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融合

2019-06-11樊宇明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融合分析

【摘要】声乐是一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艺术种类,声乐的演唱需要涉及到心理学、美学以及表演学等多种学科,不同的声乐表演者都具有各自特有的声乐表演技巧与方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演唱技巧,最终目的都是鲜活的美妙的歌声。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与情是两种至关重要的元素,不但要分别掌握声与情的具体演奏方式,还应掌握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的方法,只有在声乐演唱中做到声与情的完美融合,才能够确保作品的演唱效果,吸引更过受众产生共鸣。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与情的融合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分析,首先,对声乐演唱中“声”的表演进行了研究,随即对“情”的部分进行了探讨,最后就二者的融合进行了总结,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与情;融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正如大家所知,无论是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专业声乐演员还是各大艺术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又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声乐艺术爱好者,在声乐演唱方面的共同诉求就是将自身优美的歌声展现给更多的受众,并赢得受众的青睐与好评。但是声乐属于一种极具技术性的艺术学科,怎样学到位、唱出神,是所有声乐演唱者付出不懈的努力却学习与掌握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声乐表演艺术学习经验总结发现,在声乐演唱的技巧可以总体分为声与情两部分,其中的“声”偏向于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学习,而“情”部分则强调声乐作品灵魂得演绎,演唱者需要对声与情进行逐一学习,并掌握合理方法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声乐作品的演唱效果,带给广大受众美好的声乐艺术体验。

一、声乐演唱中的“声”

准确掌握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方法。在进行声乐作业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对于作品的咬字与吐字对作品整体演绎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中国为多民族大国,不同地区以及民族的人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因此,其声乐作品的演绎手法以及为受众带来的感受也就不尽相同。演唱者一定要意识到咬字与吐字的重要性,确保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清晰与正确,同时,每个字符应适当夸张,在字尾的部分加以扩张,而收声需轻巧。总的来讲,声乐作品中字符的夸张主要就是为了确保声音发出来的圆润性,使声音更具穿透性,提高声乐作品的演唱效果[1]。

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对于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而言,自身的声乐发声条件除了决定于先天因素之外,其后天的学习与努力也很重要。表演者一定要从日常学习开始注意培养自身养成正确、科学的发声习惯,继而顺利。成功地完成声乐表演。在发声时,演唱者机体的部分器官也会随之震动,这种震动的具有一定抽象性,对此,演唱者需具备敏感的自我感知能力,这就需要对日常学习与表演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表演中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自身的呼吸节奏对于作品演奏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可见,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对于声乐表演者的重要意义。在开始演唱前需吸好气将其存于丹田,始终保持呼吸的均匀性,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只要发声,就一定存在吸气的动作。演唱者呼吸的形式主要受吸气的状态影响,所以,演唱者需要准确地掌握并且护理运用气息,以此确保作品的发声水平,为声乐演唱增添色彩。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

深入领会声乐作品内涵。这里所说的“情”,实际上就是指情感,情感是声乐作品中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声乐作品的灵活所在,演唱者只有清晰地掌握作品的情感及情感主线的微妙变化,才能够使自身的演唱更具艺术感染力,直击人心。每一首声乐作品都代表着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寄托,为了确保作品的演绎水平,演唱者一定要仔细分析作品创作背景,用心去感受声乐作品的内涵。例如《一抹夕阳》这部声乐作品,该作品内容主要讲述女主人公为了能够冲破当时封建家庭的枷锁,与所爱之人共同生活,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抵抗与憎恨之情,可是在当时实际情况下,根本不容许女主人公具有这样的抵抗,从其个人角度来看,她也并不具备这种抵抗的能力。子君独自站在窗前,面对着窗外的夕阳有感而发而创造了该部作品,通过自身的演绎感染受众,起到启迪思想作用。

准确掌握作品的结构。对于一名声乐表演者而言,若想将作品创作者的情感准确、细腻的表演出来,掌握作品结构特点至关重要。声乐作品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曲式以及节奏等方面,需要在掌握作品整体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对其分句、曲式的力量与速度加以比较,明确作品高潮部分所在,然后进行反复练习,细细分析与揣摩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分析每一句的语速、语调以及情感的变化等,做到以声传情。例如《花非花》这部作品,该作品实际上是在诗歌的雏形上演变而言的,因此,只需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意境与情感。但是在进行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却不可以简单地根据对作品字面的理解而进行情感的表达,如其中 “花非花,雾非雾”这第一句本身就给人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使人通过这种朦胧、模糊的意境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后面这句 “夜半来,天明去”则是对于时间飞逝的一种感叹,其后两句,创作者以 “来如春梦”“去似朝霞”来表达对时间的留恋,整首作品是由一系列的比喻作组成,意境具有一定的隱晦性,但是却很真实,展现出创作者对于时光匆匆流过的感叹以及对美好的人与事纷纷离去的一种惋惜之情[2]。在进行该作品的演唱中,就需先明确其总体结构特点,这有这样,才能够将声乐作品完美地演绎给受众。

(三)准确掌握作品的风格。在进行不同时期声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作品特定时期声乐表现风格的了解,我国多数声乐作品运用的都是民族五声调,因此在进行表演时需对作品词曲的旋律进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及情感可以通过旋律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此吸引作品受众,带给大家听觉美的一种艺术享受。例如《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部作品,该作品为我国著名音乐家金鼓所创作的四川民歌,整部作品都以第一人称来写的,主要内容刻画了青年在太阳下挑着扁担上山去砍柴的情景。作品在歌词部分并未使用过多的华丽辞藻,内容较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四川地方特点。该作品所采用的就是五声高调式,在四川当地方言下,是整部作品溢出一种纯纯的简单与质朴,以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将砍柴少年的积极乐观与热爱生活的任务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在进行该作品演唱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将四川民歌韵味体现出来。

三、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融合

声与情是声乐作品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演唱者艺术表演中的重要因素,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演唱者需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因此,演唱者应以声音传递情感,以情感带出声音,不能只注重追求声音的发声技巧而忽略掉了歌曲的重要情感,但也不能只注重歌曲的情感而忽视声乐技巧上的发声方法。声乐演唱者只有在歌唱中真正地达到“声”“情”或者“情”“声”的相交与相融,才能够真正实现声乐演唱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作为一门具有较强艺术性与综合性的艺术,对于演唱者基础理论知识与演唱技巧等均具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演唱者一定要准确的掌握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表现方式,注意二者的融合,准确掌握作品结构及风格等,将作品内涵及情感全面、生动地展现出来,提高作品的艺术演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丹.声乐演唱中应注意声与情融合的相关研究[J].黄河之声,2018(2):27.

[2]刘玲美.浅谈声乐演唱中应注意声与情融合的几个问题[J].黄河之声,2017(19):88-89.

[3]蒋琦.浅析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融合[J].戏剧之家,2015(11):84.

作者简介:樊宇明(1974—),男,河北阱陉,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讲师,本科,声乐与合唱研究。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融合分析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分析:是谁要过节
破次元
融椅
回头潮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