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患者采用喉部分切除术与喉部全切手术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体会

2019-05-31李云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舌骨喉癌优良率

李云霞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45410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多发性恶性肿瘤领域,而喉癌占比可达93%~99%。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程度日趋加深,本病发生率随之逐年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手术仍为现阶段重要的对本病治疗的手段[1-2]。大量文献指出,在本病治疗中,相较喉全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生存质量居更高水平,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更为理想[3-4]。本文针对所选病例,就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切除术生存质量及预后展开对比,旨在突出前者优势,指导临床应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喉癌患者86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5.91±5.37)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57±0.72)个月;临床分期:原位癌4例,T1a 26例,T1b 13例。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5.82±5.4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52±0.83)个月;临床分期:原位癌6例,T1a 25例,T1b 12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术后病检证实,且为鳞状细胞癌;(2)存活者随访时间在3年以上;(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2)为喉癌癌前病变者;(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应用喉部分切除术方案。即对一侧胸锁乳突肌上缘准确定位,并以此为起始点,向下取一切口,呈半U形,延至对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带状肌并作剪断处理,后将甲状软骨切开,舌骨上肌切断,并剪断舌骨,将舌骨会厌韧带通过横行方式切开,相同方法切开会厌骨黏膜,入喉咽腔,做有效向前牵拉会厌的动作,以充分暴露喉腔,对肿瘤进行清扫,并行声门修复,常规行引流管留置,结束手术。喉部分切除术术式依据肿瘤范围、分期特征选择,包括喉垂直额侧部分切除、喉裂开术、喉功能重建术、钛网支架功能重建术、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等。

1.3.2 对照组应用喉部全切术方案。即在完成颈清扫操作后,对舌骨上缘精准定位,并以此为起点,取一T形切口,直至胸骨上窝,对组织结构行有效的分离操作,暴露舌骨体,并做剪断处理,后分离喉周肌群并剪断,结扎喉上动脉,将气管、甲状腺峡部切断,游离喉体两侧软组织、肌肉,喉体全切后,将咽腔逐层关闭,行切口缝合,常规引流管留置,结束手术。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喉癌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2)对比两组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即在术后1周采集清晨静脉血5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测定;(3)生存质量:应用WHOQOL-100量表,在患者出院前,评估其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所获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佳;(4)平均行2~3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生存率和复发率。

1.5 疗效标准 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依据UW-QOL生存量表评定,按1~4级划分:1级:食/水摄取无异常;2分:进水正常,无法吞咽硬物;3级:仅可摄流食;4分:丧失吞咽能力。(1级+2级)/总人数×100%=恢复优良率。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 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清炎性因子 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炎性因子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 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各维度即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行2个月~3年的随访,组间生存率、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和远期预后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卓越发展成就,临床明显提高了对耳鼻喉科喉癌切除手术的要求,在开展过程中,除需保证生存率外,还需达到对喉功能保留及重建的目标,以促使生存质量进一步增强[5]。喉部分切除术为现阶段临床较推崇的术式,其依据病灶所处部位、生物学特征、波及范围,对适当的术式选择,以完全切除肿瘤,并对正常部位准确、安全保留,创伤较小,明显减轻了术后炎症反应程度,为喉功能的快速恢复创造了理想条件[6-7]。本文结果示,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炎性因子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两组间生存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喉部分切除术式,相较喉全切除术式,在吞咽功能恢复、炎性反应防控、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更占有优势,且可达到与全切除术相近的规避复发、死亡事件的目的[8-9]。另外,因喉部分切除术为获取充分的安全切缘,操作难度较大,部分情况下,可出现切除不彻底的现象,增加复发风险,故T3期患者,宜采取喉全切除术[10]。

综上,喉癌应用喉部分切除术方案治疗,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增强生存质量,且可获得与喉全切除术较为相似的远期预后。

猜你喜欢

舌骨喉癌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分型及舌骨选择性保留的探讨*
舌骨形态学与显微结构的观测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舌骨骨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