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质量“含金量”:开放大学走向文化自信冰

2019-06-11王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含金量开放大学文化自觉

王冰

摘要:从电大到开放大学,实现了从扩大成人高等教育到普及终身教育的价值选择;实现了学历继续教育学位授予权的升级和服务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的历史转型。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电大曾经有过的教育质量“含金量”问题,是开放大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开放大学的核心价值。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办一所有社会责任的、有质量的大学,是开放大学的文化自觉。开放大学深化了电大的文化特征:开放大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带给中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历史性变革;开放大学系统中的合作共享文化更趋向于共建、共治、共管的平等开放的办学体系模式;开放大学开展“教育扶贫”,实施“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辐射高校网络教育盲区,更凸显了普惠的社会价值文化。开放大学提升“含金量”的文化建设,重在突出“载道”“育人”教育本质,立德树人,倡导“工匠精神”品质追求;打造“宽进严出”文化品牌,严格教育质量底线,建立“以公信力求生存”的生态文化发展观;坚持“四个面向”的办学思想,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文明发展。

关键词:开放大学;文化建设;教育质量;立德树人;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7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95(2019)02-0059-08 doilO.39696/jissn.1009-5195.2019.02,007

一、概念理解

在一般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中,文化是一个抽象的大概念,它需要有具体的载体来承担和表现其存在,大学文化即是文化这个抽象概念的具體表现形式之一。董泽芳(2013)强调了大学文化的理念、制度、环境,提出大学文化是大学主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传承和创造出来的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制度、大学环境、大学氛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各种成果的总和。李元元(2007)强调了大学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历史积淀,提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对文明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所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成果以及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睦依凡(2004)强调了大学文化的“要素”,提出大学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尽管目前关于大学文化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关于大学文化的研究和讨论,基本上涵盖了三个主要层面,即: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文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制度文化,器物层面的环境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将大学文化理解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其历史实践过程中所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大学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情操、行为准则、办学特色的精神整合体。

开放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开放大学文化或者电大文化的概念,学者也有不同的界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开放大学文化解析为精神文化、管理文化、信息文化、创新文化四个维度(郑淑芬等,2011)。二是从精神、制度、环境(物质)三个层面构建开放大学文化,包括体现开放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体制和制度、实体和网络环境以及学习氛围(薛伟,2012)。三是提炼出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词,涉及理念、情境、管理、教学、行为(高明辉,2016)。四是借用文化是“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的一般概念,提出电大文化“是全国电大系统在3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由师生员工创造、传承、积累和共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指出电大文化集中体现为电大精神,即:开拓创新、善于学习、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孙绿怡,2011)。

本研究认为,开放大学文化是开放大学主体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开放大学的物质文化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舍和教育技术设备),并由此在现代网络环境条件下创新和发展了以教育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课程文化;开放大学的精神文化成果主要表现为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

二、研究缘起

1.学术界对“开放大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截至2018年6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开放大学文化”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得到如表1所示的检索结果。

考虑到我国开放大学的专有名称历史短暂,笔者又以“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如表2所示的检索结果。

如果忽略不计月份,假设以上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到的有关“开放大学文化”的研究为累加6年的成果,有关“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研究为累加39年的成果,那么以“开放大学文化”为主题的期刊年均发文量为3.8篇;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年均发文量为0.7篇;以“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为主题的期刊年均发文量为1.9篇,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年均发文量为0.3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学术界对于开放大学文化的专题研究还比较薄弱。

对开放大学的前身电大文化建设情况的系统研究和著述,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孙绿怡教授主编的《走向文化自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一书中。该书是“十一五”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教学文化、制度文化四个维度分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将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部分,对电大教育的核心价值、基本理念、基本精神进行了分析阐述。以孙绿怡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电大学者,对电大文化建设充满了期待,在该书的编后记中这样写道“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希望“电大曾经有过的种种文化缺感不再重现,特别是不会再在制度文化缺失的隋况下踟蹰难行”(孙绿怡,2011)。

2.社会对开放大学“含金量”的评价

2017年8月,北京青年报的文章《学历继续教育将取消,上班族扎堆考名校成考》指出,按照学历继续教育的“含金量”电大将排到“末位”。目前国家承认的继续教育学历主要有4种形式,分别是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在上述学历形式中,“宽进严出”的自学考试含金量最高,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以及电大的含金量依次递减。

