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2019-05-31吴泽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骶髂诊断率强直性

吴泽健

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 515100

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并不少见,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大,且本病易于导致骶髂关节病变,对患者的相关功能状态造成较大危害的同时,患者的诊治需求也较高。而早期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是预后改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找到高效简便的诊断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2]。X线、CT与MRI检查均是在本类患者中应用率较高的检查方式,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分级与骶髂关节病检出情况的研究均可见的同时,结果差异也相对突出,尤其是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效果差异明显[3]。因此本文就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与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6.7±8.0)岁,病程0.2~9.1年,平均病程(2.7±0.6)年。本文经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线、CT与MRI进行检查,三类检查于1周内完成。首先进行X线检查,以数字型X线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以仰卧位下接受检查,对耻骨上方,骶髂关节部位进行细致检查,腰椎侧位面检查。然后进行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层厚与层距分别为2mm与3mm,对髂嵴与小转子之间的部位进行扫描,对骨窗与软组织窗进行检查结果的分析。最后进行MRI检查,患者于平卧位下接受检查,场强为0.3T,平扫后以二乙二胺五醋酸钆进行注射,于静脉注射液后再进行增强扫描处理,层厚、层距及矩阵分别为4.0mm、4.5mm及512×512。每种检查方法均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1.3 评价标准 将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与骶髂关节病检出率进行比较。强直性脊柱炎分级[4]:未见异常为0级;可能存在侵蚀和(或者)硬化的情况为Ⅰ级;无关节间隙方面的改变,但是可见轻微的侵蚀和硬化的情况为Ⅱ级;关节间隙方面呈现一定程度的改变情况,表现出增宽或变窄,且部分强直情况出现,同时可见明显的侵蚀和硬化的情况为Ⅲ级;在Ⅲ级基础上表现为关节全部强直的情况为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的检查结果比较 MRI及CT对强直性脊柱炎分级Ⅰ级与Ⅱ级的诊断率高于X线,MRI则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级的检查结果比较[n(%)]

2.2 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检出率比较 MRI对于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骨松质硬化及软骨肿胀的诊断率高于CT及X线,CT对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及骨松质硬化的诊断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表2 三种检查方法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检出率比较[n(%)]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年轻人占比较高,对年轻人的危害较大,其中疾病所导致的骶髂关节病变是对患者各方面状态,乃至生活质量影响极大的方面,而骶髂关节病变在本类患者中是主要受累部位,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椎炎患者进行治疗改善的需求较高[5-6]。而早期的诊断是治疗的必要前提,对于疾病状况的细致了解更有助于疾病治疗措施的制定。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缺乏特异性变化,因此在诊断过程中的难度较高,在影像学检查方面的难度普遍存在[7-8]。临床中关于各类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研究可见的同时,研究结果的差异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而X线、CT与MRI检查在作为其中应用较多且研究差异较大的检查方式[9-10],对其应用的进一步细致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就X线、CT与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与比较,结果显示,MRI及CT对强直性脊柱炎分级Ⅰ级与Ⅱ级的诊断率高于X线,MRI则高于CT,MRI对于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骨松质硬化及软骨肿胀的诊断率高于CT及X线,CT对关节面侵袭、骨质囊变及骨松质硬化的诊断率高于X线,从而肯定了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的诊断价值,并且肯定了其对于骶髂关节病变情况的细致诊断效果。这与MRI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的炎性损伤及由此导致的软骨下骨质损伤等有更为直观的反应作用有关[11-12],且X线片等对于骶髂关节结构显示不佳的情况也实现了有效避免,且对于CT不能有效显示关节面下的变化方面,MRI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13],因此认为MRI的综合应用优势突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优于CT及X线,应用效果相对更好。

猜你喜欢

骶髂诊断率强直性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