力,并通过长期的日常训练将古典舞的神韵、技术技巧融入到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表演风格当中。中国的古典舞是一门包含了众多艺术种类的传统民族文化,它在自身不断的成长中,利用学习和借鉴等方式吸取了中国戏曲、武术及其他舞蹈艺术中的精华,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进行古典舞的学习时,重心训练始终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点来看,舞蹈艺术的美集中体现在舞姿的优雅、动作的连贯流畅上,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对身体重心的高度掌控上,只有熟练掌握舞蹈重心的技术技巧及动作要领,才能使舞蹈剧情的展现、舞蹈人物的塑造变得更加容易。

一、人体重心

所谓的人体重心实际上就是指人体各个受力关节部位在运动时所产生的一切力之和,其根源是受到万有引力的控制,即人体在运动时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所做出的重心上的调整。人体主要是由四肢、躯干所组成,连接这些人体关键的部位在做出动作时,重心会随着力的方向和大小发生改变,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随机的重心位置,从外在形体上看人的动作就是变形、别扭,严重的会影响身体的平衡以致不能正常运动。

舞蹈作为人体运动形式中的一种,对动作会附加带有人在艺术美上的追求,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审美特点,需要舞者利用肢体上的语言,包括神韵和各种技术技巧的展示,而重心作为人体一切运动的基础,对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名舞者缺乏对身体重心的控制,就会使动作看起来毫无美感。所以,对于一名古典舞舞者来说,在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必须在展示技术动作的同时准确地调整身体的重心点,能够灵活地进行重心的转换,遵照重心变化的基本规律,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将动作和重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中国古典舞低重心训练的文化特征和技术特点

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古典舞是对传统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古典舞所展现出的艺术特征和内涵,很好地诠释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门民族艺术推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广大的古典舞爱好者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国的古典舞起源于古代的民间舞蹈,经过历代舞蹈家在实践中不断的整理与加工逐渐形成古典舞自身的风格特色。由于古典舞是以民间舞蹈为基础,所以,古典舞的审美特征自然也不能脱离“圆”,并且通过对其他艺术种类的学习和借鉴,逐渐形成“舒展圆润、曲折变化”的动作特点。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为古典舞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百家争鸣的艺术种类为古典舞提供了可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在以中国传统戏曲为基础之上,通过对武术、芭蕾等艺术门类艺术精华的提取,使古典舞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古典的圆润之美,而重心的巧妙运用更是将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艺术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重心是一切古典舞动作的基础,古典舞无论是从身形、身段,还是从技术技巧、舞台走位等多方面都离不开对身体重心的要求。

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讲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动作不仅要构思巧妙、不拖泥带水,还要呈现出“线”性的流畅与自然。所謂“线”指的是身体运动的路线及动作方位的趋势,从动作的开始,经过“起承转合”的过程,最终落回原点。动势的运用需要紧紧围绕古典舞的基本动律展开,并且还要注重对“反律”的把握,使动作具备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等规律。这种“反律”需要依托重心节奏的变化让动作呈现出前后相反的状态,如果只是刻意从动作态势上追求“反律”的效果,而不注重利用腰部的力量对身体重心进行控制,就会让动作看起来缺乏协调性,失去了基本的美感,舞蹈整体的表现力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基础动作“双晃手”,这个动作属于常见的“反律”式动作,在做这个动作时重心的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单臂向左晃动时,上身要保持一个向右拉伸的态势,在换手的瞬间重心马上要变成单臂右晃,上身重心向左倾,如果在动作转换的过程中失去对重心的控制,那么很容易造成身体站立不稳,动作发力时产生变形,躯干随着手臂的动作左右摇晃,严重影响动作的观赏性。

在古典舞的动态舞姿中,对于不同的动作具备不同的语式结构,身体的动律要以动作的技术要领为前提,编排时手眼步法需要协同配合,将神韵融入到动作中,形成“形神兼备、内外统一”的节奏变化和舞蹈风格。动态的舞姿必然会产生身体重心上的变化,并且随着重心的转移也帮助舞者调整自身动作的平衡,让动作呈现出动静相间的审美特征。

三、中国古典舞重心的训练

中国古典舞鲜明的艺术风格使该舞种在重心的运用变化上要求较高,丰富的肢体语言体系增加了重心学习的难度,要想熟练地掌握古典舞动作的技术技巧,在练习动作本身之外,更应该注重身体重心的训练,借助于良好的重心控制能力提升动作的完成规格。

在古典舞日常学习训练中,针对不同的技术动作要有不同的重心训练内容,不同的训练方式也需要强调重心训练的倾向性,即使是练习同一技术动作,按照不同的舞台场景要求也需要学会不同的重心处理方式。因为中国古典舞是以传统的戏曲舞蹈为基础,同时融入了武术、芭蕾等多种艺术精华,所以对于重心的理解和练习上,古典舞和传统戏曲舞蹈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在学习时可以参考戏曲舞蹈对重心的要求,帮助舞者更好地领悟动作重心的要领。

在古典舞的基训课上,重心始终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训练项目,从最简单的扶把动作开始就需要进行重心的练习,因为初学相对复杂的舞蹈动作时很容易失去对身体重心的控制,可以借助扶把慢慢体会动作重心上的变化。例如简单的一位体态训练,这个动作需要依靠腰部和盆骨的力量来进行重心上的调整,当身体重心需要前移时,骨盆向前凸出,腰部顺着骨盆移动的趋势突起,从侧面看起来脊柱好像S型一样,弯曲的幅度很大,而如果重心后移时,要使骨盆恢复直立的状态,腰部基本不会凸出,脊柱也保持挺拔的形态。在练习这个动作时不能单纯地认为只要开度够好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动作,因为一位体态对站立的要求也很高,开度好并不代表可以站立好,就好比在进行仰卧时很多人都能做到打开,在站立状态下难度加大了许多,一般人在做時甚至会有明显的酸楚感。

作为一名基本功扎实、能够熟练掌握重心技巧的舞蹈演员,对于像一位体态这样基础的训练内容,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与训练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其要领,并且伴随着大量的动作练习慢慢增强身体肌肉夹板的控制力,可以在肢体动作变化的同时根据需要对身体重心进行调整。肌肉夹板是舞蹈动作美的保障,在没有练就肌肉夹板前,要想获得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是很难的,还是以一位体态为例,在双脚打开时,需要保持重心的直立状态,不能跟随脚打开的方向出现重心偏移的情况,否则就会产生上肢的晃动,从而影响动作的整体性,如果不注意的话还容易养成倒角的坏习惯。

四、总结

中国古典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舞蹈内容使其在重心的控制上难度较大,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重心练习对于学好古典舞的重要性。目前,一些舞蹈专家和学者对于古典舞重心训练提出了参考意见和指导建议,本文也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浅谈了一些技术动作中重心运用的注意事项,关于古典舞重心的研究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学习中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总之,随着中国古典舞的不断发展,古典舞在自身的丰富完善中,重心的训练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舞蹈的观赏性和动作的稳定性,对于一名古典舞演员来说,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舞蹈重心控制能力,在舞蹈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重视对自身重心控制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孙馨.古典舞“身韵”技巧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

[2]刘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脚下训练的重要作用[J].音乐生活,2009(12).

作者简介:谢兵(1982-),男,汉族,辽宁人,中级讲师,研究方向:舞蹈(中国舞)。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性、训练性、运用性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
对武术“雁形”导引训练法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