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导向的学生学业生涯管理研究

2019-06-03甘伟张廷龙

关键词:目标管理

甘伟 张廷龙

摘 要: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结合院校专业特色和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学业生涯规划管理为切入点,从多渠道认知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分类发展”两个关键路径,构建目标导向的学生学业生涯管理体系,并以相应的目标设置和引导方式,将学生学业目标转化成学生自觉行为,对辅导员更加科学合理地制订班级学习计划、实现对班级的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目标管理;学业生涯管理;认知教育;分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067-03

截至2017年秋季,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695.8万[1]。教育部7月10日发布《2016年全國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比2012年增长12.7%[2]。随着大学扩招,中国已经提前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不平衡与日益上升的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那么如何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培养合格可靠接班人,成为制约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3]学业生涯管理方面,首先,必须制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总目标即学业生涯,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学业生涯分明。其次,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阶段性目标。再次,为了实现各阶段性目标,必须加大对学生学业的管理和指导,唤起学生对学业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生涯成为很多高校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涯的发展与辅导进行了相关研究,各种生涯理论不断涌现[4]。关于学业生涯辅导的研究多是基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研究视角,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实证研究,包括生涯发展现状[5]、政策制度、影响因素、测评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但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学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学生主体性视角出发,基于目标管理理论帮助和指导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

一、学生目标导向学业生涯管理体系构建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控制为主导思想、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激励管理方法,“目标”是管理的切入点,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学业目标则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个体所期望达成的成果,是三者努力的共同方向[6]。一旦学业目标被认同与接受,便产生实现目标的强烈动机,动机会驱使行为个体配合管理者的有效指导以及反馈、激励,学生便能形成一系列积极向上的“学习行为”及“价值标准”[7]。简言之,目标可以牵引学生行为,同时也可以塑造学生的使命感和强化学生的角色认知。

目标导向的学业生涯管理将学习行为建立在学业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清晰的、阶段性目标来激发、引导、评估和调整学习行为,形成可计划、可评估和可控制的“自我学习管理”模式。学业导向的目标管理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多渠道帮助学生开展认知教育,建立从“职业-学业-学期”的目标链,并动态评估和调整。二是构建支撑“厚基础、宽口径”和“分类发展”的培养方式,设计“低年级:学科基础+专业基础,高年级:模块化分类选修课程+实践教学”阶段性目标管理体系。(见图1)

二、学生目标导向学业生涯管理措施

(一)多渠道帮助学生开展认知教育

认知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致力于改善学生学习体验,让学习过程变得简单、易懂、高效、实现可操作性互动学习的过程,整合多方资源,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帮助新生将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行业认知、职业认知与学生学业规划相吻合,让学习变得有兴趣、有深度、有方向。

1.自我认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时间,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生活观和就业观。同时,大一学年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明白“到大学干什么、学什么,毕业去哪里、怎么去”等问题。此外,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优秀退伍士兵分享会、十佳大学生评选汇报会等,通过朋辈交流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完成自我认知。

2.专业认知。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设专业导论课,走进课堂通过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对专业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和专业研究热点问题有一个总体认识,和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未来就业的目标方向有一个初步了解。另一方面,采取分类引导的方式,线上线下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专业兴趣和科研思维。此外,通过本科生研习营、高年级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各专业新生交流,通过朋辈学习交流,帮助低年级学生熟悉专业,掌握学习方法,制定和完善个人学业生涯规划。

3.行业与职业认知。行业与职业认知,即对行业、职业的认识,职员和团体的认识。就业压力和职场的激烈竞争,迫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训练和职业技能培养。因此,在学科建设转型上,需要走进市场,了解企业和行业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和要求。低年级阶段,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工业园区品牌企业,将课堂搬到车间,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职业认知。注重校企合作,搭建平台,邀请企业家高管、优秀员工“进校园,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同时聘请企业高管作为学生校外兼职导师,实现“校内外”双导师制,对学生们进行上课和学业指导。加强校企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推荐优秀学生到企业见习等,不断增强学生行业与职业认知。

(二)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分类发展”模式

1.低年级“厚基础+学科兴趣培养”。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为导向,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秉承“全程育人”理念,积极构建低年级学生学业生涯管理体系。一是重学科基础课程学习,通过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严格课程考勤,重基础和良好学习态度培养。二是实施“本科导师制”,将本科导师作为教师基本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想引领、职业学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功能,帮助低年级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认知和行业认知。三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在大二阶段,在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提升;同时,通过开设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设立“兴趣+专业”的学业生涯学习目标。

2.高年级“宽口径+学业定向辅导”。高年级学业定向辅导实行课程项目模块化管理,重点分别为创新训练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就业技能模块3部分:(1)宽口径+创新训练定向辅导。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秉承“创新”理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和《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管理》等课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实践平台建设,成立“研究+中心+社团+竞赛”教育管理实践平台,注重學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由自选项目变为必选项目;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校外双创导师,鼓励创新创业中心导师参与创新研究和学科竞赛指导,促进一二课堂的有机结合。(2)宽口径+专业技能提升定向辅导。一是以深化学生专业学习为目标,秉承“求真”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通过专业沙龙分享会、创新创业培训计划、优秀毕业论文培育计划、本科生学术训练营和导师制等,帮助学生将平时所学凝练成线、成面、成体系,学以致用,学会从专业视角出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以提高专业建设国际化水平为目标,秉承“开放”理念,推进国际化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走出去”,开设中外合作专业,拓宽留学方向。同时,邀请海外教授授课、讲座,鼓励教师出国(境)访学和培训等,加大与国际相关专业教育的交流与沟通。(3)宽口径+就业技能提升定向辅导。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秉承“务实”理念,推进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学习,主要从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入手,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扎实的工作能力。二是安排3个月集中实习教学阶段,通过岗位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动脑能力。三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企业实习反馈信息和社会需求,定向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身心素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处理好“一专”与“多能”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当前95后、00后所谓的“客户端”一族成为高校主要生力军,碎片化信息面和浅表式阅读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目标性不强,过去为家庭的责任而学习的使命感严重弱化。简言之,缺乏清晰具体的目标是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主动学习动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兴趣、责任和目标。当兴趣、责任很难成为学生动力的前提下,基于目标导向的学生学业生涯管理则是一种便于适时评价、阶段性调控和动力持续的学业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 2.htm.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3.

〔4〕Robert Rodgers ,John E.Hunter(1991).Impact of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J].Applied Psychology,76(2):323-335.

〔5〕施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生涯辅导的融合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07):77-78.

〔6〕孙建鹏.目标管理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精准指导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7,(09):35.

〔7〕沈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02):105-107.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
高职院校年度目标任务体系构建研究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