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9-05-31陈俊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产妇负性孕产妇

李 娜 张 瑞 陈俊美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462000

从怀孕到分娩均属于正常、自然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初产妇受身体因素、初次分娩经验、负性情绪及家庭因素等影响,极易出现自然阴道分娩失败现象,增加难产风险,从而不利于母婴良好结局[1]。有研究报道称,分娩期产妇对家庭支持需求较为强烈,给予其一定对症护理,可降低难产及产后抑郁等风险,从而改善产妇分娩效果[2]。本文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干预中,探讨该护理模式对产妇产程及负性情绪影响,现描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16例。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显示为单胎、初产者;无剖宫产指征,经评估可进行阴道试产者;自愿选择阴道分娩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妊娠期合并症如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严重颅脑损伤、人格障碍及智力障碍者;精神疾病史者;抑郁症病史者;严重躯体疾病者;医嘱依从性差者。遵循密封信封法随机分配原则,将11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家庭护理组各58例,家庭护理组和常规组的年龄分别为21~34(28.12±3.55)岁和22~34(27.86±3.34)岁(t=0.406,P=0.685),孕周分别为37~41(39.74±1.35)周和38~42(40.05±1.15)周(t=1.331,P=0.186),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分别为(20/18/12/8)例和(23/17/11/7)例(χ2=0.348,P=0.951)。两组患者资料分布较为均衡,可比性强。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产科护理,包括定期常规产检、健康教育、临产指导、妊娠期并发症预防、产褥期护理、育婴知识教育及生活指导等。家庭护理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具体如下:(1)家庭化住院环境:为孕产妇布置温馨、有家庭氛围的病房环境,改变墙壁颜色为粉红色、水绿颜色等,适当摆放花草,并布置照片墙,放置孕妇喜爱的照片或风景画,增加孕产妇熟悉服,并鼓励家属积极陪同孕产妇,强化家庭氛围,增加孕产妇归属感,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并在房间播放轻柔、舒缓的轻音乐放松孕产妇心情。(2)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属为孕产妇准备科学、健康的饮食,为孕产妇讲解分娩过程及操作流程,调整其分娩前不良心理,给予缓解分娩疼痛等方法指导,并主动与孕产妇及家属沟通,及时纠正其对妊娠分娩的非理性客观认知。(3)产时护理:为产妇及家属讲解详细的分娩流程,并提前告知产妇的分娩期间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准许产妇配偶陪产,嘱其配偶给予产妇鼓励与支持,并安抚产妇情绪,为其进行按摩,及时告知产妇及其配偶产程进展及胎儿分娩情况。(4)产后心理护理:加深产妇家属的家庭支持理念,使家属明确家庭支持对产妇良好康复及新生儿健康发育成长的重要性,并告知其密切关注产妇心理状态及身体康复情况,避免产妇情绪有波动,护理人员及家属针对抑郁、焦躁的产妇给予心理安慰、理解及疏导,多体谅、关爱产妇,缓解产妇产后焦虑及孤独感,纠正产妇对新生儿到来的非理性客观认知,并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产妇讲解相关育婴知识,给予产妇新生儿护理技巧指导,培养母婴感情,促使产妇快速适应“母亲”角色。(5)延续性护理:于出院时,给予出院宣教,并采用微信通讯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新生儿照护及新生儿相关注意事项的分享,并随时关注产妇产褥期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调适指导。

1.3 观察指标 (1)产程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第一、二、三产程持续时间,并计算出总产程时间。(2)负性情绪: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3]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4]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症状,当SAS评分在50分及以上记为焦虑,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EPDS为30分制,当EPDS评分在9分及以上记为产后抑郁,当超过13分需给予有效心理干预。(3)自我效能: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评价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分值范围为10~40分,分值越高,产妇自我效能感越强。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 家庭护理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2.2 负性情绪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及EP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家庭护理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EPDS评分对比分)

注:与干预前对比,aP<0.05。

2.3 GSES评分 家庭护理组和常规组干预前的GSES评分分别为(21.95±3.22)分和(22.08±3.19)分(t=0.218,P=0.827),干预后分别为(30.58±6.54)分和(27.62±5.28)分(t=2.682,P=0.008),均高于干预前(P<0.05)。

3 讨论

分娩本身属于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会直接影响产妇的心身状态,增加产妇负性情绪,导致产程延长,尤其针对初产妇临产期间,由于本身缺乏相关分娩经验,顾虑产后身材走样等问题,导致其情绪应激反应更为强烈,从而影响产妇分娩期间配合度及产后康复进度,产妇分娩效果不佳[5]。初产妇由于在分娩期间难以迅速适应母亲角色,对于家庭支持的需求更为迫切,若未能及时满足产妇,会产生极大心理负担,继而增加产后抑郁发生风险,不利于母婴身心健康发展[6]。因此,给予产妇家庭式护理支持对于改善产妇分娩效果,预防产后抑郁及加快产后康复进度均有重要意义。而本文对我院58例产妇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取得良好结果。

本文结果显示,家庭护理组经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干预后,其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有所缩短,产妇负性情绪有所改善,且均优于常规组,提示该护理模式应用于择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干预中,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改善分娩效果,纠正产妇负性情绪。分析原因在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属于种新型护理模式,着重强调个体化、个性化的护理管理,并有效将护理技能与家属感情结合,从而提高产妇的护理配合度,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产妇分娩效果[2]。本文中护理人员为产妇布置家庭氛围浓厚的病房环境,可利于产妇放松身心,为分娩做好准备;并给予产妇及家属一定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医嘱配合度,促使家属更理解、关心产妇,给予产妇心理安慰,满足产妇对家庭支持的心理需求;其次产时护理,强调产妇配偶关心及陪同的重要性,可有效安抚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增强产妇信心及勇气,可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效果;再次,产后心理护理,可有效纠正产妇不良心理,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可激发产妇初为人母的愉悦感,利于纠正产妇产后抑郁;最后,延续护理可有效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故本文家庭护理组自我效能感较常规组更强,与梁文化等[7]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纠正其负性情绪,利于分娩效果改善及产妇自我效能感提高,临床护理领域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初产妇负性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