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开放大学不能是电大的华丽“转身”或简单“翻牌”,其“升级”的实质除了“5+l”所开放大学有学位授予权之外,质量的“升级”何在?开放大学的文化升级何在?还需要相应地建立起具有“含金量”的大学文化。

无论电大还是开放大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电大要切实解决学生“低进低出”的现象,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以“学生数量维系生存”的问题。如果把电大系统看作一座大厦,那么它的地基究竟是什么,值得深思。20世纪70-80年代电大建校的地基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投入(历史上各地电大与教委有着多种“藕断丝连”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是政府扶持电大建校的初始支柱),其次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求学梦和华罗庚教授精彩的第一课。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类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电大的地基在“隐洼”地被“缩水”,生源减少了,生均拨款减少了,华罗庚式的授课渐行渐远了,而远程教育的硬件投入却增加了,只顾文凭的学生增加了。2012年全国省级电大财政拨款平均所占比例为40.6%(杨志坚,2014),以4所直辖市电大为例,只有天津电大的财政拨款略超过了平均数(见表3),這就表明全国电大有一半以上的经费来源要靠自己“创收”,如果学生“低进高出”,就等于生源走向断流,学校“人不敷出”。除了教学经费不足外,还存在有些地方政府对电大的定位和作用不重视的现象,例如,54%的地市级电大和78%的县级电大均被整合到其他教育机构(杨志坚,2014),这表明随着政府投入的减少,电大原有的地基发生了动摇。以保证生源保持电大发展的“求生”之路,似乎理所当然。但当社会对电大的“含金量”提出质疑时,我们才意识到电大真正的地基是教育质量。所以,这些年开放大学狠抓教学质量、考试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含金量”,开放大学的质量文化建设正在走向成熟。

(注:数据来自杨志坚《转型升级与体系建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调研报告(201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三、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三个显著特征

1.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仍可称为开放大学的特色文化。首先,从学校课程的主流和占主体的供给方式看,中央电大从1979年建校伊始,就以广播电视为媒介进行全国电大系统的统一授课,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进行远程教学是电大课程文化的应有之意,由此形成了20世纪70-80年代电大与普通高校授课方式的本质区别。其次,从电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需求看,电大学生多数为在职学习者,有强烈的校外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业余学习要求。再次,从电大经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看,根据项目评估指标要求,各省市电大都在计算机数量、双向视频设备、网络功能等硬件设施配置方面加大投入,同时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加强多种资源建设,要求每门课程不少于3种媒体资源,鼓励精品课程建设,利用BBS进行互动交流,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和助学服务,由此,全国电大系统顺利通过开放教育试点评估。应该肯定,经过这次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开展和总结性评估,全国省市电大进一步加强了教育技术媒介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电大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电大教师也因此被称为远程开放课程教学的“特种部队”。

从电大到开放大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课程教学模式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中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历史性变革。郭文革(2017)提出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五阶段框架”理论,将电子传播作为媒介技术的发展阶段之一,其教育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采用教与学在时间空间上分离的方法,教学组织方式是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显然,开放大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课程文化,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它全方位地革新了面对面的课堂教育,开辟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的高等继续教育的新路径。

2.“巨型学校”的合作共享文化

开放大学的前身——广播电视大学创造了“巨型学校”的合作共享文化,形成了由1所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125所地市级电大和1827所县级电大共同组成的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杨志坚,2014),各级电大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型继续教育”的载体和基地。

全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形成开放大学这样的从中央到省市县的系统规模。庞大的开放大学系统,高效运转,必须配合默契,才能互利共赢。在教学管理方面,国家开放大学对全系统的高等学历教育统设专业,实现“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颁发证书”。这“五个统一”,使在行政上相对独立的各国开分部、学院等“拧成一股绳”,同时“对表”合作。在教学资源供给方面,国家开放大学积极搭建教学平台,提供了绝大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方便系统“搭车”。目前,国家开放大学重点推进网络学习课程和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形成“六网融通”的网络教学和管理模式。开放大学系统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也奠定了“巨型学校”合作共享文化的坚实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没有行政权力约束、只有学籍管理(毕业)约束的开放大学系统中,合作共享文化更趋向于共建、共治、共管的平等开放的办学体系模式。

