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胸腔埋管对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5-31王功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闭式气胸引流术

王功锦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 431900

人体的胸膜腔不含有空气的潜在腔隙,机体胸膜一旦受到损伤,空气就会从损伤部位进入胸膜腔,因此该病被称为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升高胸膜腔压力,将负压变成正压,压缩患者肺部,阻碍静脉回心血正常流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等重要器官脏器异常,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创伤性气胸是由于患者肺部受到肋骨骨折端的刺破,或是由于暴力导致患者支气管或是肺组织出现裂伤等原因造成的一种疾病。创伤性气胸的发生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坠落伤、医源性损伤、刀刺伤、枪伤等等。传统的治疗的方法为局部麻醉后进行粗管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患者,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容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身心受创。微创、强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已经是当代医学的主流。本文探讨了经皮穿刺胸腔埋管对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 47岁。闭合性气胸23例,张力性气胸17例,开放性气胸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为47岁,闭合性气胸20例,张力性气胸18例,开放性气胸12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引用经皮穿刺胸腔埋管治疗,步骤如下:(1)穿刺前准备,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治疗的必要性,主要目的以及安全性,消除患者对于穿刺的恐惧紧张,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抢救物品,并观察患者的胸膜情况,选择合适穿刺点,穿刺埋管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2)穿刺置管均在治疗室内进行。患者坐位或是平卧,选择锁骨中线与第2根肋骨见交界处外2cm处或是腋前线与患者第4根或是第5根肋骨之间的交点(避开粘连地带)进行穿刺置管(气胸局限的患者提前进行CT检查,并根据影像选择合适穿刺点)。进行常规局部消毒,逐层浸润麻醉后,持穿刺针一边回抽一边进针,肉眼见气体冒出后,经导丝“J”端传入注射器微端,让导丝顺利进入患者胸膜腔后,将导丝固定,并退出穿刺针。沿着导丝推入静脉导管置入患者胸腔,深度为10~15cm,拔出导丝,封闭引流管,固定导管。张力性气胸患者,导管连入负压引流装置,并持续负压引流、闭合性气胸则使用消毒空针管连接导管,并使用透明贴膜覆盖置管部位,保证穿刺部位处于无菌密封状态,并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脱出。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合适的引流速度。每隔1d均使用吉尔碘消毒液清理置管处皮肤与导管,并及时更换透明贴膜。患者治疗期间,应该控制患者每日的引流量,将患者胸腔气体分为2~3次排出,避免出现水肿状况。在患者引流完毕后进行X线片检查,确诊患者肺部复张满意后可以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胸膜腔气体消除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有效:患者胸腔没有再次引流出气体,患者双侧的呼吸音成对称,胸复张,观察24h没有复发情况。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4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中3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胸膜腔气体消除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胸膜腔气体消除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胸膜腔气体消除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5.473,P<0.05。

3 讨论

气胸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一种危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气胸患者可以分为自发性气胸与非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气胸。造成患者疾病的原因有:肺部疾病导致患者的肺组织以及胸膜劈裂,进入空气。肺表面的肺大泡与细小气泡破裂,导致肺部内与支气管内的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疾病[1]。

而创伤性气胸患者要比普通的自发性气胸患者更为严重,一旦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创伤性气胸属于胸科急症,病情较为危急,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不良现象,甚至还会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威胁患者的生命[2]。因此,临床上在治疗患者的时候应该迅速有效地排出患者胸腔内的气体,快速恢复肺复张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创伤性气胸的首选方案,微创、安全、有效。而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则不然,需要起开患者的皮肤,使用硅胶管引流[3]。因为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时间过长,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皮下水肿以及胸腔内少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已经不被医师患者认可接受[4]。而本文中使用的经皮穿刺胸腔埋管是一种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较为简单,能够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造成的创伤较小。且使用的引流管较为柔韧,压迫或是损伤患者胸腔组织的概率较小,患者术后活动没有过多的限制,生理痛苦较强。且引流管的切口比较小,因此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更能为患者支持接受。

有研究[5-7]认为,相较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能够更快更好地抽取患者胸腔内气体,迅速恢复患者的肺复张,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相较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治愈率与胸腔内气体排出时间更优。本文与其研究结果一致,经皮刺穿胸腔埋管的治疗有效率与胸腔内气体排出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研究[8-10]显示,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治疗休养,本文结果与之一致。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应用经皮穿刺胸腔埋管的观察组患者。

综上可知,应用经皮穿刺胸腔埋管治疗创伤性气胸患者,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清除患者胸腔内气体,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闭式气胸引流术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