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沱江船工号子的文化特色

2019-06-11孙静陈海珍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沱江音乐文化

孙静 陈海珍

【摘要】作为区域性传统音乐的传承,沱江船工号子在当地地方音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了解沱江的船工号子、发掘沱江号子的音乐价值,传承地方民俗音乐,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沱江船工号子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沱江;船工号子;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众多的劳动号子中有一种叫“沱江船工号子”。“号”有号召、召唤的意思。在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的《淮南子》中的《淮南子·应道训》中指出“号子”是“举重劝力歌”,“举重劝力歌”是指人们在干较重的体力活的时候为自己打气,加油的歌曲。“沱江船工号子”流传在四川的沱江流域,是四川沱江流域船工为自己打气加油的船工号子。“沱江船工号子”承载着四川沱江流域的自然、社会、民风民俗、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文化内涵,,将这些内涵浓缩成了“沱江船工号子”。

一、“沱江船工号子”及其衍生的文化背景

“沱江船工号子”起源时间为明朝万历年时期,那时候的沱江流域的船运较为发达,在流域两岸大部分人都是以拉纤为生计。沱江航运的较为发达的时候,光算内江、资中、资阳以及简阳四个县城的纤夫就高达1.4万余人。虽然沱江的河床不是很平坦,并且还岭壑相交、崎岖起伏,这样的自然条件是不利于船运的,但是由于当时的陆路并不方便,且若采用陆路运输,成本较大,危险系数高,因为陆路运输时常会有土匪出没。对于水路运输来说,其运输成本较陆路运输低,并且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中途或许还有码头有驿站,可以中途停顿休息。内江的物品(自贡的盐、蔗糖等)又需要运出去,所以只能从沱江水路运出去,这样的选择是较为合适的。在这个背景下,就衍生出来了“沱江船工号子”。

“沱江河”是沱江的一个支流,并且是内江市的母亲河,又叫“甜城湖”。甜城湖位于内江市的市中央。茶坪山脉九顶山是沱江的发源地,茶坪山脉九顶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北边缘。沱江出汉旺,经过成都平原,再穿过龙泉山之后经过资中汇入内江,整个过程长达629千米,流域面积高达27900平方千米。纤夫们拉纤的地段并不平稳,大多数都是滩多水较为急湍,若纤夫们配合得不好,便有可能会被卷入沱江,导致命丧黄泉。所以对纤夫们对配合度就要求得比较高了,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节奏,大家都会跟着节拍,附和着领号人的节奏,“嘿、嘿”的吆喝着,有节奏的带着船只平稳的向前行进,再到后来,领号人的吆喝声渐渐的演变成了歌声。内江独特的号子从繁荣昌盛的水路运输中诞生,流传至今。

二、“沱江船工号子”释放的音乐魅力

(一)音乐特质突出典型,音乐的独特文化标记

内江沱江号子根据其劳动生产的分工不同, 形成了结构类型短小,演唱形式灵活的特点。 音乐的曲式大多以“一部曲式”为主,多段咏唱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口号、统一步伐,便于大家齐心协力搬运船只,内容多反映内江本地的劳动场面。号子歌词内容多为劳动呼号用语,大都无固定唱词,唱词都是在劳动进行中领号人见景生情,即兴编出的。“沱江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放滩和上滩时演唱的歌曲,也叫“船工调”。是运输船队的船工们齐心协力与水流和险滩做斗争,在行驶的过程中以各滩为名即兴编唱的曲调。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是“沱江船工号子”的特点之一。

号子歌曲风格中,既有轻松舒缓的慢板,又有近似山歌的高腔。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曲调高亢奋进,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不大。领唱是一个人,其他纤夫应和,统一节奏,在整体的加油鼓气中在心理上减轻疲倦。若劳动情况较为紧急,任务较重的时候,不管是“领句”还是“合句”都是比较短促的,会体现出那种时间紧迫、心情紧张的状态;若是劳动情况较为稳定,节奏较缓的情况下,“领句”相对来说较长,而“和句”相对来说较短。正常情况下号子一般都是“领句”开头,然后再接“合句”。对于“船工号子”来说,虽然也有曲调,但是关注更多的是节奏,主要作用是靠歌曲的节奏来统一大家劳作的节奏,提高劳动效率。江上紧张的劳作,较重的劳动负荷等特点导致船工号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呐喊、吆喝,俗称为“喊号子”“吆号子”。“喊号子”不仅能起到减轻疲劳,统一劳动者的思想,以及协调劳动者动作,还有利于抒发纤夫的感情,在与危险斗争后,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

(二)演唱手法匠心独运,演唱方式丰富多彩

“沱江的船工号子”在演唱的手法上是賦予多变,形式多样的,不仅有自由抒情的演唱方式,也有短小简单的高腔手法,歌词不受拘束,既能够即兴创作,又彰显了灵活多变的演唱方式。相对于歌词来说,音乐结构是较为固定的,这是为了方便不同船的纤夫们可以进行交流,遥相呼应。“沱江船工号子”根据行船的不同场面以及演唱的形式来划分,可以划分为靠岸、离案、上水行船号子,下水行船号子和其他号子等几种类型。“沱江船工号子”主要是因为多样的演唱形式所以造就了其独特的美。