3.普惠的社会价值文化

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全面建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在民生部分中将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并列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大学承担了社会责任,也因而催生了大学文化的社会价值。40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电大因势而起,弥补了高等教育的短板,彻底宣告了“高考独木桥”的终结,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1995年,电大形成了“四个面向”的思想雏形,后来表述为“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2008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将电大的社会定位明确表述为“全民终身学习的支柱,学习型社会的平台”。为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电大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之后,又开始了“教育精准扶贫计划”,继续践行面向基层、面向偏远地区的办学思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党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2017年4月国家开放大学启动实施了“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对红军长征路沿线有关省(区、市)的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教育精准扶贫。

辐射高校网络教育的盲区,是开放大学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服务全面小康社会的更大作为。68所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多集中于京津和华东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高校占全国试点高校的一半以上,而华南和西北地区高校偏少,总体布局不够均衡(何爱霞,2016)。相对于网络教育试点高校本身-分布呈现出的区域不平衡状态,开放大学恰恰能够弥补网络高等教育边缘地带的缺憾,满足了西北地区、华南地区远程开放学习的需要。面向偏远、贫困地区办学,既是电大的早期定位,也是开放大学教育精准扶贫的时代担当,充分体现了开放教育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全覆盖的普惠教育价值。四、提升教育质量“含金量”的大学文化建设

1.凸显质量特色,培植开放大学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指能代表文化特质的文化构成或文化现象符号,是以某种特定的、能够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而构成某类文化整体特征的组成部分。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是成人,在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中,开放大学要起到有特色的“化人”作用,就必须突出成人学生群体文化的特点。教育质量首先体现在育人质量上。

2012年,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类在校生规模达359万,约占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在校生总规模(3545万)的10%。2003-2012年,电大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总量近2300万人次,超过同期全国普通高校非学历培训量的总和(杨志坚,2014)。因此,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如此庞大的成人学习队伍特点,形成具有成人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构建出规范的、系统的、巨型学校的文化体系。为此,开放大学的主要文化元素应该凸显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成人学习者道德形象意识、远程开放学习。

开放大学的社会责任是指学校在继续教育方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贡献力。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关系到终身教育任务的最终完成,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教育决胜。开放大学担负着学历继续高等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的社会责任,秉持社会教育的全覆盖和人人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教育思想,因此,社会责任的文化元素能够突出体现开放大学“普惠”的教育本质。

成人学习者道德形象意识是指成人学习者在行为上要有自我整体道德形象的存在感。成人的知识、能力、素质、品德、风格、行为、仪表、语言等都是自我形象的表现,都是成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学习,成人学习者更需要遵守信息活动涉及的道德规范,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存储、传播和使用等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肖婉等,2016)。同时,成人处于老人和儿童的中间代际,其道德形象对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既是未成年人良好的形象榜样,又是老年人的依靠和慰藉,能够给社会风气带来不可低估的正能量。因此,开放大学在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中都应该潜移默化地灌输道德形象意识。成人学习者道德形象意识的文化元素能够突出体现开放大学“载道”“育人”的教育本质。

“开放性、现代化”的“超时空”办学始终是开放大学的特点,无论怎样转型升级,都不可能背离远程开放的学习模式。不断增强远程开放学习的实效性,才可能完成真正的大众教育和特殊教育,才能实现终身教育。因此,远程开放学习的文化元素能够突出体现开放大学“均衡发展”的教育特征。

2.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打造学校名片

校风、教风、学风是开放大学质量文化的重要名片。在以网络教学为主要标志的开放大学的门户网站上,应该在学校首页展现出校风、教风、学风。经过网络调查,在全国开放大学系统中,湖南电大门户网站(2017)的文化名片亮点突出:校训为“让学习伴随一生”;校风为“和谐进取,拼搏求索”;教风为“学高品敦,允精允诚”;学风为“日新其知,完善自我”。导航中设有“湖湘学习文化广场”栏目,尽显湖湘文化本色,点击进入“伴学网”可共享“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学习支持服务文化特色。

校训是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直观地表达了学校的价值观,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校训还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的本质反映。由于校训的文字高度凝练,所以对于校训的本意常常需要用语言进行解释,这样才能更精准地呈现校训的本质。正如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玛所说,解释是现象意义显示的过程,而“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赵敦华,2001)。

截至2017年底,笔者在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浏览国家开放大学及其44所国开分部和电大,试图从“首页”“学校概况(学校简介)”“校园文化”等导航条中分别查询到开放大学整个系统的校训文化现象(见表4)。结果显示,在全国开放大学系统,能够确定有校训的学校只有9所。多数国开分部和电大虽然都设有“校园文化”栏目,但却未明确提及校训文化。中外大学都十分重视校训文化建设,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与真理为友”,高度凝练了学校的核心價值理念。武汉大学首页设置“武大标识”栏目,包括校名、校徽、校训、校歌、校庆日,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非常醒目。南开大学在南开概况栏目中,设有校徽、校训、校旗、校歌等标识,明确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且加以解释和说明。显然,校训不应该是在“字缝隙”里寻找的东西,它是学校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的现象标识,在网络时代,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在首页上一目了然地明示其校训文化。

3.宽进严出,倡导“工匠精神”的品质追求

一项关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表明,相比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最高(孙治国等,2017)。这也是后工业时代企业对员工的学历、岗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表现。开放大学的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在技能实训和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视“实用型”人才培养。但成人教育有必要区分“工匠”和“工匠精神”,不能只偏重“工匠”,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的培养。“工匠”为实体的现象存在——有手艺和技术的人;“工匠精神”为观念的现象存在——一种关于技术精神、行业品质的内在追求,存在于对职业价值取向的深刻认同和对技术标准的概念把握。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2015)所著的《匠人精神》就提出,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对品格的重视,对于人品的要求远高于对其技术的要求。因此,真正的“匠人精神”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其内涵包括了职业信仰、职业道德等文化理念,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是“人本身”的内在素质。

基于此,开放大学开展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在学业、毕业教育方面的导向上,如果单纯地以获得毕业证书、行业资格证书、培训结业证书为“标准”,从招生开始就宣传考试能轻易过关,其结果势必造成开放大学教育“含金量”和社会影响力下降,严重影响学校文化形象的塑造,这等于预先给文凭“注水”。所以,开放大学尽管面临岗位、在业、就业这些现实的“生存”问题,也绝对不能“宽进宽出”,而是要打造“宽进严出”的开放大学文化品牌,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看待开放大学的文化精神价值,建立“以公信力求生存”的生态文化发展观。

4.立德树人,重视传统文化统设课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重点任务部分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这表明国家要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实施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要求不同教育阶段必须承担灌输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

传统文化的公共必修课程设置,对于实现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思想上层建筑的阵地占领,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意义。国家开放大学应考虑课程的转型与升级,将传统文化设置为公共必修通识课。当然,这不是设置传统文化的某个领域或个别现象的课程,而是能够比较完整、系统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公共必修课,从教育教学的源头上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

引导学生敬畏传统文化体现了开放大学注重“修身”的教育本质。开放大学将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统设必修课,旨在教育成人学生在灵魂和观念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足够的认知。之所以专门提出“敬畏”传统文化,是因为成人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开放大学的学生有必要在各行各业中、在开放学习的学业中成为传统文化的积极表现者。敬畏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成人学生个体仁义礼智信修养的养成,通过修炼内功形成以身作则的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开放大学整体的文化凝聚力,创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五、结语

终身教育发展至今,价值选择将成为主导因素,终身教育应成为逐步提高全民价值境界的过程(曾文婕等,2017)。从电大到开放大学,实现了从扩大成人高等教育到普及终身教育的价值选择;实现了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升级和服务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的历史转型。开放大学文化以其丰硕的正能量成果,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开辟了以广播电视为技术媒介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新时代,开创了全国规模的合作共享的系统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开放大学再次把目光转向偏远地区,步人了成人继续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征程,书写着不同于一般网络教育的全覆盖的新篇章。

开放大学文化是电大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电大文化的历史“扬弃”。质量是电大发展的生命,开放大学要解决“含金量”问题,必须要真抓教学质量,严把考试关。抓质量“丢”生源雖然是个很奇怪的社会现象,但从长远发展看,开放大学必须要有质量底线,为开放大学的质量文化口碑奠定基础,真正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和终结性考核质量,以解决开放大学学生“出门”的“含金量”问题,形成“宽进严出”的常态化管理模式,为社会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各类人才。

猜你喜欢

含金量开放大学文化自觉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农村户口“含金量”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