船队靠离岸的号子。在水上行走,因为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差异,所以每一次在水上行船的劳动条件也会有所不同,而号子也会随之改变,比如说靠岸、装卸货物、离岸、推船下水等动作都会对应有不同的号子。总的来说,这一类的号子曲调较为动听,旋律性强。节奏自由。举几个例子:《活锚号子》指的就是第二天即将出发,前一天晚上船工们摆酒祈求路途顺利的时候会喊的号子。这一号子节奏自由,速度缓慢;《独角调》指的就是快到码头的时候要通知岸上,船队即将靠岸时所喊的号子。

水上航行的号子。这种号子主要是在船工们行船逆水行舟的时候所喊的号子,逆水行舟的时候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情况就需要对应不同的劳动方式。“上水行船号子”可以划分为“过摊号子”和“平水号子”,是根据在行船过程中江水的流速、风速等自然条件以及不用的劳动条件等来划分的。“过摊号子”指的是在逆水行舟时遇到的摊多水急的地段,此时需要加大力度来拉纤,自然喊出来的号子也是比较激昂的,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号子。在过摊之前是喊“开头号子”的。“开头号子”节奏规整,速度平缓,重复的音调较多,这意思就是马上就要上摊了,大家要做好准备,团结一致向前走。“开头号子”喊完之后,领号者会吆喝,这表示船以上摊,接下来纤夫们就会一齐向前扑倒,咬紧牙关,团结协作拉紧纤绳与大自然展开搏斗。“平水号子”指的是逆水行舟中在平水中行船,水流速较低时所喊的号子。“平水号子”较为规整,歌词也较为自由,领号者可以随意发挥,速度平缓,音调较为悠长,合号者可以根据领号者的音调、速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合拍,达到统一动作、稳定节奏的目的。若是情况有所变化,需要加大力度的时候,喊号的速度也会有所加快,力度加强,合号也短且有力。“平水号子”的领号者有时候不是在唱,而是在即兴喊话。

准备下水的号子。下水行船号子指的是在顺水行船中纤夫们所喊的号子,顺着水流走的时候,纤夫们主要通过“橹”和“棹”进行行船操作,“棹”的作用是在船的前头掌舵,把握好行船的方向。下水号子又可以分为“弯船号子”、“下摊号子”和“摇橹过街号子”。在平水中行船,是较为安全的,不需要过高的劳动强度,整体节奏也是比较缓慢的。所以“下水行船号子”更偏向于音乐,音乐性更强,若是船队到了集镇或是码头的时候,随着领号者转调,转成“过街调”,大家就会知道是到达集镇或是码头了,并且号子的调性也进行转换,随之“过街调会有所提高,过了一个码头,他们又会改变一下节奏,这就说明是又过了一个码头。这个时候,船队就会喊“开头号子”接着就是“过街调”,如此反复三次,称之为“三起头”。过了集镇或是码头之后。可能会遇到险滩,若果真如此,船工们就会喊“下滩号子”。下滩水流较为急促,一般要用到“橹、舵和棹”,水较为急促,船工们就必须掌好舵,把握好方向,较为紧张,所以此时领号者一般是在呐喊,而合号者则是反复着一个短促的音。

三、沱江船工号子的音乐地位及当代价值

内江地区的音乐中“沱江船工号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四川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沱江船工号子的第七代传人李远辉老师对“沱江船工号子”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发展。在老百姓能够接触和凝听的号子里,认为号子音乐基本上都以短小且铿锵有力的音乐。根据调查,在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各种风格及多种类型中,既有音乐规模较大结构相对完整的“号子”,也有音乐结构短小精炼的“号子”。“沱江船工号子”的音乐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音乐结构富于变化,音乐语言极具浓郁的地方特点,是研究内江“沱江文化”的历史和音乐文化的艺术瑰宝。

随着一批批老船工的相继过世,真正能够掌握和传唱“沱江船工号子”的人越来越少,加之目前对文字、乐谱的记录和保护意识不够,对“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和发展无形之中增加了许多的难度。在撰写此文章初期,有幸拜访了沱江船工号子第七代传人李远辉老师,1984—1985 年,李老师参加了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和民族民间器乐集成的收录和整理工作。主要采集了沱江号子的资料,在内江市的白合镇、石子镇、顺河镇、平坦乡、苏家、杨家、沱江乡、史东乡等地走乡串户,找到了一些解放前在沱江河上撑船的老船工们,分别采录了他们的沱江号子,还将他们十多人召集到内江,集中收录了他们三个声部的合唱。2007 年沱江号子要申被省里批准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结束语

随着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仅要保护传统文化,更要将其发扬光大。对于本地的传统的音乐文化,足够显示出当地民族的风俗文化,本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逐漸被人们喜爱并引起重视。

“沱江摊名号子”是“沱江号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具特色的原生态部分,保护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是首要任务,还应该是将其发扬光大,这条路并不容易走,任重而道远,在这里希望大家能携手合作来研究“沱江号子”的艺术美、音乐美,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号子音乐”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和弘扬传统音乐的队伍中来,将其发扬光大,争取让“号子音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都知晓的特色音乐,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范铮,刘用良.沧州大运河船工号子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

[2]王硕.探究川江号子非遗民歌的现状与传承[J].艺术科技,2018(3).

[3]杨燕,何杰艳.从劳动号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时代变迁及其反思[J].四川戏剧,2015(10).

[4]刘笑岩.蓬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反思——访谈“嘉陵江船工号子”传承人有感[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5]胥必海.巴渠船工号子消亡原因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

作者简介:孙静,女,汉族,江苏徐州,硕士研究生,内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猜你喜欢

沱江音乐文化
龙龙草的诗
沱江流域取水管理与水量分配适应性研究
情缘沱江河
游凤凰沱江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
我爱家乡的沱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